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9月12日,新华社受权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要求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努力在福建全域建设两岸联合发展示范区。两岸融合发展( )
①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发展②有利于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
③是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④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月29日,被群众称为“村超”的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总决赛正式开赛。现代足球与传统民族文化的融合表达,让“村超”刮起“最炫民族风”。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村超”将足球运动和当地的特色民族文化融合,打造“体育+民族文化”特色品牌。接下来,榕江还将打造“体育+美食”品牌,开启贵州“村超”全国美食足球友谊赛。针对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以下建议你认为可取的是( )
①推动体育与农业、商业、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为乡村经济赋能
②打造“体育赛事+乡村旅游+传统文化+全民健身”多元融合发展的品牌体育赛事活动
③从足球辐射到“吃”“住”“玩”等多个领域,拉动县域经济增长,实现“村赛事”带动“村经济”,让国家的综合实力更强
④使中国式现代化真正成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未来如果扩大“村超”规模,可能会面临一些具体问题,比如场地条件面临升级改造,基层教练、裁判数量不足等。解决以上困难和问题,榕江县可以( )
①推动足球人才培养,支持特色学校足球教育
②发挥本地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③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
④通过建训练基地、办夏令营、设“村超”公益基金等方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以下内容按逻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的下降
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稳定
③我国及时放开三孩生育政策
④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扩大新增劳动力供给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④→①→③→②
4、除了“四大发明”之外,古代中国,尤其是15世纪之前,在农业、天文学、工程技术、医学、数学等领域的科技发明至少有100项“世界第一”,如铁犁、吊桥、瓷器、伞等。创新作为中华文明深厚的内蕴,不仅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而且也是我国目前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B.创新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C.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D.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5、2022年,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再上新台阶: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稳居世界第二;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抗风险抗冲击能力不断增强……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的复杂局面下,能够交出这样的成绩单殊为不易、成之惟艰。对此,让你感悟到( )
A.中国制度无比优越,社会矛盾已经解决
B.党的领导伟大正确,经济发展高速增长
C.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中国道路无比自信
D.我国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复兴已经实现
6、唐山市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全省领先、全国有位,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全力打造的乡村振兴“唐山样板”愈发完善。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
①城乡发展不平衡逐渐改善 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③我国实现了区域协调发展 ④我国建成了现代化产业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7、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这揭示的道理是( )
①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②改革开放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③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8、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以下与时间轴对应正确的内容是( )
A.①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②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①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②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C.①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①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2023年9月17日,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景迈山,古代、现在和未来,因茶而交融;茶人、茶村、茶企,因茶而聚首;传统与创新,因茶而互相浸润。茶,滋养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形成了对茶的信仰以及一整套文化体系。这反映了( )
A.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B.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C.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D.中华文化独一无二,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10、下列对下图漫画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A.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就能全面深化改革
B.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创新活力
C.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D.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推动科技创新
11、“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不做违反法律和触碰道德底线的事。下列同学做到“行己有耻”的有( )
①小明上学迟到,为了不影响班级荣誉而故意错报自己的班级
②小刚在操场上捡到一颗篮球,看到四下无人就悄悄据为己有
③小静过马路时很守规矩,从不会因为多数人闯红灯而随大流
④为了不打扰其他乘客,小强在地铁上看视频时总是戴着耳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朱子家训》中有这样一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主要体现的传统美德是( )
A.勤俭节约
B.律己宽人
C.孝亲敬长
D.诚实守信
13、河北省辛集市引导皮革企业应势而变,助力皮革产业转型升级。思考后疫情时代辛集的皮革产业发展,下列思路可取的是( )
①开发“国潮”皮革产品②搭建电商平台③谋求高质量发展④等待政府扶持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新时代,党和国家不断完善对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的救助保障制度,全面落实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政策;医疗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送戏下乡、搭建城乡书房,惠及民众;不断健全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幼有所育”“老有所养”迈出新步伐……由此可以看出( )
A.党和政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B.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C.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D.发展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
15、2023年的上半年,外贸“新三样”表现亮眼: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8%。数字背后反映出( )
①中国经济发展曲折②产业转型升级厚积薄发
③外贸加速提质增效④“中国智造”势头强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占有量为2400立方米,居世界第88位,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美国的1/5,加拿大的1/40…这说明( )
A.我国资源总量大、种类多,是资源大国
B.我国资源开发不尽合理,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
C.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
D.我国资源已经枯竭,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17、以下是某班学生搜集的“公民权利和义务”事例,解读正确的是( )
事例 | 学科解读 |
①爸爸妈妈上班 | 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
②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 | 公民依法享有财产权 |
③罗先生实名举报国家工作人员刘某的违法犯罪事实 | 公民依法享有检举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 |
④小明哥哥报名参军入伍 | 公民依法享有服兵役的权利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B.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
C.强化道德的教化作用
D.有了法律就能实现依法治国
19、学生敬献鲜花,军人重温誓词。青年党员肃立默哀……辽宁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庄严肃穆,布满累累弹孔的巨大石碑无声诉说着92年前那段历史……吾辈须铭记历史当自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 )
A.改革开放
B.强国富民
C.和谐社会
D.科技创新
20、近年来,越来越多大陆“网红”歌曲长期占据台湾点播排行榜,一首歌曲、一段舞步或一种美食也很容易通过社交平台迅速火爆两岸。这反映了( )
A.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B.坚持“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C.港澳同胞同文同种,这是融合发展过程中新兴的文化交流现象
D.情感共鸣和文化共识可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生动力
21、 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成就斐然,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据此,小明认为:“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已经世界领先,我国已经成为了创新型国家”。
请你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辨析。
22、 陵城区一男子多次非法上访,性质恶劣,其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信访秩序,涉嫌寻衅滋事,被德州市公安局陵城分局依法逮捕。
判断:
理由:
23、 2020年5月25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栗战书委员长向大会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栗战书在工作报告中指出,一年多来,常委会共审议法律草案、决定草案48件,通过34件。在下一步主要工作安排中,围绕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制定生物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改行政处罚法、人民武装警察法等良法,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看到这则新闻后,有的同学认为,我国的法律体系在不断地完善,只要具备了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就一定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请运用“建设法治中国”的知识,评析上述同学的观点。
24、材料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规划范围为黄河干支流流经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区相关县级行政区,国土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2019年年末总人口约1.6亿。《纲要》指出,为保持重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关联性,在谋划实施生态、经济、文化等领域举措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延伸兼顾联系紧密的区域。
(1)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保护和治理黄河?
(2)青少年能为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做些什么?
25、材料一:2014年6月22日,由八省、市127座城市共同参与的、历时八年的“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申遗成功!究其原因,不少人认为:国务院总牵头,有效地将各部门各地区的分散行动,转变为目标明确、步调一致的统一协调行动;建立省部协商机制,逐步形成了更为紧密的沟通协作机制;文化、古建筑、环保、水利、文物等各专家组分别从各自研究学术领域和各自责任认真完成申遗筹备各项工作的指导和落实;127座城市都公正的分担责任,因而都是文化遗产城市,都可有效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大运河是一个特殊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唯一一个活态的巨型文化线路遗产,所以运河申遗重要的不是复原,而是探寻如何为它注入更多的现代活力。有人认为对运河应该进行创新性保护,其保护理念和保护方式都应该是革命性的;有人认为对运河的保护必须加大对公民法治意识的培养。
(1)结合材料一,从大运河申遗成功的原因谈谈合作的注意事项。(其中任意2点得2分)
(2)结合材料二,请对上述观点作简要评析。(7分)
26、创新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什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7、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增加和扩大我们的优势和特点,而不是削弱和缩小我们的优势和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发端、基于共和国成立之初,历经探索、曲折,形成、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已经并将继续展现出巨大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鲜明的中国特色。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现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发展。人民群众对执法乱作为、不作为以及司法不公的意见比较集中。一些黑恶势力长期进行聚众滋事、垄断经营敲诈勒索、开设赌场等违法活动,老百姓敢怒不敢言。其背后就存在执法者听之任之不作为的情况。近年来,司法机美依法斜正了一些冤假错案,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造成冤假错案的原因很多,其中有司法人员缺乏基本的司法良知和责任担当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则是司法职权配置和权力运行机制不科学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又就在身边。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优势和特点”有哪些?
(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完善的今天,为什么仍然会出现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冤假错案等现象?
(3)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美好?
28、
结合思想品德所学知识,谈谈从上面漫画《共享实惠》中得出哪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