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辽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河南省开封市西北处,有一座5A级风景区——清明上河园。那里有一片建筑高挂“瓦子”的标志,瓦子是北宋开封城里

    A.专供演出的圈子

    B.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C.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

    D.娱乐兼营商业的地方

  • 2、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因是

    ①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对外交通发达   ③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

    ④西欧处于文化低潮时期   ⑤唐朝是佛教发源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

  • 3、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文化需求不断扩大。下列文学作品中因应这一时期文化需求而出现的是(   

    A.《离骚》

    B.《诗经》

    C.《红楼梦》

    D.《窦娥冤》

  • 4、如下图所示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处应该填写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安史之乱

    D.文人治国

  • 5、桂林古靖江王府城门有“状元及第”题字(见下图)。与此主题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内阁六部制

  • 6、他统一了蒙古草原,发动了大规模扩张战争,曾是毛泽东笔下的“一代天骄”,这个历史人物是()

    A. 铁木真   B. 忽必烈

    C. 完颜阿骨打   D. 松赞干布

  • 7、现在一些国家仍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主要原因是

    A.唐朝时中国对外交往频繁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C.今天的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D.中国人的制糖技术世界领先

  • 8、“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能够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

    C.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D.有效地防止了政权被颠覆

  • 9、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朝代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治理的情况。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

     

    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军政事务

    设立宜慰使司都元帅府,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 10、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在元朝时候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叫

    A.满族 B.蒙古族 C.回族 D.苗族

  • 11、《梦溪笔谈》中所记载“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的科技成就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造船技术

    D.指南针

  • 12、下面选项与隋炀帝无关的是

    A. 好大喜功,屡次发动战争

    B. 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C. 乘坐高大的龙舟多次巡游

    D. 是隋朝的亡国之君

  • 13、唐太宗在长安居住的宫殿很潮湿,很容易让他的气喘病复发,臣下奏请在宫中建个暖阁让他居住。唐太宗说:“破土兴工,花费很多,当年汉文帝将起露台,因惜十家之产而作罢。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这说明唐太宗

    A. 不听取意见

    B. 戒奢从俭

    C. 国力贫弱

    D. 不愿意居住暖阁

  • 1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的统一王朝是

    A.夏朝

    B.秦朝

    C.隋朝

    D.元朝

  • 15、由司马光主持编写,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宋神宗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史学巨著是( )

    A.《论语》

    B.《史记》

    C.《资治通鉴》

    D.《四库全书》

  • 16、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明长城(如下图)总长万余里,她的东西起止点是( )

    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B.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嘉峪关,西至鸭绿江边

  • 17、有人曾因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而遭受株连九族之罪,这与下列哪一举措有关( )

    A. 焚书坑儒 B. 罢黜百家 C. 八股取士 D. 大兴文字狱

  • 18、下表为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此现象直接导致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岁)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A. 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

    B. 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C.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 黄巾起义的爆发

  • 19、2004年,国际足联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   被认为是早期的足球,这项运动在北宋时十分流行

    A.傀儡戏 B.杂技 C.马球 D.蹴鞠

  • 20、故宫养心殿有一对漆红圆柱,上面镌刻着雍正帝手书的一幅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不加掩饰地表达了他对集权的渴望。为此,雍正帝

    A.设立军机处 B.设置特务机构 C.设立南书房 D.实行八股取士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北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22、辽的都城在____________,西夏的都城在_________

  • 23、赵州桥的设计者是隋朝的工匠________

  • 24、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______年西夏灭亡。

  • 25、施耐庵写的《____》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____》,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26、司马光的________和司马迁的________被称为"史学双壁"。

  • 27、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

     

  • 28、写出与下列史实相符合对应的历史人物。

    (1)元杂剧《窦娥冤》的作者﹣﹣________

    (2)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的主编﹣﹣________

    (3)建立蒙古政权被称为“成吉思汗”的蒙古英雄﹣﹣________

    (4)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________

     

  • 29、明朝末年,占领我国宝岛台湾的殖民者是________

  • 30、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____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这就是_____的问世。

    (2)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____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____》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____。元朝中期,出现了____印刷。

    (3)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____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作者     作品

    罗贯中     《水浒传》

    施耐庵     《三国演义》

    吴承恩     《红楼梦》

    曹雪芹     《西游记》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唐朝皇帝重用贤能,请列举出唐太宗、唐玄宗时期被委以重任的名人各一位。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雍正皇帝再三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对“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表示深切忧虑。

    材料二:清初戴梓发明了一次填发28发子弹的“连珠铣”和威远将军炮。清统治者竟固守“骑射乃满洲根本”,不但不采用,还听信谗言,罚戴梓充军关外。

    材料三: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一政策?

    (2)材料二中,清朝统治者对科学技术持什么态度?

    (3)根据材料三,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

    (4)结合三则材料,谈谈清朝上述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消极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