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019年9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10—2019.9)》中记载:1987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有关接待探亲台胞的办法;11月2日,第一批探亲台胞经香港赴大陆。这说明
A.“一国两制”成共识
B.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C.“九二共识”已达成
D.海峡两岸已实现统一
3、下列选项有利于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的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进行大跃进运动 D.抗美援朝
4、如图取材于著名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和电影《英雄儿女》,其中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人民军队是( )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中国远征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5、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人物,他们中的代表有:( )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罗盛教 ④雷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工作者迎来又一个创作的春天。国家设立了许奖项来鼓励文艺创作。在重要全国奖项中,有一项文学奖是以著名文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他是
A. 郭沫若
B. 老舍
C. 巴金
D. 茅盾
7、学习历史,需要分清楚哪些是历史史实,哪些是历史结论。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B.1950年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顺利完成了土地改革
D.土地改革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8、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年到1984年间,农村庄稼和牲畜总产量增加了49%。上述现象得益于(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9、下列语句反映抗美援朝的是
A.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B. 战士仍单衣,夜夜杀倭贼
C.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0、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某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该国家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沙俄
11、下列新中国初期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中,粮棉钢煤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 ②一五计划的实行
③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④国有企业的改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在( )
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
D.1953年7月
13、“中国梦”的一个宏伟目标,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年应是
A. 2049年
B. 2040年
C. 2039年
D. 2050年
14、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
①“经济特区”
②“公私合营”
③“包产到户”
④“股份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5、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长远战略着眼,做出的战略决策是
A.开放沿海城市 B.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C.开发开放浦东 D.开放重庆等沿江城市
16、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表述( )
①是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情提出的
②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③是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已经在我国建立的新形势制定的
④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7、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30年后, 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划线处应填
A. 中国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 中央确定把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为经济特区
18、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继续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A. 江泽民 B. 胡锦涛 C. 习近平 D. 李克强
19、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 刘少奇
B. 周恩来
C. 毛泽东
D. 朱德
20、民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哪一少数民族歌曲( )
A、蒙古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朝鲜族
21、1952年底,_______ 的完成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__________的开端,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4、观察下图,在图上相应位置填出下列地点的英文代号:
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图
A.中朝边境:鸭绿江
B.《朝鲜停战协定》签订的地点
25、______ 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______ 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2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示意图来看,下面的四个选项中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
27、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的转变。
2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鲜明的主题;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__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9、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
(1)决定改北平为北京的会议——
(2)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4)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会议——
30、开国大典
1.时间、地点:__________,天安门广场。
2.阅兵式:_________任检阅司令员,_____________任阅兵总指挥。
3.新中国成立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__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1、今年因受疫情影响,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推迟到5月21日在北京召开。请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32、上个世纪60年代,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被誉为“铁人”的大庆石油工人
3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国家日益繁荣富强。结合所学回答。
(1)1954年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了维护祖国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我国创立了什么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哪一次会议?
(3)制度的创新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港、澳的回归成为哪一制度构想的成功实践?并指出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4、仔细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分别展现的是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场景?
(2)它们是在谁提出的什么构想指导下成功收回的?
(3)请写出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4)这两个事件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