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十余年来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 日本不断进攻中国
C. 袁世凯老奸巨猾 D. 孙中山继续革命
2、民国纪年法是以中华民国成立为起始的纪年法。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 )
A.民国十二年
B.民国十三年
C.民国十四年
D.民国十五年
3、在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天津被设为商埠是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4、下列口号和标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拒绝对德和约签字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5、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步形成邓小平理论。你知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来的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6、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是( )
A.1911年10月10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12年3月
7、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八大
8、上海轮船招商局在成立之初,就加入与美资旗昌洋行和英资太古洋行的激烈竞争之中。1877年,轮船招商局收购了旗昌轮船公司的所有产业,包括船只、码头和位于上海外滩9号的办公大楼,成为规模最大的轮船公司。这表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 )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抵御了列强经济上的侵略
C.促进了近代技术的传播
D.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9、如图为抗日战争时期发布的一幅宣传漫画。漫画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是( )
A.台儿庄战役胜利
B.全民族英勇抗战
C.百团大战战果辉煌
D.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0、《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说:“中国近代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开始标志着一种新的社会力量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下列革命活动孙中山参与的有
①成立同盟会 ②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③创办黄埔军校 ④领导北伐战争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1、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中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A.战争爆发于1894年,最终签订了《北京条约》
B.黄海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威海卫战役中,南洋舰队全军覆没
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2、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独立团一营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
A. 慈溪一战 B. 黄海海战 C. 北伐战争 D. 百团大战
13、“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该民谣描写的是
A.公车上书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萍浏醴起义
14、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成为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5、2019年10月,澳门爱国人士何鸿燊将因战争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导致该文物流失海外的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经过四十多天的谈判,于民国三十四年十月十日发表会谈纪要”。这里的民国三十四年是公元( )
A. 1934年
B. 1935年
C. 1944年
D. 1945年
17、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平定国内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抵制外来侵略)。”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 镇压农民起义
B. 抵抗外来侵略
C. 发展民族工业
D. 维护清朝统治
18、构建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识结构图,与图中①②正确对应的是:( )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四项基本原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9、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相关内容后,绘制了一幅以慈禧太后为主角的漫画(旗中文字: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该漫画的寓意是( )
A.清政府已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清政府坚定支持义和团反帝爱国斗争
20、“东方破晓映曙光,南湖龙腾涌激浪。志逐大同指新路,旗摰马列引国航。”下列对诗所指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C.它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1、1953年,________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原则。今天,这一原则已成为处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22、经济、科技、国院建设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l)____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1966年,中国组建____部队,主要担负核反击任务,大大增强了国防力量。
(3)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3、五四运动前期的运动中心在____,后期的运动中心在____。
24、历史长河中,有很多标志意义的事件。根据提供的相关信息写出相关的事件。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
(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_______。
(3)文化大革命开始标志_______。
25、列举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第一”。
(1)洋务派创办的近代第一个军事工业是 。
(2)孙中山创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3)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的的 民主革命纲领。
26、____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民党公布____,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27、社会生活的变化
(1)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方便了人民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___________,劝禁女子___________;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___________”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3)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
(4)特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___________的特征。
28、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_____________)、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党和政府决定实行(________________),这项制度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9、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答案。
(1)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2)开赴朝鲜战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
(3)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30、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事件的时间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是 :-------------------
(2).改革开放的时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时间分别是:--------- --------
31、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体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集体出行,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共一大于何年何月召开?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中共二大的最低纲领是什么?
(3)中共的诞生促进了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哪次是顶峰?
32、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第一个100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33、如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鸦片战争后,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地点
B.《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城市:广州
34、现代以来。我国召开的历届重要会议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发展社会主义都有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各界代表讲入会议会场。
(1)仔细观察图片这次会议是哪一年召开的?会议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纲领是什么?
材料二: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到会代表1210人,这次会议的任务是制定宪法,制定几个重要法律;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选举新的国家领导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报
(2)根据材料二。这次会议制定的宪法名称是什么?这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宪法?
材料三: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社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这篇社论是对党的哪一次重要会议方针作的解读?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
材料四:某次党代会的宣传海报;
(4)根据所学知识,请为图中“?”处填写恰当内容。这次会议上谁的思想被称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