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油库着火,用水浇灭
B.身上着火时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C.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D.无法逃生时,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并向门窗浇水,再发出求救信号
2、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
加入的物质 | 酚酞试液 | Fe2O3粉末 | BaCl2溶液 |
实验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 无明现象 |
A.稀硫酸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Na2CO3溶液
3、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的水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4、小明发现月饼盒里的脱氧剂部分呈红褐色,查阅资料得知脱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他猜想这包脱氧剂中可能含有:①Cu和C;②Fe2O3和C;③Fe3O4和C;④Fe3O4、C和Fe;⑤Fe2O3、C和Fe.其中猜想合理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⑤
D.④⑤
5、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6、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7、2010年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迎来了八方游客.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而甜津津的气味.人们能够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8、“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向毒品说“不”,如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C10H15N)”成瘾后毒副作用很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机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有机物
B.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C.每个甲基苯丙胺分子含有26个原子
D.甲基苯丙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15:1
9、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未成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钙促进骨骼的生长。下列食物中钙含量最低的是( )
A.牛奶
B.青菜
C.豆类
D.虾皮
10、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则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气和氧气组成
B.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11、“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2、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1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14、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0
B.34
C.44
D.78
15、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O
16、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7、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 CuOCu + H2O
B.2Mg + CO2 2MgO + C
C.CO + CuOCu + CO2
D.2NaBr + Cl2 =2NaCl + Br2
18、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
A.CO2
B.2H
C.2H2
D.Fe
19、过硫酸铵【(NH4)2S2O8】作为氧化剂和漂白剂,被广泛地用于蓄电池等行业;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长期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过硫酸铵中硫(S)元素的化合价 ( )
A.+7
B.+6
C.+4
D.-2
20、化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下列过程本质上与其他不同的是
A.工业上利用空气制氧气
B.用海水晒盐
C.利用白炽灯照明
D.火力发电
21、下列关于碳的各种模型(如图1-3)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推测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由图2可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01g
C.图3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D.图3中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不相同
2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空气②硬水③生铁④五氧化二磷⑤石灰石⑥C70⑦液氮.
A.③④⑤
B.①⑤⑦
C.④⑤⑥
D.④⑥⑦
23、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⑤
2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燃烧生成和
,据此推测该物质组成里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25、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A.锌和稀盐酸
B.氢氧化铜和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D.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26、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主要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探究CO2与水反生反应 | B | 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 ||
C | 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 D |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
A.A
B.B
C.C
D.D
2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一一“学习道路千万条,学好化学第一条”。
(1)铜和石墨都具有良好的_____性,可作导电材料。
(2)利用洗洁精具有_____功能, 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3)保险丝(铅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_____ ( “高”或“低”)。
(4)喝下汽水后会打嗝,原因是_____。
(5)由生铁炼钢时,硅与氧化亚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8、下面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质的pH
请你参照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橘子汁呈_____性(填“酸”、“碱”或“中”);
(2)向肥皂水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则变_____色;
(3)胃酸过多的人适宜喝的食物是_____.
29、铁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金属。
(1)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从烧煤的绿皮车到利用电能的动车、高铁,火车的速度更快,能源更环保。
①绿皮车使用的煤为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此外化石燃料还有石油和_____。
②在钢轨上喷涂防锈涂料,可防止钢轨生锈。该防锈方法的原理是_____。
(3)铁生锈可以用盐酸除去,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除锈原理:_____。
(4)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0、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30℃时,丙的溶解度是________;
(2)50℃时,在100g水中放入50g乙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至0.1%);
(3)若将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不考虑水的蒸发),可析出晶体的是________;
(4)将5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1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31、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让我们一起领略本届冬奥会背后的化学高科技。此次冬奥火矩“飞扬”一经亮相就吸睛无数,“飞扬”蕴含着很多“黑科技”,外壳采用了碳纤维材料,手感非常轻,而且避免了冬季传递火炬时冰凉的触感。“飞扬”采用氢燃料,不但保证了火炬能在极寒天气中使用而且环保,为了使火焰的颜色更接近真实的火焰,采用焰色反应的原理给氢火炬着色。“飞扬”火炬所包合的高压储氢技术、大比例氢减压技术以及氢燃烧技术,完美地诠释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展现了中国的高端制造能力。
(1)冬奥火炬“飞扬”(如图)采用氢气作为燃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关闭燃气开关,使火炬熄灭,采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
(2)冬奥场馆大多采用绿色能源供电,下列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太阳能
B.风能
C.煤
D.石油
(3)冬奥速滑馆“冰丝带”采用CO2跨临界制冷制冰,碳排放趋于零,可减缓_______。
32、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三个氦原子_______。
②两个五氧化二氮分子_______。
③铵根离子_______。
④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①A13+中“3+”表示_______。
②NO2中“2”表示_______。
33、(1)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干冰 B盐酸 C活性炭 D生石灰 E碳酸氢钠
①可用于吸附水有异味和颜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
②常用作食品的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
③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
④可用于制作糕点的发酵剂的是__________。
(2)“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方法将硬水软化。
②磷酸二氢铵(NH4H2PO4)属于__________(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
34、(1)水是生命之源,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水的重要作用。
①在一些家用净水器中会使用活性炭,因为它具有 _____________作用从而可以净化水;
②硬水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日常生活中常用 ______________方法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③X物质常用于饮用水消毒,制取X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 2+Cl 2=2X+2NaCl,则X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④_______℃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⑤t3℃时,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2℃时___(选填“甲”、“乙”或“丙”)变为不饱和溶液.
⑥t1℃时,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35、用化学用语回答问题。
(1)2个铁原子___。
(2)1个氢离子___。
36、如图所示,A、B、C、D、E、F均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 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变化①的现象是颜色由黑变红,变化②的现象是颜色由红变黑,相应变化的生成物没有全部列出,各变化的条件也未标出。
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 ;
(2)在变化①和②中,A和C的性质是相似的,都具 ;
(3)写出变化②的化学方程式 。
3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固定装置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名称:a_____b_____。
(2)A 图的装置可用来制取氧气,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D 装置用于干燥和收集氧气,请指出其中错误之处,并写出改正方法_____(写一条即可)。
(3)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如 E 图所示。打开止水夹,若发现稀硫酸未能与有孔塑料板上锌粒接触,但此时已无稀硫酸可加,则下列溶液中,最适宜从长颈漏斗中添加的是_____ (填字母)。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碳酸钠溶液 C 硫酸钠溶液 D 澄清石灰水
(4)装置 B、C 均可用于制备 CO2,请写出制备 CO2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若选用 B 装置,装置 B 的气密性如何检查_____;若选用装置 C,请说出如何让反应快速停止_____。
38、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碳酸钙 B 乙醇(C2H5OH) C 二氧化碳
(2)近期,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如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有吸附性 B 重复利用 C 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3)如图,二氧化碳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
①步骤1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为确定步骤2中的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设计的实验步骤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_____溶液,若观察到试管内_____.则分解不完全.
③上述设想的优点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 原料易得且可循环利用 b 充分利用太阳能 c 可全地域全天候使用
④CO2是宝贵的碳氧资源.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酸(HCOOH),此反应中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若要检验1%甲酸水溶液是否显酸性,能选用的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 无色酚酞溶液 b 紫色石蕊溶液 c pH试纸
(4)如图丙,在A瓶中盛满CO2气体,将装有96℃以上但未沸腾热水的B瓶,放入装有相同热水的烧杯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先用注射器抽取20mL的水,注入A瓶中,充分振荡,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但未见B瓶中发生现象.
②再用另一只注射器抽取20mL的浓NaOH,注入A瓶中,充分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
39、稀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如:稀盐酸除锈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0、实验室中有KMnO4、O2、Mg、稀盐酸、Ca(OH)2五种物质,请你以它们为反应物,按下表的要求各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 | 化学方程式 |
化合反应 | ____________ |
分解反应 | ____________ |
复分解反应 | 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