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来的日日夜夜,与新疆师范大学师生一起渡过的点点滴滴,我们一起为之而奋斗的目标,是美好回忆,是我要重返新疆的巨大动力。”三年来,援疆干部罗江华与新疆师范大学的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让我们感悟到( )
A.社会关系只表现为朋友关系
B.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社会关系
C.人的身份是通过民族关系确定的
D.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的身份是固定的
2、《宪法》规定人们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个人信息保护法》保护公民隐私安全、《刑法》规定公民行为不能触犯法律……这表明( )
①法律告知人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②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只要触犯法律必然受到刑罚处罚
③法律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理有效的唯一准绳
④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科学立法、____、公正司法、____。( )
①依法治国②以德治国③严格执法④全民守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杭州亚运会赛会志愿者共1.76万名,每个志愿岗位散发的微光汇聚成耀眼夺目的光源,为亚运盛会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这说明( )
A.服务社会需要掌握过硬的本领
B.奉献社会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C.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D.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5、下列对法律知识的解读正确的是( )
序号 | 法律知识 | 解读 |
① |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 刑事违法性 |
② | 主刑 | 管制、拘役、罚金、没收违法所得 |
③ | 法律服务机构 | 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 |
④ | 诉讼 |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202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将士们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
①每个人都有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②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③国家利益至上,不考虑个人利益④个人生命在战争年代微不足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学校组建舞蹈社团,八年级的小青被推举为队长,虽然学习任务繁重让小青感到很为难,但她还是积极投入到社团的工作中,把舞蹈社团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小青的选择启示我们( )
A.对于被动承担的责任,每个人都能够做好
B.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也应全身心地承担
C.为了减少烦恼,要学会推卸一部分的责任
D.面对自己选择的责任,就要义无反顾担当
8、社会生活要有秩序。马路上: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电影院:禁止喧哗,保持安静;农贸市场:买卖公平,童叟无欺;考场上:诚信考试,公平竞争。由此可见,遵守社会秩序非常重要。关于社会秩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②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③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④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网络生活中,我们要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防止被骗。请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现象需要我们提防的是( )
序号 | 现象 |
① | 网友自称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让赵小强的父母将钱汇到“安全账号”上去 |
② | 钱华的爸爸收到短信通知“中奖”了,让先交1000元保证金 |
③ | 在某学习网站官网注册时,提示王刚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及住址 |
④ | 在网上聊天时,窗口提示李丽新加入群聊的网友是陌生人,不要泄露个人信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2】上面的材料提醒我们( )
①要学会理性辨别网络信息②网络空间充满欺诈,网络生活对人有害无益
③网络具有虚拟性,隐蔽真实,必定误导大众④要自觉遵守网络规则,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王某因扰乱市场秩序被人民法院处以拘役;余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行政拘留。他俩的违法行为分别属于( )
A.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B.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犯罪
D.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11、哈萨克斯坦记者古丽詹·拉曼库洛娃分享了中共二十大报告中自己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她说:“中国领导人强调,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也就是说,人民的利益永远是首要的。”这说明在中国( )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②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互不影响④国家与人民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某校九年级开展以“2023年广西经济发展谱新篇”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下列同学搜集的素材最符合要求的是( )
A.广西做强“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品牌
B.广西两人荣登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
C.2023年前三季度全区生产总值19654.25亿元,同比增长3.9%
D.实行《广西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办法》
13、研学旅行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育,将课堂搬到了大自然、博物馆等更有趣味性、更有意义的地方,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深度融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生活、感受社会下列方式中有助于我们感受社会生活的是( )
①到红色旅游景点打卡,探寻红色记忆 ②到农田体验耕作的艰辛
③尝试网络直播,立志成为“网红” ④手机游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关于下图内容,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我们的衣食住行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联系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我们要主动融入社会,在社会中锻炼发展
D.我们的生活空间在不断地变化和延伸
15、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三位航天员桂海潮、朱杨柱和景海鹏都表示“回家的感觉真好”。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三位航天员之间的关系是( )
A.血缘关系
B.法律关系
C.地缘关系
D.业缘关系
16、下图所示漫画警示我们( )
A.失信者将会处处受限
B.讲诚信还要学会运用智慧
C.失信属于犯罪行为
D.任何谎言都违背了诚信原则
17、2023年4月15日是第8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以下行为属于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有( )
①中学生刘某发现某网站上展示的中国地图上,标注的中国领土不完整,他当即拨打电话12339
②中学生刘某发现有外国旅客在军用港口附近拍照,他立马制止
③中学生刘某是名战斗机爱好者,经常在各大论坛展示我国最新的战斗机图片
④中学生刘某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应征入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 兴调查研究之风,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学生应该( )
A.积极走进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B.遨游网络世界,搜集海量数据
C.质疑书本理论,亲身实践检验
D.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批判一切
19、中国政府网开设的“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活动,收到网民的海量留言。这些留言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这说明网络( )
A.增强交流,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大大节约生活成本,提高了生活效率
C.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
D.拓宽民主渠道,促进了民主政治进步
20、个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个人的行为和选择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而个人的社交活动则促进了社会的互动和融合。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的是( )
A.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C.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我们个人的努力和奉献
D.我们的衣食住行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1、阅读材料,根据教材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编纂工作自2015年启动以来,始终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把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民利益放在至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宪法原则。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民法典的实施将是我国法治建设领域中的一件大事,这不仅体现在立法,司法、执法等环节和程序中,也需要每一位公民参与其中。面对民法典八年级学生小江困惑了: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是否意味着它将取代宪法的地位?它与宪法究竟是什么关系?
▲请你运用宪法的相关知识,解答小江同学的疑惑。
22、周一清晨,某校正在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全校师生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奏唱国歌。国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嘹亮的国歌声响彻校因。在整个升旗的过程中,小吴同学既没有致敬,也未唱国歌,事后,班长小军提醒小吴,小吴却说:“致不致敬,唱不唱国歌是我的自由。”
请运用“法治与自由”的相关知识,对小吴的言行进行简要评析。
23、 高铁“静音车厢”首次亮相。2020年12月24日起,铁路部门在京沪、成渝商铁的部分车次试点“静音车厢”服务。“静音车厢”可为旅客提供更加安将舒适的旅行环境,愿意遵守相应行为规范的旅客,通过12306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等购票时可自行选择“静音车厢”,并遵守“播音”约定。这一举措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静音”约定: ☆将手机调至静音或振动状态 ☆接打电话或相互交谈时,应离开“静音车厢” ☆使用电子设备时,应佩戴耳机或关闭外放功能 ☆携儿童出行的旅客,自愿看好孩子,避免喧哗 |
“微微”认为:每个人都有接打电话或相互交谈的权利,“静音车厢”这样的约定要求过高。
“茜茜”认为:如果你选择了“静音车厢”,就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约定。
请你结合材料,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评析以上观点。
24、 我们时常会发现有人把自行车或汽车停放在黄色的盲道上,甚至有些商贩也占道经营,他们中还有人理直气壮地辩解:“一天也没有几个盲人在上面走呀!占一会儿又何妨?”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材料中商贩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
(2)结合材料,谈谈你将如何遵守维护社会规则。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网络,不生活。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成长的“00后”“10后”,不仅“带着鼠标出生”,而且还“伴随着手机长大”,这些孩子们在尽情享受网络生活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的问题。更有甚者一些孩子盗用家长的付款账号在网络游戏中买装备、在直播间“打赏”,给父母欠下天价账单……
材料二 不管是网络游戏还是直播、短视频应用,正在占据未成年网民越来越多的时间,由于青少年涉世未深,心智还不成熟,正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长时间沉迷一些网络娱乐应用,非常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大额充值、打赏等虚拟消费行为,还会给家庭带来财产损害。
“防止沉迷网络游戏”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正在进行,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你给同学们讲述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两方面即可)
(2)为了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和未成年人知悉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你认为应采用怎样的方式进行宣传?(两种方式即可)
26、材料一: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自理能力会有所提高,但自理能力不是自发产生的,它需要有有意识的培养。
材料二:面对同样的生活,人们的态度是不同的。有的人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积极的一面,保持乐观的心态;有的人则会从生活中发现消极的一面,而变得悲观消极。
(1)如何培养生活自理能力?(3分)
(2)保持乐观心态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5分)
27、 材料一: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习近平强调,加强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正确把握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牢靠安全保障。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明确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设立国家安全日实际上也就是提升国民的安全意识,每个人要有责任、有义务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只有人人参与,人人负责,才能打造出维护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今年的4月15日,是我国第四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各地举办了一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请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什么高度重视国家安全?
(2)请你分析对中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意义。
(3)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法定义务。请列举两方面有关维护国家安全的具体做法。
28、小梦是校报编辑,以下是她为编辑校报整理的些新闻资料,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新闻一:2017年,陕西省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1849.22亿元,较上年增加1419.0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到54.1%,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2017年,全省民间投资9683.16亿元,同比增长10.8%,比上年提高14.4个百分点。截至2017年12月末,全省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已超过200万人,较上年末增长11.0%;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为360.81万人。增长7.8%。
对于以上新闻资料,小梦写了如下笔记:
①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都是非公有制经济。
②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构成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③我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请你指出笔记中的错误并改正。
(2)结合材料,说说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对陕西经济社会的积极意义。
新闻二: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大会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3月1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六次全体会议,决定国务院总理人选。
(3)以上新闻体现的是我国哪一项政治制度的内容?
(4)结合以上新闻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务院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