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红河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罗马共和国的历史充满血与火的斗争。布匿战争使罗马共和国

    A.取得了地中海西部的霸权 B.统一了意大利半岛

    C.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 D.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

  • 2、古埃及文明诞生在下列哪一地区?

    A.

    B.

    C.

    D.

  • 3、文献与考古资料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

    A. 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B. 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 中外文化的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D. 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社会生活

  • 4、下图人物创立的宗教诞生于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1世纪

    C.公元6世纪

    D.公元7世纪

  • 5、马可·波罗的书几次出版均被抢购一空,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另一方面,整个14世纪里,佛罗伦萨的街头都有被起名为“马可·波罗”的小丑,说着没人相信的大话以博众人一笑。这种现象说明了

    A. 意大利人崇拜马可·波罗,纷纷给孩子起相同的名字

    B. 意大利人嫉妒马可·波罗,故意丑化他

    C. 意大利人既向往东方的财富,又怀疑马可·波罗的描述

    D. 名字相同纯属巧合,无足为怪

     

  • 6、独立战争胜利后,人们在这个村镇的中心,铸造了一座手握步枪的民兵铜像。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正是这个小小村庄的民兵打响了抗英斗争的第一枪。为美利坚民族的独立奠定了第一块基石。这个村镇是

    A. 费城

    B. 纽约

    C. 来克星顿

    D. 萨拉托加

  • 7、日本幕府统治集团的统治基础是

    A.天皇 B.将军 C.国司 D.武士

  • 8、“这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它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定期泛滥,使人们知道它一旦失控,就会毁灭一切。于是人们挖渠把泛滥的河水储存起米,涨水、退水时,他们精确记录和计算,最终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下列文明成就中,属于材料中“灿烂的文明”的是

    A.巍然屹立的金字塔

    B.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C.神秘的楔形古文字

    D.惊艳后世的哲学成就

  • 9、《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根源”指的是( )

    A.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B.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D.议会的重新召开

  • 10、1844年,一位青年给自己的朋友写信道:“目前我正埋头钻研英国的报纸和书籍,给我那本关于英国无产者状况的书搜集材料……我要向全世界控诉英国资产阶级所犯下的大量杀人、抢劫以及其他种种罪行。”这两位通信的青年可能是(     

    A.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

    B.伏尔泰和孟德斯鸠

    C.华盛顿和杰斐逊

    D.马克思和恩格斯

  • 11、1929年,学者裴文中发出了一封考古史上最有名且最短的电报:“顷得一头骨,极完整,颇似人”,经考证这一头骨化石距今约70-20万年。这一电报的发出地应该是

    A. 云南元谋   B. 北京周口店   C. 河南安阳   D. 陕西西安

  • 12、“在相信暴力的同时,也相信非暴力是弱者的一种武器。我相信,一个最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赤裸着胸膛面对敌人而死。”历史上以非暴力手段抗争,坦然面对死亡的是

    A.章西女王

    B.扎格鲁尔

    C.甘地

    D.玻利瓦尔

  • 13、下列文明起源,受惠于大江大河哺育的是 ( )

    ①古埃及文明 

    ②古罗马文明 

    ③古爱琴文明 

    ④古印度文明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14、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且根据它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的文件是(  

    A.《钦定学堂章程》 B.《奏定学堂章程》

    C.《重订学堂章程》 D.《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

     

  • 15、“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真实写照,形成这种制度的纽带是(   )

    A.基督教 B.宗法制 C.土地 D.隶属关系

  • 16、某校历史老师在进行宗教专题复习的时候提到了“7世纪初”、“穆罕默德”、“麦加”等信息。据此判断、该专题重点研究的是(   )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 17、下面是李一涵同学在复习中总结的重大历史事件。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主题是

    英国议会颁布《权力法案》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法国颁布《人权宣言》

    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B.整体世界的形成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步入近代的主要国家

  • 18、“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大力发展教育

    C.提倡文明开化

    D.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 19、1921年—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

    A.欧洲的统治秩序

    B.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C.美洲的统治秩序

    D.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 20、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进程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开辟

    C."三角贸易"

    D.蒸汽机车诞生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文学艺术家__________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18世纪中期,英国的发明家________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 22、根据提示回答以下对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

    (1)一位优秀的军事将领,也是一位帝王;他东征西伐,足迹远达印度;今天埃及有座著名港口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建立了地跨三洲的帝国,他是   。

    (2)进行民主改革,将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世界最高峰的人物是

    (3)率先对教会进行批评,引领欧洲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人物是

    (4)轮船的发明者是

    (5)“南美的解放者”是  

    (6)意大利旅行家,曾在元朝时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17年,这位旅行家是  

     

  • 23、秦统一后,规定以秦国圆形方孔的______铜钱作为全国通行的货币。西汉汉武帝在位时,采取措施整理财政,规定由国家统一铸造“______”钱。

  • 24、中古时期,在西欧一些地区盛行庄园经济,庄园的耕地分为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

     

  • 25、“文学三杰”:但丁与彼特拉克、__________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 26、________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 27、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是_____。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历史迈入“______时代”。

  • 28、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战役;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____________

  • 29、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_______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_______三个组成部分。

  • 30、一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_____”。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美苏两国之间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_____局面。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宣言一般指国家、政府、团体或其领导人为说明自己的政治纲领、政治主张,或对重大的政治问题表明基本立场和态度而发表的文件写出下列两个宣言发表的影响。

  • 32、人类历史上曾经发表过一系列宣言,签署过诸多重要条约,建立了很多组织,对国家政治生活和世界格局产生过深远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其主要精神有哪些?

    (2)第一次世界上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定这一体系的两个重要条约分别是什么?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构成这一格局的两个条约组织分别是什么?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才最终打败了法西斯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一历史事件使德国陷入了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战?

    (5)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诗举出国际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各一个。

  • 33、中世纪中后期的欧洲,庄园逐渐走向衰落和瓦解,而城市不断兴起和发展。从庄园到城市,你看到欧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到19世起中叶,农奴制已成为俄国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俄国国内爆发农奴起义统计表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彼得一世对待农奴制的态度?并概括19世纪中叶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大障碍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为应对危机沙皇政府进行了什么变革?对俄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俄国农奴制的存废反映了什么历史发展規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