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欧剧变后,实现了统一的国家是 ( )
A. 南斯拉夫 B. 捷克斯洛伐克
C. 德国 D. 匈牙利
2、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作为世界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土十倍于西班牙的国土,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的奠基者。”这位“出类拔萃的人物”是( )
A.玻利瓦尔
B.卡德纳斯
C.扎格鲁尔
D.圣马丁
3、在中国近代史上我们感受到了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精神,在世界近代史上也有一些反抗殖民统治的英雄人物,他们是( )
①玻利瓦尔
②克伦威尔
③章西女王
④华盛顿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1892 年的《华盛顿邮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幅照片,俄国和法国领导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如果给这幅照片确定一个主题,最合适的是
A. 摈弃前嫌
B. 强强联合
C. 利益共生
D. 共谋发展本
5、下列有关奴隶贸易的路线,正确的是( )
A.亚洲-欧洲-非洲三地巡回
B.欧洲-非洲-美洲三地巡回
C.美洲-欧洲-非洲三地巡回
D.欧洲-亚洲-美洲三地巡回
6、“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但在 2000 多年前的古代印度, 却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当时的四个等级中,处于第二等级的是
A. 婆罗门 B. 首陀罗 C. 刹帝利 D. 吠舍
7、20世纪30年代初,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有( )
①经济危机 ②法西斯势力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 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8、200多年前发生在西欧的一场革命,通过和平方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场革命是( )
A.法国大革命
B.殖民掠夺战争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工业革命
9、晚清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描述:“上海地方,为商贾群集之区,中外杂处,人烟稠密,轮舶往来,百货输转。”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圣诞节”“十字架”与哪个宗教有关
A.佛教 B.犹太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11、“有的则围绕着城堡或其他堡垒发展起来。直到现在还可以见到‘爱丁堡’‘汉堡’‘匹兹堡’这样的名称。”材料反映的是
A.等级制度的盛行
B.教权与王权的相互勾结
C.大学教育的发展
D.城市在西欧的重新兴起
12、我国初步建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七大
C.中共一大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3、2017年,在纪念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一百周年时,有人写道:“炮响冬宫世界颠,新型社会立新篇。公平正道人间落,百姓欢欣均地权。封建专横终打破,工农大众曜蹁跹。”材料中的“新型社会”是(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4、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面年代尺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其中③处的事件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中途岛海战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诺曼底登陆
15、“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摘自《共产党宣言》)这里的“统治阶级”主要是指( )。
A. 天主教会 B. 封建君主
C. 地主阶级 D. 资产阶级
16、下列选项中,符合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倡议的是
①拒绝在英国学校中读书 ②抵制英国商品 ③发动印度民族大起义 ④焚烧警察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英国宪章运动,工人斗争的目标是( )
A.争取普选权 B.改善生活条件 C.改善劳动条件 D.建立民主共和国
18、如图所示现象( )
A.瓦解了西欧封建社会
B.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改变
C.助推了城市自治运动
D.加速了租地农场的衰落
19、欧洲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野蛮掠夺,对欧洲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B.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C.导致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促使工人发动武装起义
20、如图所示的交通工具使用的动力是
A.改良蒸汽机 B.水力 C.畜力 D.电力
21、________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2、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_________________的“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从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最终战胜荷兰、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_________________”。
23、世界近代史上,英、法、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与法令,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1787年9月15日,美国制宪会议通过了《________》,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2)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颁布了《________》,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
(3)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________》后,广大黑人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了雄厚的兵源
2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的签署,世界反法西联盟正式形成。
25、_______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_________”。
26、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1)( )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反映了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要求。
(2)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被马克思称为是“人类的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
(3)拿破仑在位期间,制定并颁布了《 》,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27、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珍妮机”的发明者是________。
28、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_______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人间喜剧》是法国作家_______的作品。
29、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逐步确立了“______”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3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著名领导人是___________。1848年2月,马克思、___________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
31、革命或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种重要方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
材料二 俄国1861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材料三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何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
(2)依据俄国1861年改革的有关内容,材料二中两种看法的基本依据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最体现这次变革性质的措施是什么?
(4)材料二、三所涉历史事件反映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3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你觉得其中有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33、大化改新的背景是什么?这次改革造成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34、尊重历史才有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曾就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的“无端、卑鄙的进攻”发表“国耻日”演说,之后奥巴马宣布12月7日为美国纪念日。
材料二:
材料三:2014年6月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再次以战败国身份出席法国官方纪念会,共同缅怀70年前的那场登陆战。
材料四: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此处供奉着日本二战期间犯下战争罪的战犯灵位)引发中、朝、韩等国强烈谴责,美国对此也表示遗憾。
(1)材料一中“美国纪念日”纪念的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什么战争的爆发?
(2)材料二中的“大屠杀”发生在什么时间?(写出某年某月)
(3)材料三中“那场登陆战”指什么事件?这个事件在当时有何重大意义?
(4)对比以上材料,简述德日两国对待战争历史问题的态度有何不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