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的崛起得益于
A.国家将深圳设为直辖市 B.建立经济特区
C.实行“一国两制” D.建立特别行政区
2、下图所示历史文物见证了( )
A.新中国的成立
B.全国基本解放
C.抗美援朝胜利
D.土地改革运动开展
3、1971年,中美“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在这一年里,中国的外交与上述事件相媲美的还有( )
A.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席日内瓦会议
B.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4、回想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A. 当时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B. 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C.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战28年,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D. 有28个国家参加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5、“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C.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D.两岸关系的发展
6、2018 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回顾历史,宁波曾是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宁波又是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比较前后两次“开放”,其不同在于( )
A.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 B.两次开放都取得了辉煌成果
C.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D.两次开放都增强了国力
7、下图是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时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的情景。在这次会谈中,周总理阐述了
A. “求同存异”方针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 不结盟政策
8、服装是时代的象征。下列照片中服装特点符合改革开放后流行的是( )
A. B.
C. D.
9、古希腊的一部世界文学名著,再现了古希腊的社会图景,成为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这部作品是
A. 《掷铁饼者》
B. 《天方夜谭》
C. 《荷马史诗》
D. 《十二铜表法》
10、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有一个人时代楷模,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他是
A.
B.
C.
D.
11、“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于某次会议上提出的战略决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个决策的成效之一是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对外封闭的情况,令中国大陆向世界开放,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国际上的形象,使中国大陆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此会议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一大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12、党的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对下列会议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共八大为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条件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
③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中共十三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13、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课堂笔记。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订一个最恰当的标题(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在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与这里的“公共食堂”有关的事件是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5、某班开展以“一场深刻的工业化建设(1953~1957)”为主题的课堂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A. 解放西藏
B. 土地改革
C. “一五”计划
D. 三大改造
16、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九大
17、同仁堂是我国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药名牌老店。1954年进行改造时,它走的道路是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公私合营
C.由国家没收管理
D.土地改革
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一格局正确的是( )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20、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记录了“蛟龙”下海、“嫦娥”升空等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故事,凝聚了中国力量,弘扬了中国精神。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获得者是
A. 屠呦呦
B. 邓稼先
C. 钱学森
D. 袁隆平
21、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2、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3、榜样人物是时代的先锋,学习的楷模。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战斗英雄是________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要看着把沙丘治好”的“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
24、陆、海、空军的建设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2)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____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____。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交接入列。
(4)人民空军是在____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面临____战争的考验。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官兵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取得了辉煌战绩。
(5)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____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____型歼击机。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6)____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25、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筹建和成立________,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6、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
27、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形式:国家对农业进行_______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步骤: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______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3)结果:__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8、城市的发展见证着历史的进步。
(1)20世纪50年代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世纪80年代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开始标志:________年5月1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
30、“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________、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________、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3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重要的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哪些曲折?这一曲折过程可以使你得到哪些认识?
(2)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图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领导人是谁?他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大事是什么?
(2)请你为材料一图片取个最恰当的名字。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将数千年来的封建压迫,100年来的帝国主义侵略,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一起被中国人民葬入坟墓。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了,从此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3)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时代”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4)根据上述材料,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33、举例我国的五个经济特区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农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2008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河南省考察工作时说:“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要把中央一系列鼓励农民种粮的好政策落到实处,调动广大农民和种粮地区的积极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土改后的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