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普洱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下列战争与这个道理有关的是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A.阶级斗争

    B.文化建设

    C.政治建设

    D.经济建设

  • 3、1958年的时候,李明从湖北武昌开车到汉阳,最便捷的路要经过一座新建成通车不久的桥,请问这座桥是

    A.赵州桥

    B.康桥

    C.南京长江大桥

    D.武汉长江大桥

  • 4、到1952年底,全国约3亿农民分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一事件是

    A. 土地改革运动

    B. 三大改造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 5、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

  • 6、中国国产第一辆汽车是解放牌汽车。它诞生于()

    A.沈阳

    B.长春

    C.大连

    D.南昌

  • 7、“一五”期间,我国各产业投资比例如下:工业58.2%,农林水利7.6%,运输邮电19.2%,文化教育和卫生7.2%,其它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为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农轻重均衡发展

    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科技发展水平落后

  • 8、屠呦呦入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的“ 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这主要是因为她( )

    A.挽救了疟疾患者生命 B.提高了世界粮食产量

    C.研发了导弹和原子弹 D.解决了人类贫困问题

  • 9、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各民族共同发展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D.西部大开发

  • 10、“开着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的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A.抗美援朝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11、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袁隆平院士等8人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袁隆平的主要成就是(     

    A.发现了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B.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成功研制人造地球卫星

    D.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 12、“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劫(指有效抵抗疟疾)”,这称赞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屠呦呦

  • 13、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商亚洲文明发展之道。这次大会所秉承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应该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构建和谐世界 D.不合作、不结盟

  • 14、下图为我国l952年一l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过渡时期工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农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度提高

    D.大跃进时工业总产值增长,农业总产值下降

  • 15、1979年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 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 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C. 系统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6、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高高飘扬,这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胜利。这一胜利是指

    A.中日建交

    B.中美建交

    C.中国首次成为联合国的会员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 17、1945年殷氏夫妇创办糕点厂,建国后,生意兴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殷氏夫妇最有可能的状况是

    A. 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 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 不能继续经营,糕点厂被国家没收

    D. 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以此获得部分收益

  • 18、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交通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B.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

    C.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D.1991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 19、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B.中共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中共十八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 20、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下列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名称与主要内容匹配正确的是

    A.中共十二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

    B.中共十三大——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C.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中共十五大——首次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请写出与下列荣誉称号相对应的人物名称。

    (1)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2)杂交水稻之父——

    (3)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4)两弹元勋——

    (5)解放军好战士——

    (6)党的好干部——

  • 22、________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1990年,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________开发区,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

     

  • 23、国民经济调整

    (1)时间:________年。

    (2)表现: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_、巩固、充实、________”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3)成效:到________年,的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4)结果:________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1962年,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云等在“七千人大会”上

  • 24、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_____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把_____、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建立_____经济特区。1990年,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_____、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_____、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随后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国形成了_____—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_____、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 2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__为指导,为全面建成___而奋斗。

  • 2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________制度的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________建设奠定了基础。

  • 27、   航海家哥伦布在世界航海史上有其独特的贡献和历史地位。

    1. 观察上图(说明:图中数字分别为四次航行的年份),哥伦布率领船队,_______年(填图中的数字)航海的路线是:从_____(国名)的巴罗斯港向西出发,横穿_____,最先到达的是美洲的巴哈马群岛等地。

    2. 在下列材料中,能够作为研究哥伦布的原始史料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3. 上述四则史料中,能够证明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关键证据有哪些____?请说明理由____

  • 28、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3)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奉行的外交理念——

  • 2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开始:1978年,安徽______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拓展:配套行政改革

    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实行政社分设,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即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4)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____;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____、社会化发展,农村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 30、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WTO的中文名称是什么?

  • 32、中共十九大的主题是什么?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是什么?

  • 33、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是指什么?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什么?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虽 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让我们一起 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起步】

    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 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制度确立】

    材料二《1956 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表》

           

    社会主义公有 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

    商品零售额

    95.8%

    4.2%

    【重大挫折】

    材料三       如图。

       

    【拨乱反正】

    材料四       中国党史专家正确评价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认为它是 1949 年以后这个历史时期 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根据材料分析,改变现状的途径是什么?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方针?

    (2)材料二中体现的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转变,我国对农业、手工业改造的方式是 什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相关史实,判断图一《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情况是否真实?并分析 指出图二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什么教 训?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会议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什么?本次 会议对我国有什么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