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巴中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小闽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人偷手机,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①事不关己,默不作声          ②灵活机智,巧妙周旋

    ③挺身而出,与之搏斗          ④留下证据,事后报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观察漫画《镜头下的贫困生》,从中你会感悟到(     

    ①尊重能消除隔阂,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②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

    ③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

    ④将贫困生置于媒体的聚光灯下,是对其最大的尊重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 3、2022年12月13日,通信行程卡、健康码服务正式下线。“再见了,行程卡。”中国通信院发布关于删除通信行程卡相关教据的通告。这告诉我们(     

    A.社会规则是一成不变的

    B.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C.社会规则限制人们自由

    D.社会规则应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要求

  • 4、关爱他人,要尽已所能,也要讲究策略。下列中学生的做法符合要求的是(     

    ①帮助清洁工打扫卫生②见到有人落水,舍身施救

    ③义务为残疾人提供帮助④为获得老师的表扬向社会福利院捐款5000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何某借朋友的钱逾期不还,朋友多次索要无果——行政违法行为

    B.刘某在大街上聚众打架,造成对方轻伤——刘某应受拘役处罚

    C.周某多次偷盗名贵商品,价值数千万元——周某会受到刑罚处罚

    D.黄某在开车过斑马线时不礼让行人被扣三分——民事违法行为

  • 6、_________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A.宪法

    B.刑法

    C.民法通则

    D.治安管理处罚法

  • 7、责任是一种能力,又远胜于能力,责任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品格……“责任”是什么?千百种人有千百种答案。关于责任,你的认识是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          

    ②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③责任都是由法律规定             

    ④责任都是由道德规定的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 8、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马某无证明强行外出,不听防疫工作人员劝阻,还对阻拦其翻越栅栏的工作人员打了一拳。事后,马某寻衅滋事,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拘留。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马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理应受到行政拘留

    ②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③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维护社会秩序

    ④我们要认清违法行为的危害,远离犯罪,依法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9、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桃静出诊路遇车祸,面对惨遭车祸的市民,她挺身而出在马上实施抢救,她这一义举,在郴州市民和当地微信朋友圈中得以传颂,刷爆网络。这对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启迪是(     

    ①要热心帮助他人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③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④应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某校八年级的同学在学习了“违法犯罪”的相关知识后,进行了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如果违法情节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B.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C.一般违法与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受刑罚处罚

    D.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不良行为,必定会走向违法犯罪

  • 11、以下行为违反了诚信守则的是(     

    ①抄袭他人作业

    ②对得了绝症的病人,善意隐瞒

    ③为考试作弊同学“保密”,珍惜友谊

    ④幼儿园的老师对所有的小朋友都说“你是最棒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闻一多曾说:“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这句话表明(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个人是凌驾社会之上的存在

    ③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④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能健康成长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 13、“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下列典故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一诺千金       ②曾子杀猪

    ③立木为信       ④程门立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4、小德爸爸说:“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我的责任;作为子女,孝敬父母,赡养老人是我的责任;作为朋友,忠诚、互助、互谅是我的责任。”这启示我们(     

    ①生活中的我们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②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能做到对自己负责

    ③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④我们只对工作、父母、朋友负责即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以下是王同学的寒假生活安排,你最想对他说(     

    9:00~12:00

    刷短视频

    12:00~15:00

    网上购物

    15:00~18:00

    写作业

    18:00~23:00

    打游戏

    A.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学会抵制网络信息

    B.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要自觉遵守法律规定

    C.要合理安排时间,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D.网络发展日新月异,要适应网络时代的生活

  • 16、雨果说:“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阳。”下列行为不符合这句话内涵的是 :

    A.某校成立“爱心社”,为学习、生活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

    B.某市出租车司机组成“爱心车队”,免费让无助老人搭乘

    C.某校的高年级同学向低年级同学收取“保护费"

    D.某班同学利用周末时间打扫社区街道

  • 17、中华文化中有许多名言警句往往蕴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下列名言警句体现诚信的是(     

    A.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

    B.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D.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 18、“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对社交场合感到强烈的恐惧或忧虑。我们要克服这种病症,因为(     

    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③社交能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④积极融入社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19、“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形象告诉我们(     

    A.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个人的发展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

    D.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 20、下表中对“微行为”的点评正确的是(     

    选项

    微行为

    微点评

    A

    小宁遇到不会做的习题时,总是借助网络软件抄写答案。

    合理利用网络。

    B

    小德主动去社区做志愿者,对社区居民进行普法宣传

    热心公益,积极奉献社会。

    C

    小权在某旅游景点的古建筑外墙上写下“到此一游”,留作纪念。

    是一次美好的回忆,小权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D

    小丁爸爸在军事科研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爸爸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

    小丁爸爸的行为是亲社会行为。

    A.A

    B.B

    C.C

    D.D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今年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下面是两位同学对宪法的认识。

    请你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

  • 22、既符合绿色出行的倡导,又实实在在解决了最后一公里出行难的共享单车,在重新掀起了骑车热的同时,也频频遭遇黑手。违规停放、占为己有、恶意破坏二维码等情况屡见不鲜。

    对此,小刚认为,我花钱租了共享单车,就有使用的权利,如何使用是我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请你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

  • 23、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但是在一些中学生心中,认为国家这个话题离我们中学生生活太远。这不,在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华华和强强围绕这个话题就争开了……

    请辨别与分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说说两幅图片体现的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

    (2)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养成这种行为?

  • 25、材料:又是一个双休日,八年级学生小明开始了他一天的快乐生活。

    早上,他认真完成作业。午饭后,他主动洗碗、洗衣服,用行动减轻父母的劳累:下午,他拿到了文学创作稿费,并把扣除税费后的稿费捐给了老年公寓。妈妈问他,他说:“权利就像手上捧着的一颗珍珠,它体现着当家作主的荣耀;义务就像手里握着的一把锄头,它意味着要付出辛劳的汗水。我要一手捧着珍珠,一手握着锄头。

    (1)根据材料回答:小明行使了什么权利? 认真履行了哪些义务?

    (2)作为一名公民,为什么要“一手捧着珍珠,一手握着锄头”? 

    (3)小明的快乐生活给我们哪些启发?

  • 26、农民甲在市场上买了一头小牛。时间不长,由于院墙倒塌,小牛走失。走失后的小牛被邻村农民乙拾获并赶回自己家中,饲养一个月后,农民乙牵着小牛去卖,正好在路上遇到甲并当即被甲认出。甲立即向乙索要,乙拒绝返还,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甲向县人民法院起诉。

    假如你是法官,请你来断案:

    (1)甲、乙两人谁取得小牛的手段合法?

    (2)甲、乙两人谁对这头小牛拥有所有权?请简要说明理由

    (3)乙去卖这头小牛的做法合适吗?为什么?

    (4)如果你是法官,你会怎样判决这起民事纠纷?

     

  • 27、2019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2019年12月1~7日,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在全国部署开展以“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的“宪法宣传周”活动,这也是我国第二次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

    (1)你打算采取哪些方式收集宪法知识?

    (2)为提高学生的宪法意识,可开展哪些活动?

    (3)请你宣传一下宪法的地位。

    (4)我们应怎样增强宪法意识,捍卫宪法?

  • 28、材料一:2013年10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2014年3月15日起正式施行。

    材料二:2013年9月22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重庆市委原书记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薄熙来犯受贿罪、犯贪污罪、犯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其中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3分

    2薄熙来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为什么?2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