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下列选项能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是( )
①实施义务教育 ②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午餐
③开办农家书屋 ④广大人民按自己意愿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学习了民主相关知识后,初三学生小南的民主意识大大增强。以下属于参与民主生活的是( )
A.举报同学考试作弊
B.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C.参与《乐队的夏天》综艺节目网络投票
D.参加重庆市发改委召开的居民分时电价听证会
3、北京怀柔将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选人用人重要内容;浙江桐庐定制法治公交专线、法治公交站等普法载体,把法治文化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广东惠东推出“普法微课堂”,通过专题讲座、情景课堂、普法沙龙等形式让更多人提高法治素养……各地各部门扎实推进全民普法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此举( )
①有利于提升全民法治意识 ②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③能够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 ④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2024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65年来,经过不懈努力,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代。完成下面小题。
【1】西藏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雪域高原上谱写政治文明的新篇章。下列举措体现西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是( )
①全区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覆盖所有城镇乡村
②政协西藏自治区委员会通过民主协商方式建言咨政
③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中广泛吸收群众意见
④全区建立了大、中、小、幼一体化的现代教育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十四五”以来,河北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真情援藏、精准援藏、持续援藏,统筹做好民生、产业、文化教育、智力援藏等各项工作,为西藏各项事业发展贡献了河北力量。开展援藏工作旨在( )
①建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②展示各民族的风土人情
③共同筑牢民族团结基石④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生态文明之路
②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完全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③认清当前资源形势严峻,禁止排放二氧化碳
④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实现上述承诺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6、杭州亚运村中,智能设施让入住者尽享舒适、便利的生活;开幕式上,数字人点火仪式不仅震撼了国内的人民,也震惊了全球人民;“百米级、分钟级”的精准气象预报,为比赛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这表明( )
①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②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③杭州亚运会体现科技办亚理念④我国科技创新独领风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这揭示的道理是( )
①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②改革开放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③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8、如图反映出(注:2022年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速为1.9%,农村居民实际增速4.2%。)( )
①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无法共享成果
②我国与发达国家各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
③2021-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增长
④2021-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增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央视网倾力打造的《跟着李白看中国》节目,以李白为起点的一次文化寻根之旅,通过一路行走、一路体验、一路交流和一路守望,向观众揭秘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灿烂文化背后的故事。这映射出中华文化( )
A.独领风骚,最为优越
B.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C.历经沧桑,曲折发展
D.与时俱进,引领世界
10、2023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白皮书说,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引领下,西藏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好、经济建设全面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表明( )
A.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得到彻底解决
B.搞好民族团结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我国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D.民族地区发展驶上了快车道,各民族共同繁荣
11、下图是燕燕同学总结的我国人口政策变化情况。我国人口政策不断调整( )
①是立足人口国情,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的需要
②说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已经发生根本改变
③是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④说明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这是因为( )
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③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④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上已经改善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第六批援疆干部离开新疆,完成自己援疆使命,一位援疆干部赋诗一首,表达他们对若羌发展新的希冀:改革开放数十载,神州大地新韵增,西北五省谋发展,首属新疆貌巨变!齐夸党的政策好,援疆干部接踵来。一己之力虽渺小,更有万千后来人,上山下乡走基层,求真务实为黎民,吃苦精神传万家,民族气节群众夸,心系楼兰终不悔,感怀若羌照古臣!……从这首诗歌中我们感受到( )
①各民族的团结互助②政府坚持以人为本
③新疆发展全国最快④党员干部的无私奉献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4、人民日报《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走深走实》的报道中指出:重庆中越跨境班列、中老铁路班列大大缩短了重庆到越南、老挝等地的时间,提升了货物跨境运输效率,为中越老经济注入新活力。班列成功抵达的背后,是无数劳动者在岗位上的进取、探索与创新。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
①需要重庆人民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②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是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动实践
④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2023年全国两会继续开设“代表通道”“委员通道”“部长通道”,讲述意愿心声,展现履职风采,解读政策措施,回应社会关切,与中外媒体零距离交流。设立“三大通道”( )
①有利于推进我国民主化进程
②能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科学决策提供根本依据
③有利于推进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④有利于彰显中国开放自信的形象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⑨
16、2023年,“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迎来学习推广60周年。跨越一甲子,从乡村实践蝶变为国家治理之策,从管理到治理,“枫桥经验”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图景。 对“枫桥经验”认识正确的是( )
①能够帮助人民群众解决一切问题
②有利于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
③能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杜绝负面舆情
④能够更好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2023年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文章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下面对于我国教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
②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③教育是我们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中华教育观是中华文化最深层次的内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邳州旧貌换新颜(见下图),发展变化让人感叹。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②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
③中国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④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23年12月7日,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简称“锦屏大设施”)土建公用工程完工,具备实验条件。这标志着世界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正式投入科学运行。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创新是个人行为,也是团队的创造活动
B.中国建成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C.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D.我国科技创新水平领先世界
20、我国坚持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加快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持续发力打好蓝天保卫战。下列举措能直接为此助力的是( )
①市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②加强社会治安管理
③减少生产、生活的碳排放④商家减少过度包装行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2016年9月1日,“陈志成”这个名字,以红色笔迹涂鸦的方式,出现在北京房山怪石景区的十余处景观是上,网友齐声谴责这种不文明的行为。
请对上述两种观点做出评析。
22、40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从此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世界的面貌也为之一变。面向未来,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我们一定能实现亿万人民的伟大梦想。
请谈谈你的观点。
23、2014年4月29日,网名为“地球我大晒”的网友洪某在其微信朋友圈中转发了一则网帖称:“前日晚上,在山塘镇发生一起重大杀人案,3个女孩在山塘镇被人拉上车,第二天发现其中一名女孩被扔在山沟,心脏和眼睛被人挖走,另外两名女孩至今下落不明。”该网帖发出后,迅速引起了众网友的跟帖和转发。5月8日下午,清新警方调查结果显示,早在2012洪某在网络上看到该网帖,在没有核实内容真伪的情况下,将其复制发表至自己的QQ空间,但当时并未引起过多的关注,今年4月29日再次转发到微信朋友圈时,造成了较大的社会负面影响。散布谣言者已被清新警方行政拘留5天。对此,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
小李:网络谣言危害大,法律处罚不可少。
小王:言论自由受保护,受到处罚太委屈。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24、观察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1)以上两个图表反应了什么问题?
(2)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应自觉树立什么理念?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8 年来,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三大赛事中屡创佳绩,形成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
请根据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女排精神”也是什么精神的体现?它的内涵是什么?
26、材料一:请仔细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二:2015年10月22日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进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李克强总理指出:加快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紧迫任务,也是推动绿色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注重新能源汽车的科技含量,走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发展道路。扩大先进适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应用,走出一条健康的产业发展新路,为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注入新动力。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国策和发展战略?
(2)如何实施我国的发展战略?
(3)请就国家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谈谈你的认识。
27、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一个国家怎样发展,必须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在新时代,我们应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28、【维护祖国统一】
中新网9月21日电2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台工作和两岸关系发展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央台办新闻发言人朱凤莲表示,将持续加强运用法治方式和法治力量打击“台独”分裂势力,推进祖国统一进程,我们也将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一步出台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图谋及行径的法治新举措,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1)结合所学,说说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2)针对当前台湾形式,你坚信台湾一定能够最终统一?
(3)作为青少年该怎样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