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大庆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打开大门”指的是

    A.中国被迫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B.中国失去了香港岛

    C.外国人进入内地进行贸易活动

    D.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 2、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人物的专题网站,收录的历史人物包括(     

    ①彭德怀②黄继光③邱少云④叶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作用包括( 

    ①维护民族团结 ②巩固祖国统一 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④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4、“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由此可见“两弹一星”

    A. 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

    B. 体现了中国教育的进步

    C. 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D. 是“文革”的成果

  • 5、某班开展以“ 中国一场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1956) ”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为主题的课堂讨论。

    A. 新中国成立   B. 土地改革   C. 三大改造   D. 改革开放

  • 6、1950年,风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下列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A.农民甲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B.农民乙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C.农民丙说:“进行合作互助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文化大革命,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 7、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至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最早范例是

    A.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 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C. 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D. 顺利解决港澳问题

  • 8、以下属于20世记50年代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有(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中日建交

    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 9、建国初期的稳定物价之战、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这三大事件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巩固了新生的共和国政权

    B.稳定了全国的物价

    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 10、20139月和10月习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即一带一路。回望历史,陆上丝绸之路形成于

    A. 张骞出使西域后 B. 玄奘西行后

    C. 文成公主入藏后 D. 郑和下西洋后

  • 11、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互不侵犯原则 D.互惠互利原则

  • 12、一副对联往往具有一个时代的特点,是某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以下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利排列正确的是(     

    ①与火箭争速度,三年赶英;和日月比高低,五年超美。

    ②四十改革绘江山,尽是春天故事;九域腾飞光日月,几多盛世文章。

    ③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④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A.④①③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③①④②

  • 13、下图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港澳回归,血洗了百年国耻,港澳回归的时间是(     

    A.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

    B.1997年12月20日、1999年7月1日

    C.1997年7月20日、1999年12月1日

    D.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1日

  • 14、1978年,邓小平说“这次大讨论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这次大讨论是

    A.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大讨论

    C.遵循两个凡是的大讨论

    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大讨论

  • 15、“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了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     

    A.第一颗原子弹

    B.第一颗氢弹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第一颗导弹

  • 16、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的会议是

    A.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 17、祖国统一一直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其中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开国大典

    C.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D. 西藏解放

  • 18、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两个地区的回归

    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实现了祖国的完全统一

    C.践行了“一国两制”构想 D.确立了多党合作的制度

  • 19、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交通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B.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

    C.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D.1991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 20、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此目标的时间节点是(       

    A.2020年

    B.2034年

    C.2035年

    D.2049年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方面: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 22、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标志: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2)西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 2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国家的_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2001年,我国加入_______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 24、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 25、国家对农业、_______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经济体制从农村到城市逐步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

  • 26、中共_____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 27、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类型的宪法。1992年初,邓小平的_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人新阶段。

  • 28、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________________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 29、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名称写在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1)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的河流名称。

    (2)英雄黄继光牺牲的战役发生地点。

  • 30、典型——万隆会议:

    (1)召开:________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________召开的亚非会议。

    (2)地位:这是________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结果: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________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意义: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国家安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根本保障。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1950年,美国悍然发动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为了保家卫国,我国开展了哪一重大运动?运动的胜利对即将展开的国内经济建设有何积极意义?

    (2)强大的国防和人民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倚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重大进展。1964年,我国哪一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力量?1966年,我国正式组建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其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下侧组图直观反映了2019年“修例风波”以来香港局势发展及国家的应对措施。请据图回答,全国人大为什么要审议通过香港国安立法?强调建立健全香港国安法有何重大现实意义?

  •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 3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请回答:

    1)这两次会议分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2)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从这一曲折过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3)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材料二  一亩地要产五万斤、十万斤以至几十万斤红薯,一亩地要产一两万斤玉米、谷子,这样高的指标,当地干部和群众,讲起来像很平常,也不神秘。一般的社也是八千斤、七千斤,提五千斤指标的已经很少。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人民日报》1958年8月27日

    材料三  在公社的体制方面,必须根据“统一经营、分级管理'的原则,将社内的一切生产资料和劳力归公社统一调配和使用,工、农、林、牧、副和供销、信用、文化、卫生、交通等一切生产建设事项归公社统一经营,由公社统一制定各项生产建设计划和进行收益分配。

    (1)材料一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出自哪一会议?有什么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三分别与哪一历史运动有关?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什么教训?

    (3)请你给以上材料拟定一个主题并举出该时期一例模范人物及其事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