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家里,我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里,我是老师的学生;在小区里,我与李奶奶是邻居。这说明( )
A.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我们在社会关系中扮演相同角色
2、漫画警示我们( )
A.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失信者要被剥夺人身自由权
C.要好好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D.诚信才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3、前不久,江都大雪,区内各中小学停课。有一群人却闻“雪”而动,他们是江都区青年志愿者,他们以“雪”为令,迎寒而上,争当扫雪除冰“突击队”。参与志愿服务有利于( )
①弘扬法治精神②体现人生价值
③获得丰厚物质回报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表明( )
A.“我为人人”的前提是“人人为我”
B.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他人利益
C.有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有保障
D.我们应该积极关爱他人、报效祖国
5、今年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第十年。十年来,我国与共建国家的货物贸易累计规模达到19.1万亿美元,实现年均6.4%的增速,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9.7%、全球贸易增长1.7%—6.2%。由此可见( )
①这让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
②“一带一路”实现了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双赢
③这说明我国需要正视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④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打开网页,就等于与世界握手。”这句话说明( )
①网络无所不能②网络交往超越了时空限制
③网络交往很诱人,要多交网友④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7、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为弘扬宪法精神,某校小志愿者们走进社区,积极向居民宣传宪法知识,践行志愿服务精神。这告诉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需要( )
A.关注自己发展
B.重视人际交往
C.参与社会实践
D.遵守社会规则
8、“一盔一带,幸盔有你”,向不安全交通行为“说不”。根据《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驾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的公告》规定,8月1日后,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出行的电动车驾驶人,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张家港警方对陆某开出了“首张罚单”!该事件告诉我们( )
①凡违反道德的行为一定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②违反规则的行为应要承担相应责任
③违反规则必受法律处罚
④要依法严格规范个人公共场所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2年的活动主题是“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要重视和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是因为( )
A.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政治安全为基础
B.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C.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D.要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10、我们要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提高媒介素养。下列同学具有良好媒介素养的是( )
①上网和同学聊天时,注意用语文明,不发不健康的图片、视频等
②利用网络帮助好朋友找回丢失的物品,帮要去旅行的爸爸妈妈网上订机票和酒店
③看到朋友圈里只需要发住址和电话就能免费领礼物的消息,赶快转发。
④青少年面对网上信息要理智判断,谨慎从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 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
A.规则、道德
B.道德、守法
C.法律、道德
D.法律、不违法
12、近期,在微信朋友圈流传着这样一段话: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这告诉我们( )
A.有了自尊,就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B.不尊重他人,也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C.别人先尊重自己,自己才能尊重别人
D.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13、近年来,一些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的内容悄然出现在网络微短剧中。为了营造清朗的网络视听空间,国家广电总局印发了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的通知,要求创作者和传播者要树立起规则意识。网络微短剧应该遵守的规则有( )
①道德②法律③舆论④校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在教室上课,如果自由进出教室、随便交头接耳;就无法正常上课;过十字路口,如果各不相让、争抢阻挡,就会挤成一团,谁也别想顺利通过。所以说( )
A.法律是社会生活中的唯一规则
B.遵守规则对他人有益,对自己有害
C.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受法律的约束
D.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15、漫画中的小朋友用实际行动说明
①每个人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也有所差异
②劳动者职业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③对于劳动者而言,物质帮助应当更重要
④各行各业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公民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是( )
A.诉讼
B.拨打110报警
C.正当防卫
D.刑事诉讼
17、“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毅然舍弃高薪回国,他20多年只执着于一件事,建造属于中国的大型射电望远镜,我们要学习南仁东身上的( )
①实干精神 ②爱国精神 ③奉献精神 ④享乐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小文常常利用休息时间为社区的居民义务打扫卫生,帮助邻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小文这样做( )
①可以进一步了解社会,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②一定会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
③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表现④有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是小区的业主……这说明( )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20、截至2023年10月,我国公布中的失信被执行人达840余万人,人民法院可以对失信被执行人发出限制高消费令,限制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出行,不得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等场所消费等。这警示我们( )
①树立诚信意识,珍惜诚信记录②善用诚信智慧,尊重他人隐私
③不诚信难立足,讲诚信显美德④撒小谎无所谓,做大事讲诚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 2018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22、 近年来,看短视频成为一种流行的休闲方式。短视频便捷的操作、新奇的内容吸引了不少青少年,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问题随之而来。一项针对1974名受访家长进行的调查显示,92.1%的受访家长觉得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现象普遍,70.6%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沉迷短视频会对学习生活提不起兴趣,66.3%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模仿不良的短视频内容。
对此,两名同学发表了不同看法,请你辨析。
23、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实施的暴力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有些虽然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却因“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等原因,往往被从轻处理,甚至不予责罚。对未成年人的上述过错行为,是否应该严肃追责成为热议话题。
甲:未成年人需关爱,过错行为莫责怪。
乙:犯错担责理应该,自律他律助成才。
请辨析观点。
24、小方和同学商议周日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约好早上八点在校门口集合。早晨,闹钟响了,小方还是不想起床。妈妈催他赶紧起床不要迟到,小方说:“没关系,我不到,他们不会走,让他们等等没关系。”小方迟到30分钟到校门口见到同学时,依然象没事一样。有同学见状十分生气,于是大骂小方:“你真是个奇葩,简直就不是人!你这种德性的人不配和我们做同学!”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方的不当之处是什么问题?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
(2)请你从“以礼待人”角度谈谈你对骂小方同学的看法。
25、某校九一班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对全校同学展开关于国家利益内容的调查。
内容 | 是 | 否 | 不清楚 |
问题1:您是否同意“国家利益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 94% | 4% | 2% |
问题2:您是否知道国家利益的包括哪些内容? | 11% | 85% | 4% |
问题3:您是否知道国家利益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作用? | 45% | 38% | 17% |
(1)请你为表格设计一个主题。
(2)请你谈谈是什么是国家的核心利益?
(3)请你谈谈中学生应该如何保护国家利益?
26、(亲近社会)
桑植县某中学团委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许多青年团员和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为社会作贡献,让很多人敬佩和感动。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回答:
(1)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2)作为中学生,我们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
(3)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力所能及的亲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至少写出两例)
27、
观察下边漫画,回答问题:(6分)
(1)以上漫画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2)青少年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上网问题?(4分)
28、一天放学回家,小明读到这样一则消息:潘俊林作为上海中学生的代表,赴港参加“沪港两地研究性学习交流研讨会”,他在上海的交流论文得到了专家的好评,并获得了“第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潘俊林从小喜欢电脑,由于大部分业余时间花在计算机上,父母很担心他的学习成绩。但潘俊林用事实证明了“我玩电脑不会影响学习”,结果他的门门功课都名列前茅。他说他的兴趣在软件开发上。
(1)潘俊林是怎样将兴趣爱好发展为特长的?(6分)
(2)你打算如何向潘俊林学习,抗拒不良诱惑?(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