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②但丁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最初一位诗人
③葡西法英荷等国先后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2、“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和和,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欧洲通过上千年的探索,经历了黑暗中世纪才探索出来的政治文明,日本用短短数十年便收入囊中。”材料中的“革新”指的是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彼得一世改革
D.明治维新
3、14世纪,随着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化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于这一时期的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是
①庄园 ②租地农场③手工工场 ④大工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4、近90高龄的他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材料中的“他”是
A. 袁隆平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雷锋
5、如果你参与下图这次科普大会,会了解到这位科学家在物理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
A.创立生物进化学说
B.发明联合制碱法
C.提出相对论
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6、构建知识的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近代西方民主发展的进程 B.欧洲国家民族独立的过程
C.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程 D.反对殖民压迫的历程
7、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国际歌》的词作者是( )
A.弗兰克尔
B.狄盖特
C.瓦尔兰
D.欧仁·鲍狄埃
8、马拉松赛跑已在云南多个城市举办,越来越多的发挥着凝聚公众的纽带作用。与马拉松赛跑起源相关的是( )
A.琅城起义
B.希波战争
C.亚历山大东征
D.布匿战争
9、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下列不属于其进步性表现的一项是( )
A.加强了民族融合
B.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C.推行了行省制度
D.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10、如示意图呈现的是古代某文明的发展脉络,图中方框内应该填入的内容是( )
A.进行布匿战争
B.称霸地中海
C.演变为帝国
D.西罗马帝国灭亡
11、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原因是
A. 玻利瓦尔戎马一生,指挥470多次大大小小的战斗
B. 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最终推翻了西班牙在拉美地区的殖民统治
C. 玻利维亚共和国是为纪念“玻利瓦尔”而命名
D. 玻利瓦尔创建了哥伦比亚共和国
12、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一个发现了“人”,一个发现了“世界”。它们共同推动了( )
A.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
B.基督教思想的传播
C.进化论和相对论诞生
D.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13、大河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世界文明。诞生在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14、“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改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十二铜表法》的这一规定( )
A.维护了贵族的利益
B.保障了平民的权益
C.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D.否定了财产私有权
15、20世纪60年代初,大庆工人吃大苦、耐大劳,坚持“三老四严”(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大庆工人身上所反映的时代精神是( )
A.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B.精益求精、敢于创新
C.坚持奉献、助人为乐
D.团结友爱、与人为善
16、以下不同时期建立的帝国中,属于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是
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罗马帝国 ③拜占庭帝国 ④查理曼帝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的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罗马法对罗马持久统治的维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B.罗马人一度用武力征服了整个欧洲
C.罗马法对古代世界各国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D.罗马帝国时期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18、小敏不久前在村里的礼堂墙上看见一条标语:“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请问当时农村实行什么改革?
A.三大改造
B.土地改革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
19、646年,孝德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效仿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材料表明大化改新使日本( )
A.确立土地私有
B.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D.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0、中世纪时期,在西欧最盛行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婆罗门教
D.犹太教
21、世界三大宗教是 、 、 。
22、世界上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很多国家民法的参考蓝本。
23、武士的出现: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组成一种______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______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24、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____________。17~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______。
25、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_________。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2)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3)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的实力——
(4)清初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标志——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佛教的创立者是______。
(2)被誉为“百科全书式学者”的古希腊哲学家是______。
(3)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议会尊为“护国主”的是______。
28、佛教的创始人是______;基督教兴起于______地区
29、西欧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_______,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日本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_______”。
30、1775年4月发生在波士顿附近的________,开始了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战争;1789年7月,巴黎市民攻占了________,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序幕。
31、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谁?他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创立伊斯兰教的?622年,他带领信徒在哪里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他逝世后,其继承者继续扩张,至何时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32、中世纪的欧洲既是宗教至上的社会,也是一个新发展的时代,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经济形式也不断涌现,为最终欧洲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800年,教皇在罗马为国王查理举行加冕礼,此后,法兰克王国史称什么?
(2)西欧庄园有何特点?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什么?
(3)中世纪的欧洲,对人们精神世界进行控制的宗教是什么?
(4)相对于庄园里的农民,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工商业的繁荣,在城市中逐渐形成了什么阶层?
33、英国是欧洲的重要国家,近代的英国对世界资本主义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政治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什么制度?之后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工业革命】
(2)18世纪末,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请写出两个具体事例。
【科技革命】
(3)近代英国产生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为人类探索世界奠定了基础。请列举两位伟大的科学家。
【审视历史】
(4)我们应如何审视英国的这些历史?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0年,英国的议会和国王在国王征税的权力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冲突。议会军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击败了皇家军队,而且以议会审判,判决将国王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之后,革命经历了共和、军事独裁、王朝复辟等阶段,1688年革命结束。此后,英国议会颁布法案,限制国王行政、司法等权力。18世纪中期,英国基本确立了以法律规范国家权力的近代民主制度。
——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议会颁布的法案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二 美利坚民族意识(独立意识)诞生于争取平等的斗争。自从1760年以来,英国政策的几乎每一个举措都在某种意义上使13个殖民地人感到,他们在英帝国统治下没有平等的法律权利和政治地位……所以他们于1776年7月4日发表文件,宣告独立。
——摘编自[英]J·R·波尔《美国平等的历程》
(2)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宣告美国独立的文件是什么?如何正确看待这份文件?
材料三 到1810年,拿破仑(通过战争)已使法国的疆界越过莱茵河伸展到吕贝克、越过阿尔卑斯山伸展到罗马。欧洲的其余地区由法国的附属卫星国或盟国组成。
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但……他的非法国臣民终于渐渐对征购、赋税、征兵、战争和关于战争的谣言感到厌烦。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