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泸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与之主旨一致的是(     

    ①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②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④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至亲好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约为一米。社会生活中的文明“一米线”能够(     

    ①避免混乱,保障社会秩序②规范行为,优化生活环境

    ③约束自由,限制合法权利④尊重权益,彰显社会文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长安三万里》上映后,互联网上也掀起了一股“李白热”,网友们从不同角度解读这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IP。这表明(     

    A.网络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B.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C.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D.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希望和平,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下列属于国家核心利益的是(     

    ①国家主权、国家安全             ②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③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       ④安全利益、文化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下列做法符合报告要求的有(     

    ①随意将网购的外来宠物放生至野外

    ②把拍摄的我军驻地照片,上传至朋友圈

    ③通过安全教育服务平台学习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

    ④及时举报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下列是对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B.一般违法行为属于不良行为,犯罪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C.违法不一定是犯罪,但犯罪一定是违法行为

    D.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都受法律制裁

  • 7、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都渗透着劳动者的智慧,对下列名言解读恰当的是(     

    序号

    名言

    解读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

    要将社会主义道德落实于行动之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要发扬优点,掩饰自身缺点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与人交往,要文明用语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2021年6月1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该法在原有四大保护的基础上,新增网络保护的相关内容。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体现了(     

    ①一些原有的规则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②规则是一成不变的,要遵守法律法规

    ③随着社会发展,需要废除原有的规则

    ④国家社会对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2022年5月,王女士在某健身房充值年卡后,该馆搬迁。因无法继续到新址场馆消费,她要求退回预付款,遭到商家拒绝,双方因此产生争执。王女士依法求助的途径有(     

    ①聚集亲朋到场馆暴力索赔②拨打12315热线求助

    ③去法律服务所寻求帮助④必要时向人民法院起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中学生小峰自创的歌词在“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中获特别奖,但他没有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调查发现,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做了手脚,将奖项给了张某。小峰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人民法院,状告他们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经人民法院审结,小峰获得了1.7万元的赔偿。这表明(     

    A.只有诉讼才可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B.小峰采用行政诉讼维护合法权利

    C.小峰的权利受到侵害,依靠法律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D.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必定会受到非法侵害

  • 11、“眼见未必为实”,“有图有视频不一定有真相”,当下网络谣言传播的新特征,调查显示:短视频成为谣言传播的新渠道,传播方式在革新,传播手段在升级,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A.善于利用媒介进行学习

    B.强化媒介监管力度

    C.学会利用媒介传播信息

    D.培养媒介批判能力

  • 12、图示法是我们表示概念关系常用的直观方法,下列概念之间可用下图所示方式表示的是(     

    A.民事违法与行政违法

    B.生产秩序与交通秩序

    C.纪律与法律

    D.违法与犯罪

  • 13、钟波涌是珠海市红十字志愿工作者协会的一名志愿者,更是珠海市中心血站的“常客”,28年来,她总共献血153次,用热血为生命护航。她的事迹诠释了(     

    A.关爱传递美好情感,给他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B.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不能伤害他入自尊心

    C.关爱他人,是为了获得尊重和更多发展机会

    D.关爱他人只要精神上的关怀,无需物质帮助

  • 14、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是小区的业主……这说明(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 15、“神舟”飞天、“蛟龙”入海、高铁奔驰、国产航母和大飞机横空出世、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这举世瞩目的成就让我们感到自豪,但我们仍应客观地看待自身的发展状况,做到“自己心中有底”。这里的“底”指的是(     

    A.我国已是发达国家,地大物博,人均资源占比高

    B.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突出

    C.贫困已消除,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前列

    D.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很大,绝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

  • 16、某市某趟地铁上,一位时髦女士要求坐在地上的小伙换车厢,原因是他衣服太脏、身上的味道太大!结果被一名中学生劝阻道:“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对此,下列说法你赞同的有(     

    ①中学生的说法是正确的。社会生活讲道德,尊重他人,从自己做起

    ②中学生的说法是错误的,没有做到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③女士做法的错误之处在于在公共场合内坦露真实想法

    ④女士做法是错误的,应换位思考,平等待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人气爆棚?原来是26000部手机自动刷屏。部分带货直播间为达到涨粉、引流的目的,制造爆款、抢单的假象诱导消费者购买产品。这启示消费者(     

    A.向人民政府提起民事诉讼

    B.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C.加强防范意识,远离网络

    D.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 18、下列说法能正确体现自主与自立关系的是(     

    A.自立是自主的前提,只有自立才能自主

    B.自立是自主的前提,自主是自立的表现

    C.自主与自立无关,两者不能同日而语

    D.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

  • 19、下列名言警句前应正确的是(     

    名言

    道德品质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宽容体谅

    ②不学礼,无以立

    友善守信

    ③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语言文明

    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礼貌待人

    A.①

    B.②

    C.③

    D.④

  • 20、国家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每个公民都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以(     )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A.经济安全

    B.信息安全

    C.人民安全

    D.国土安全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诺……

    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觉得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 22、宪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

    判断:

    理由:

     

  • 23、2021年12月4日,是我国第8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20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某校启动宪法宣传周暨法治建设宣传月活动。两位同学围绕宪法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小李:在我国,党领导一切,因此,中国共产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

    小张:宪法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没有必要了解。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辨别与分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连连看

     

     

  • 25、感受法治生活

    我市教育局十分重视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2019年已联合市检察院开展了多场法制进校园的活动,每到一所学校,检察官都向师生详细讲解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概念和构成要素,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师生分析犯罪对家庭,社会和个人产生的严重危害,同时检察官们也对广大中学生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大家加强自我防范,做一名合格的公民。

    (1)我市教育局联合检察院开展这一活动有什么意义?

    (2)你觉得检察官会为中学生提出哪些建议?

    检察官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首先要想到的依靠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我们碰到犯罪分子时,要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3)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找哪些机构寻求法律救助?

    (4)当我们碰到犯罪分子时,要学会依法保护自己,请你列举两种具体方式。

  • 26、材料:鉴于也门安全形势严重恶化,为保护中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习主席和中央军委命令,2015年,3月9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赴也门执行撤离中国公民任务。571名中国公民分别从也门亚丁港和荷台达港乘中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舰艇编队的临沂舰和潍坊舰,安全、有序地撤离,搭乘民航航班陆续回国。截至3月31日需要撤出的571名中国公民已全部安全撤离也门。

    (1)我国政府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说明了什么道理。

    (2)作为中学生,我们为维护公共利益应该履行哪些责任?

     

  • 27、    材料一:列车奔驰要受轨道的约束,飞机飞行要受航线的约束,大河奔腾要受河岸的约束,体育竞技要受规则的约束……最终,人类的生产、生活无时无刻不受到自然的、社会的、自身的方方面面的约束。

    材料二:“在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哪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反之,哪里没有规则,哪里就没有秩序,哪里的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材料所蕴含的道理。

    (2)一天中,你曾经历或直接感受到哪些有关衣、食、住、行、学习、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规则?(两方面即可)

    (3)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自觉遵守规则?

  • 2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坚持法治的原则。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治国方略?这一治国方略对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会彰显怎样的力量

    (2)实施这一方略为什么首先要坚持依据宪治国?

    (3)实行依法治国,道阻且长。请你为国家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献计献策。

    (4)作为国家的小主人,青少年应怎样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