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巴中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23年1月17日,2022年中国经济数据发布——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0万亿元,同比增长3%。就业基本盘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内需规模继续扩大,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这份成绩单(     

    ①让每一个中华儿女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②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而来的

    ④说明国家发展是国家领导人的事情,跟我们初中生无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2023年5月,全国多地开展以“数字赋能,全民共享”为主题的“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数字赋能”,“能”在网络(     

    ①可以方便地发布任何信息   ②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

    ③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④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对下面的微行为进行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选项

    微行为

    微点评

    对社区治理,建言献策

    关注社会发展的表现

    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

    尊重他人的表现

    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见义勇为的表现

    遇到有人赶火车插队时,建议他走快速通道

    影响他人自由通行的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我国必须坚持以_____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个中心是(     

    A.经济建设

    B.人民

    C.精准脱贫

    D.共同富裕

  • 5、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有关国家利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面对困难和危险,人民利益要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

    B.不需要珍惜个人生命,主动为国牺牲才可以名垂青史

    C.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

    D.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时,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 6、观察漫画,该漫画风筝,启示我们(     

    ①受约束会失去自由②自由是随心所欲的

    ③规则保障自由的实现④自由与规则是不可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7、消防通道是一条“生命通道”。某市一小区居民楼发生火灾,由于小区周边消防通道被隔离桩、停放的轿车等占用,消防车无法到达火灾现场,最终由附近市民合力掀翻堵路车辆,才给消防车让出一条路。这启示我们(     

    ①居民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更改消防通道

    ②小区物业要加强管理,惩处“占道”行为

    ③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④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双脚丈量世界,双眼记录四季,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走进社会生活,开拓见闻、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     

    ①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②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③在实践中发展成就自己④一定能确保事业成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下列四种做法不是亲社会行为的是(     

    A.小龙坚持每天观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

    B.大军周末在家,自主学习,认真打扫自己的房间

    C.小华乘坐公交车,主动给老人小孩人让座

    D.社区车辆乱放,苗苗主动给小区物业建言献策

  • 10、近期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大量网民为之沉迷,其中未成年人占比接近50%,他们对“抖音”的沉迷程度尤为严重。但也有一些网友表示,自己会在短视频APP上学习跳舞、烹饪等,培养了自己的生活情趣。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短视频APP容易使人沉迷,应完全禁止

    ②网络是把双刃剑,青少年要提高自控力

    ③我们应利用短视频APP,传播网络正能量

    ④国家应加强监管,促使网络的健康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11、2023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山河无恙,你我相安,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人人都不是局外人、旁观者。为此,我们中学生应该(     

    A.树立国家安全高于一切的观念

    B.严厉制裁破坏分裂国家的行为

    C.心系国家,舍弃一切个人利益

    D.积极行使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

  • 12、2022年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共青团要增强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是实现中国梦的决定因素

    ②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带领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盾务军

    ④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弄潮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今年,3.76万名杭州亚运会志愿者“小青荷”为远道而来的人们提供了高质量的志愿服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讲文明、重礼仪的良好风尚,打造了最美的中国名片。其“美”包括(     

    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②无私奉献,履行法定义务

    ③关爱他人,注重方法策略④文明有礼,弘扬中华美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的基本关系,是社会生活的核心问题,对这一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个人的成长发展都离不开社会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社会的存在可以不依赖于个人

  • 15、2023年“广东好人”罗新辉坚持诚信经营,带动2000多名农民致富增收。广东省文明办大力宣传了这一事迹,引导村民践行诚信。因为诚信(     

    ①能避免村民之间所有矛盾②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③是促进人发展的唯一途径④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五一小长假,天气晴好,春光明媚,许多市民扶老携幼前往位于资江沿岸的十洲公园,亲近大自然放松身心,感受山水风光,呼吸清新的空气。但是与这美景格格不入的却是景区草坪里、小道边时不时有矿泉水瓶、卫生纸、果皮等各种生活垃圾。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某些游客缺乏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②这是正常现象,没必要大惊小怪

    ③游客应该提高文明素质,做一个负责任的人④个别游客的行为带来了不良的后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7、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店,我们是顾客;在景区,我们是游客……这说明(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社会生活中人的身份都是固定的

    ③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有不同的身份 ④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对下列行为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选项

    行为

    性质

    小薇违反学校规定带手机进入课堂

    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中学生小斌和两位朋友一起抢劫未成年人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

    刑事违法行为

    中学生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他人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

    行政违法行为

    小超在市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

    民事违法行为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 19、“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②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③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④我们应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必考虑个人得失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 20、广东省海丰县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李某、张某等九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聚众扰乱交通秩序案,法院分别判处李某、张某等9名被告人两年有期徒刑至十年有期徒刑不等刑罚。基于此案,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正常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④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   广场舞这种健身与社交二合一的活动,给一群人带来了享受,但在另一群人眼里却成了扰民行为,广场舞成为了多种争端的导火索。对此,有人认为跳广场舞是自己的自由,有人则认为必须遵守规则。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上面两位同学的观点加以辨析。

  • 22、王某在地铁上吃有刺激性气味的东西,面对其他乘客的劝阻,她不但不听,还把垃圾随意丢弃在车厢里扬长而去。她这种行为破坏了乘车环境,扰乱了地铁正常的乘车秩序。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王某处以行政拘留。

    针对王某的这种行为,有网友评论:“这种人的‘病’需要法律来治,没有法治就无所谓自由。”请你辨析。

  • 23、只有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才能服务和奉献社会。

    判断: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体现了网络的什么作用?

    (2)“网络问政”对保障公民的哪些权利发挥着重要作用?

    (3)我们可以“网络问政”彰显了我国宪法的哪一原则?

  • 25、明代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时,经年累月地在深山野谷里采药,询问过成千上万的人,阅读了近千种书籍,做了千千万万次成功或失败的试验,历经27年才得以完成这部近200万字的巨著。

    1材料中体现了李时珍的什么意志品质?这种意志品质在他的行为中起了什么作用?4分

    2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磨砺坚强意志。遇到下列情况,你如何磨砺自己的意志?6分

    做事拖拉

     

    听课时经常走神

     

     

  • 26、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把“国家安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分量,并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概念,要求我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理念展开。

    材料二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兴我荣,国衰我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民族和人民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1)我国为什么如此重视国家安全工作?

    (2)我们坚持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___为宗旨、以___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3)在我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答出两方面)

  •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学生丁某,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升入八年级后,又沉迷于网络,为了去网吧上网,他由偷家里的钱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甚至把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偷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等到九年级,他在网上结交了一些坏朋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一天,他参与打群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方刺致重伤,最终丁某受到刑罚处罚。

    (1)指出上述案例中,丁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

    *只写序号*(A、经常旷课逃学B、偷家里的钱、偷别人的手机C、偷学校的零部件去卖D、参与打群架,把对方刺成重伤)

    (2)有同学说,网络成瘾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中学生不应该上网。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3)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样做才能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 28、2018年4月27日下午18时10分许,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第三中学校门口一名男子持刀行凶,截至目前,共造成9名学生(7女2男)死亡,10名学生(7女3男)重伤。嫌疑人:赵某某,男,汉族,1990年1月20日生,户籍米脂县城郊镇赵家山村155号。经初步审讯,犯罪嫌疑人交代其在米脂三中上学时受同学欺负,遂记恨学生,报复学生....是典型的校园欺凌惹的祸。

    根据材料回答: 

    (1)校园欺凌侵犯了受害学生的什么权利?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校园欺凌做一些简单的评价?

    (3)校园欺凌贻害无穷,请你谈一谈如何才能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