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生小东发现有同学课余时间出入一家非法经营的网吧,于是小东便打市长热线反映了这一情况,不久该网吧便被依法取缔。小东的做法是( )
①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行为②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行为
③依法实施民主监督的行为④依法参与民主决策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用法治保障改革,改革就会乘风破浪。”下列属于法治作用的是( )
①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②法治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③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④走法治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生动写照。在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生命力昭示了作为新生政治力量的强大能量,以胆识与魄力、以刚毅的精神与不懈的斗争描绘了一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可见,伟大建党精神( )
A.发展并超越了中华民族精神
B.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C.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物质基础
D.是时代精神在革命时期的具体表现
4、受益于河长制的确立和推行,我国多地绿水青山换新颜,加快医疗制度改革,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惠及人民群众,减轻了百姓的医药负担……这些变化印证了改革( )
①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②实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③离不开社会制度的不断创新 ④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从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到“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再到三孩生育政策,近年来我国生育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 )
A.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发展
B.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
C.说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已经逐步取消
D.能够彻底地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6、汪博同学近日参加了某报纸举行的以“践行平等”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以下事例适合汪博同学作为征文素材的是( )
①某区积极开展专项维修整治盲道行动,守护盲人出行安全
②某校学生调研被污染流域水生态数据,并向相关部门反映
③某班组织同学开展“红色文化”研学活动,学习革命精神
④张伟举报公司将“未婚优先”作为录用条件写入招聘公告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7、2022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市正式揭牌,加上4月18日在北京正式揭牌的国家植物园,我国已在一北、一南揭牌运行两个国家植物园。这( )
①说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 ②体现了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③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生态恶化问题 ④为保护野生植物提供了可靠保障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③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创新点亮了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国风雅韵”“钱塘潮涌”“携手同行”三大篇章,通过创新将国风之潮、自然之潮、科技之潮、运动之潮、数字之潮完美诠释,“数实融合”点火仪式前所未有。此次开幕式让我们感受到( )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④创新是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中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下列对我国不同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先后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解决温饱一体小康一基本实现现代化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解决温饱一总体小康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基本实现现代化
C.解决温饱一基本实现现代化一总体小康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解决温饱一总体小康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基本实现现代化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1、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雷锋同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他的一生都在践行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可见,雷锋精神( )
①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和共同价值追求
③是中国人民在新征程上砥砺奋进的重要精神滋养
④要原汁原味的传承,无需在实践中融入时代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在我们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①学会关爱,相互理解,赢得尊重
②勤于沟通,真诚合作,更加理性、智慧地解决问题
③太热情太主动会很“掉价”
④不断自我更新,积极承担国家及世界责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我国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原因是( )
①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②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③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由央视自主创办的大型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用流行方式引导国人传承中华血脉的文化基因,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这样做有利于( )
①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全面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③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2023年,我国一批新的法律开始施行:黄河保护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修订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这体现了( )
①要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②社会因法治而进步,有了法律制度就有了法治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④良法要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促进人与社会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在二0二四年新年贺词提到“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增强经济活力,以更大力度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之所以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是因为改革开放( )
A.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C.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D.是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
17、从盾构机到芯片,从5G到北斗,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我国科技人员不断自主创新正在打破科技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维护了国家尊严和利益。这说明( )
A.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B.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C.爱国主义是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的精神动力
D.加快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已成为我国最紧迫的中心工作
18、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长征精神,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雷锋精神,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抗震救灾精神,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在一百多年的奋斗中,我们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建党精神
②民族精神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
③民族精神是宝贵的物质财富
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段话启示我们( )
A.礼是一门学问,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等良好品质
B.文明有礼不仅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还关乎国家形象
C.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举止端庄
D.做人做事,要文明有礼,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0、在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下,越来越多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经验的有志青年返乡创业,成为农村地区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的新主体。下列对青年返乡创业可能出现的现象和影响的推论成立的是( )
①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带动村民创收→促进村民共同富裕
②依托资源开办特色民宿→带动旅游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③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推动民族地区发展
④开办农牧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农业产业→促进当地乡村振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观察漫画,联系所学知识,对漫画中网民的行为进行辨别与分析。
22、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产生活消费都在不断融入全球经济当中。因此,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国家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得我国企业面临倒闭的危机。所以我们应尽量避免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请你简要说明。
23、有人认为“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你赞成这样的观点吗?
24、【法治中国 国家治理】
2019年8月23日《光明日报》发表题目为《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就与经验》一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全方位展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显示出旺盛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1)法治的要求是怎样的?
(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3)这一基本方略的总目标是什么的?
(4)实施这一基本方略的方针?
25、这是一位女生的自诉:
我和同桌丽丽原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很喜欢和她分享自己的小秘密,而且一遇到匀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我就向她求助。后来,老师把我和丽丽的座位分开了,丽丽和林梅同桌分配给我的新同桌,家境不太好,我打心眼里看不起她,不想和她交朋友。最近我发现,丽丽表我告诉她的小秘密说给林梅听,我感觉同学们都在有意回进我。我伤心极了,不想去学校了
(1)丽丽把“我”的秘密告诉了林梅,这一行为可取吗?为什么?(3分)
(2)请结合材料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在与同学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写出3点。12分)
26、在2015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之际,某校时政社团组织了“聚焦两会”的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帮助同学们了解相关内容。(14分)
(1)材料反映了,我国实行哪两种政治制度?(2分)
(2)全民族的共同理想是什么?(2分)
(3)数字一的体现了党和国家把什么问题放在首位?(2分)
(4)数字二的内容符合当今世界哪一大主题?(1分)
(5)修改“立法法”是全国人大在行使哪一项职权?(2 分)
(6)修改“立法法”有利于哪一项治国方略中的哪一个基本要求?(2分)
(7)材料中的第一个全面,我们要确保到哪一年实现?(1分)
(8)要具有“创客”的精神,我们应学会哪些学习方式?(2分)
27、【创新发展 引领未来】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自主创新才是摆脱受制于人的最好方式。2020年中国科技干劲足,活力强。在世界科技舞台上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首次探测火星、长征五号火箭一飞冲天、雪龙二号勇登南极、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等等”。“中国智造”“中国创造”惊艳世界,赢得了世界的广泛尊重和认可。
(1)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
(2)建设创新型国家刻不容缓。为此国家必须坚持什么战略?
(3)请你说一说,创新精神的表现有哪些?
28、民生事,最关情。改革从哪里改起?就是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上改起,尽管这些事情往往是最难的。
(1)改革“就是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上改起”,这体现了我国什么发展思想和发展理念?
(2)当代中国为什么坚持上述发展思想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