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湘潭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这告诉我们(     

    ①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要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遨游九天今凯旋,2022年4月16日,太空“出差”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重回地球的怀抱,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勇攀高峰写下的精彩答卷,航天事业的成功得益于(     

    A.我国科技总体水平世界领先的国情

    B.我国把教育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C.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举世无双

    D.中国航天人的努力和付出、汗水和智慧

  • 3、从盾构机到芯片,从5G到北斗,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我国科技人员不断自主创新正在打破科技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维护了国家尊严和利益。这说明(     

    A.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B.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C.爱国主义是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的精神动力

    D.加快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已成为我国最紧迫的中心工作

  • 4、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10年来,“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服务”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广泛欢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品、服务、技术、资本也正在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B.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C.中国正引领着世界经济的潮流

    D.“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沿线国家合作共赢

  • 5、下列时事新闻线索共同描述的法律是(     

    线索一

    线索二

    线索三

    本法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

    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A.《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 6、近年来,新疆棉花种植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使棉农播种播行直、接行准,采棉实现精准采摘。如今,新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民族团结进步,宗教和睦和顺,发展成就有目共睹。这反映出(     

    A.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高度自治权

    B.我国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C.我国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D.我国各民族之间已消除差异,实现了各民族平等

  • 7、2023年10月31日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改建农村公路超11万公里。这一做法有利于(     

    A.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B.确保农村交通系统实现全面铺开

    C.推动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走向全世界

    D.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便利村民的出行

  • 8、2023年9月8日,隆回县召开第39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县委书记刘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杨韶辉主持会议,县领导曾艳梅、雷勇、胡江南等参加会议。会议表彰了一批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隆回县委县政府重视教育是基于(     

    ①只要接受学校教育,就能取得成功

    ②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③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唯一因素

    ④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9、下列时事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2023年1月,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成功发射,这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经过近6个月的飞行,火星探测器于7月成功着陆火星。

    ★C919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是中国进军民用航空市场的重要标志。在2023年上半年,C919成功完成了首飞任务,并且已经获得了多个订单。这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在大型客机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A.改革开放促创新

    B.科技强国已建成

    C.科技创新成果化

    D.国家治理现代化

  • 10、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和政府部门打交道。这是因为(     

    ①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       

    ②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③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④政府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1、下图是我国生育政策变化历程,下列分析符合逻辑的是(     

       

    A.发现人口发展形势变化→生育政策变化→人口普查→应对人口状况新特点→彻底消除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B.人口普查→发现人口发展形势变化→生育政策调整→不再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

    C.生育政策调整→人口普查→发现人口发展形势变化→不再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D.人口普查→发现人口发展形势变化→生育政策调整→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更好地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

  • 12、下列古语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是(     

    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②小信成则大信立

    ③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2022年9月7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中国邮政联合推出《中国现代科学家(九)》纪念邮票。本组纪念邮票一套4枚,入选的四位科学家分别为地质学家刘东生、物理学家程开甲、数学家吴文俊和农学家袁隆平。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旨在(     

    ①形成推动创新的法治环境

    ②用制度创新促进公平正义

    ③在全社会弘扬科学家精神

    ④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选项对“止于至善”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闻过即改,知耻后勇       ②向往美好,永不言弃

    ③学习榜样,汲取力量       ④自我省察,积极调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2022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指出,“一国两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这是因为它(     

    ①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②维持了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的勃勃生机

    ③保障了香港同胞民主权利和实现当家作主④实现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202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30周年。毛泽东曾给自己定下三条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领导干部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B.滥用职权的行为都应负刑事责任

    C.要限制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依法行使权力

  • 17、“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推进京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上举措旨在(     

    A.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B.实现人民同步富裕

    C.消除城乡发展差距

    D.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18、从篮球“村BA”到足球“村超”,这种自发组织的民间草根球赛,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观赛,带火了当地的特色旅游。这表明(       

    ①贯彻开放的新发展理念,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②开发乡村文化创新模式,助推乡村经济持续发展

    ③坚持在发展中改善民生,持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④体育赛事赋能乡村振兴,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小晋正在撰写“走进大寨,体验艰苦奋斗精神”研学活动总结报告,下列适合他选用的题目是(     

    A.弘扬民族精神,志做新时代好青年

    B.继承红色革命文化,赓续红色基因

    C.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时代精神

    D.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 20、央视《国家宝藏》节目让古典文化不仅“活”了起来,还“潮”了起来,更引得网友在视频弹幕中发出“此生无悔人华夏”的感慨。这表明坚定文化自信必须(     

    A.努力践行爱国、敬业的核心价值观

    B.继承革命文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C.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D.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传承发展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判断说理,请你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说明理由。

    (1)中学生小华觉得实现中国梦是国家的事,与个人无关。

    判断:

    理由:

    (2)班里转来了一位维吾尔族新同学,班长号召大家,在学习和生活中要经常关爱和帮助这位新同学。

    判断:

    理由:

  • 22、莉莉在投放垃圾时胡乱投放,随心所欲。

    判断:

    理由:

  • 23、2020年10月7日,一青少年在景区连踹5脚毁坏仙人掌盆景,面对工作人员的批评,其母辩称:“他还只是个孩子”。事后这对母子被批评教育并赔偿500元。

    据此,有人认为:“青少年年龄小,即使有违法行为也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背景材料: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朱桂珍,被称为良心雇主。今年61岁的朱桂珍,为了帮助儿子还房贷,和丈夫一起进城卖水果。生意刚有起色,公公却病了,生活起居需要照顾。朱桂珍聘请了保姆赵守琴来照顾老人。可没想到,赵阿姨工作不到一年,就中风了,病得比老人还严重。她来我们家时好好的,现在不能动了,我不可能让她回去。我要养她老、送她终,人要讲良心。为了良心,52岁的朱桂珍开始照顾保姆,一做就是整整9年!

    1朱桂珍身上体现了哪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分这些美德的传承能给社会带来哪些正能量?3分

    2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在生活中你将如何把这些美德发扬光大。3分

     

  • 25、材料一   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西藏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

    材料二   现在,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开启时代新征程。

    (1)为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2)肩负“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当代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 26、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超级计算机连续十次蝉联世界之冠,采用国产芯片的“神威・太湖之光”获得高性能计算机应用最高奖“戈登・贝尔”奖,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天宫”“神州”“嫦娥”“长征”系列等重要成果,北斗导航进入组网新时代,载人深潜、深地探测、国产航母、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天然气水合物勘察开发、纳米催化、金属纳米结构材料等正在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某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在看了上述材料后,围绕我国的创新国家建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请你参与。

    (1)战略列举:我国的创新建设成就得益于哪些战略?

    (2)在看了上述材料之后,有的同学认为我国已经建设成创新型国家。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

    (3)请你就加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好的建议。

  • 27、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披荆斩棘,昂扬奋进,用双手谱写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丽史诗。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开展问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踏上强国之路)

    70年,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罕见的中国速度。2018年,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站上90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稳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植根于新中国前30年艰苦卓绝的探索,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

    (1)为什么说,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

    (共享发展成果)

    我们党始终坚持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成果。经过70年不懈努力,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7.7亿,下降到2018年1660万人。截至2018年6月,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25亿、1.91亿、2.3亿,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今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富足的生活。

    (2)我们党始终坚持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成果的理论依据有哪些?

  • 28、   人民日报: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成就。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越走越宽广的40年。

    (1)材料体现了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全面推进此方略的总目标是什么?

    (2)全面推行治理国家基本方略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是什么?

    (3)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位公民成为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