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岳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八上道法学习,小明绘制下列图示,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文登公安局交警大队开展机动车不礼让行人整治行动。据执勤民警介绍,对于整治行动中发现的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现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教育一起。该交警大队是在(     

    ①坚定维护规则    ②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③积极改进规则    ④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不需要自律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 3、“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他人表现在(     

    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②尊重朋友、言听计从

    ③真诚欣赏他人、赞美他人 ④尊重他人人格,区别对待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 4、下列关于“诚信的智慧”的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让父母高兴,小强涂改了自己的考试成绩

    B.为了让老人安心,家属和医生隐瞒真实病情

    C.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人都应该实话实说

    D.“善意的谎言”违背了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

  • 5、2023秋开学季,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方式搜索学校微信公众号、班级群二维码等混入班级微信群、QQ群,并以改换头像、混淆名称冒充班主任、向老师推送虚假消息。这些发到群里的消息,背后隐藏的是一个个骗局,一旦用户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就会造成财产损失。这警示我们(     

    ①网络信息无限,我们要学会正确辨析网络信息

    ②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要增强自我网络保护意识

    ③手机诈骗无处不在,令人无法防范,要远离手机

    ④网络交往的对象是虚拟的,要提高网络交往的警惕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6、对下列案例中的违法行为进行判断,正确的是(     

    序号

    案例

    违法行为类别

    黄某开车违反新乡市限行政策,被罚300元、扣2分

    行政违法行为

    2023年1月22日,我市交警查获醉酒驾驶2起

    行政违法行为

    王某借张某5万元钱一直不还,被王某告上法庭

    民事违法行为

    2月10日,因争抢座位,两男子在天津一地铁内大打出手

    刑事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7、许家印,当年有多风光,如今就有多狼狈。2023年9月28日公安机关宣布依法对其进行控制审查。他和他所经营的“恒大”被指存在五大罪状:包括严重的财务欺诈,非法获取土地,庞氏骗局等等。以自有资金39亿元的地产企业竟通过坑蒙拐骗聚拢了2.58万亿元的不义之财,数十家银行,上百家建筑商,材料供应商以及一百多万户购房者被他骗得几近倒闭或倾家荡产。这说明(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③诚信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④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8、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B.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C.材料中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依次是地缘关系、血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D.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的社会关系简单明了

  • 9、新年伊始,美国军舰“麦克坎贝尔”号驱逐舰闯入我国西沙领海,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也是有意的挑衅行为,这启示我们(     

    ①要立即参军入伍②国家安全危在旦夕③国家利益不容侵犯④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 10、下列对“微行为”的“微点评”中,正确的有(  )

    序号

    微行动

    微点评

    在家中向妈妈学习煮饭和炒菜

    真诚待人,激发生活热情

    考场上拒绝给好朋友传递纸条

    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

    向社区居民宣传二十大精神

    服务社会,主动承担责任

    暗中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

    关爱他人,需要讲究策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志愿者们耐心服务,礼貌待人,赢得了各国运动员及各界人士的点赞。由此可见,文明有礼(  )

    A.体现了各国运动员的素质

    B.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

    C.展现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

    D.能消除不同国家间的矛盾

  • 12、关于国家安全,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国家安全仅指国家主权、领土不受侵犯

    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③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④国家安全与我们中学生没有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13、普通钳工可以成长为大国工匠、刮腻子可以“刮”出世界冠军……奋斗在各行各业的一线劳动者用执着的钻研、精湛的技艺、一丝不苟的态度,生动展现了技能之光、劳动之美。这告诉我们(     

    ①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得以实现的

    ②唯有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③新时代是每一个中国人通过奋斗实现梦想的时代

    ④只要发扬实干精神就能成就不同凡响的精彩人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14、“有一种语言叫微笑,有一种素质叫文明”。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素养的表现,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①礼貌是文明的体现

    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③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④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文明有礼是与人交往的“外衣”。以下小丽的言行中不得体的是(     

    ①请人指点说“赐教”,求人原谅说“包涵”

    ②在公共场合打喷嚏时,侧身用纸巾捂住口鼻

    ③父母与客人谈话时经常插话表示热情

    ④给长者打电话时,先挂掉电话,以示尊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16、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是我们需要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杜绝未成年人上网

    B.微信拉票的便捷,导致票选活动竞争激烈——网络促进社会进步

    C.黄冈市在网络发布《关于开展我市公共交通绿色出行的意见征集》——网络促进文化的传播

    D.某县县长直播带货,帮助当地蔗农拓展销售渠道,助力乡村振兴——网络推动经济的发展

  • 17、对下列图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地区

    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地区

    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33

    49283

    622018

    266513

    256985

    57946

    2021年比增长

    6.3%

    3.9%

    2.5%

    4.0%

    3.2%

    1.3%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①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比较大

    ③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已建成世界强国

    ④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也要正视发展中的挑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8、我国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刑法的这一规定表明(     

    A.侮辱或者诽谤他人要受到刑法制裁

    B.刑法是保护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C.刑法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

    D.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19、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为弘扬宪法精神,某校小志愿者们走进社区,积极向居民宣传宪法知识,践行志愿服务精神。这告诉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需要(     

    A.关注自己发展

    B.重视人际交往

    C.参与社会实践

    D.遵守社会规则

  • 20、“神舟”飞天、“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组网、“蛟龙”下潜,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这要求我们青少年要(     

    ①关心国家发展,为祖国成就感到自豪 ②关爱人类,做崇尚和平与战争的友善者

    ③关心国家发展,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 ④勇于担责,做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承担责任是成年人的事情,我们是中学生,不需要承担责任。此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你的理由。

     

  • 22、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判断:

    理由:

  • 23、郑州市某学校八年级同学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学习了《维护宪法权威》第一课时“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后,小华说“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不需要遵守宪法”。请你对小华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2017年11月21日,教育部发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将成为中小学必修课,实践课旨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强调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主张从实际出发,探讨问题解决方案。实践课不同于以往的实践活动,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和评价标准,等同于必须学习的“主科”。实践活动课还有明确的课时安排:小学1- -2年级,每周不少于1个课时(每周一节);小学3- 6年级和初中阶段,每周不少于2个课时(每周两节);高中按规定完成课程要求,计入相关学分。

    根据《在社会中成长》,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政府为什么如此重视中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2)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中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有哪些?

    (3)我们应怎样积极参与社会大课堂,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

  • 25、材料一“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55次提及“法治”,奏响中国特色社会法治建设全面升级的嘹亮号角;55次提及“法治”,绘制亿万人民向往公平正义的幸福指南。

    材料二 2017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四个宪法日和第17个全国法治宣传日,宪法日的宣传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从上述材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两个方面即可)

    (2)作为中学生,你应该怎样投身到法治中国的建设中?(三个方面)

  • 26、天鹅、虾和梭子鱼是三个好朋友,它们三个商量着,准备一块儿拉车子到城里去。

    这天,它们把车子准备好,东西也都放上去了。三个好朋友把拉车的绳子套到身上后,开始拉车了。可是,它们使尽全身力气的拉,车子却一动也不动。咦,到底出了什么毛病呢?我们来看一看。天鹅把绳子的一头拴住车子,自己拉住了绳子的另一头。然后,展翅飞向高空。虾呢,它只会往后蹦,它把绳子套在身上拼命地往后拉去。至于梭子鱼呢,它更干脆,拉住另一个绳头,往池塘底下猛拽。它们三个都在拼命地拉,可是忙了半天,车子还是在原处。

    (1)小车为什么停在原地?

    (2)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3)我们应该怎样为我们的集体添光彩?

     

  • 27、   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

  • 28、   《中华人民共和网国家安全法》第一条规定:“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根据所学知识,谈谈公民应该怎样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