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是( )
A.德国
B.意大利
C.奥地利
D.日本
2、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 发,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列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教育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新中国的成立正确理解的是
A.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已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 结束了封建社会的历史,推翻了“三座大山”
4、下列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有哪些( )
①彭德怀 ②黄继光 ③毛岸英 ④邱少云 ⑤董存瑞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5、“一九七一,十一月十一,万里大江横渡,一望长江尽碧空……擒虎子,入虎穴!”这是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前往国外执行一项重大外 交任务时创作的打油诗。这里的“外交任务”是
A. 参加万隆会议 B. 参加中美建交谈判
C. 重返联合国 D. 参加入世谈判
6、“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
A. 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 坚持改革开放
7、下图的纪念币是我国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发行的。它发行于哪一年?
A. 1947年
B. 1997年
C. 2007年
D. 2017年
8、公元前490年,_______和希腊在马拉松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争,结果希腊人取得了胜利。为了把胜利的消息很快地送到首都——雅典,就派了一个叫菲力比斯的战士,从马拉松一直跑到雅典。当他到达雅典时已经筋疲力尽,传达了胜利的消息以后便死去了。后来为了纪念这位战士,现代奥运会设立了马拉松赛跑。( )
A.亚历山大
B.埃及
C.罗马
D.波斯
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之所以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因为
A. 破坏了生态平衡
B. 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C. 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D.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10、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两岸关系达成“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
A.调整“三不”政策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加强两岸文化交流
11、下列有关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议的方针路线都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
B.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路线方针
C.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D.都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12、在朝鲜战场上发扬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且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战斗英雄是(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钱学森 D.杨利伟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基本政策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实施西部大开发
C.共同繁荣发展 D.一国两制
14、1973年成功地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农业科学家是
A. 钱学森
B. 袁隆平
C. 焦裕禄
D. 王进喜
15、毛泽东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下列政策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是
A. 三大改造
B. “大跃进”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改革开放
1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进行了土地改革。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②确立了土地公有制
③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④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7、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④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②④
18、生产合作社是生产者为共同发展生产自愿联合组成的集体经济组织。它是下列哪些领域采取的改造形式()
①农业②手工业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
19、在一次会议后,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其立场的领导人态度,但是它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因为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阐述了(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九二共识” C. 与第三世界的合作 D. 求同存异方针
20、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国就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C.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政治协商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21、1953年开始的_______标志着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2、________作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2006年,________铁路全线通车,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3、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设立的经济特区有________,________,汕头,厦门,________.
24、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________政策,对中国实行_______和________。
25、①1950年开始的___________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②1951年_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③1953年7月取得了____________的胜利,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④1953年开始执行______________到1957年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⑤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
⑥1956年_________________基本完成,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26、_______年,在北京召开中共八大。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7、1947年,根据党中央________的基本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28、三个代表意义: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____________、怎样建设__________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________、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9、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_、厦门4个经济特区。
30、(1)________年台湾成立了 _____________ ;______年祖国大陆成立了_____________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2)1992年,两会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成共识。(“九二共识”)
(3)1993年海协会会长 ________ 和海基会董事长 ____________ 在 ___________ 举行会谈,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31、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什么?
32、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历史性决策,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请根据历史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全会是指哪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哪年?
(2)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指什么?实行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3)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谁?
(4)这次会议召开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33、1978年以来,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4、某历史兴趣小组以“抗美援朝战争”为题进行探究学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写出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前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具体史实?
(2)1950 年美国侵略朝鲜的军队所打出的旗号是什么?
(3)1950 年我国军队入朝作战,其目的是什么?我国入朝作战军队的名称是什么?他们被誉为什么?此军的司令员是谁?
(4)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山头被削低 2 米的战役?)
(5)抗美援朝战争结束的时间及标志?
(6)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