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呼伦贝尔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51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民族区域自治试行条例(草案)》;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201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正案。由此可见:(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根本制度

    B.我国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

    C.我国各少数民族实现了大发展、大繁荣

    D.法制建设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推行

  • 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留下这首千古绝唱的谭嗣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惜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他所要实现的“理想”指的是(     

    A.变法图强

    B.抗日救亡

    C.民主共和

    D.无处不平均,无人不饱暖

  • 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事业的发展,“微信支付”“滴滴打车”“淘宝购物”等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由此说明(     

    A.互联网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B.互联网经济已经取代了实体经济

    C.互联网发展百利而无一害

    D.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 4、“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共一大确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A.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B.通过第一个党纲

    C.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 5、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在于它(  

    A.确立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完成了党的政治、思想、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C.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D.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 6、下列历史人物中,既在军事上捍卫了国家主权,又兴办工业推动了近代化进程的是( )

    A.谭嗣同

    B.康有为

    C.左宗棠

    D.邓世昌

  • 7、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袁世凯称帝 ②二次革命 ③护国战争 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③①②

    D.④②①③

  • 8、这面旗帜唤着全中国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召唤着全中国的工农兵学商,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面旗帜”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D.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 9、1963-196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约11%;轻工业产值从404亿元增加到703亿元。上述变化反映了:

    A.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B.合作化运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C.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

    D.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解决

  • 10、下列对下图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D.中国近代化探索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过程

  • 1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结论“《辛丑条约》的签定,使清朝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所依据的史实是

    A.拆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

    B.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

    C.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加上利息共9.8亿两

    D.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

  • 12、“二次革命”中,最先宣布独立的省份是(

    A.广东 B.湖南 C.江苏 D.江西

  • 13、从洋务运动的形势图中能够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

    B.洋务运动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C.洋务派兴办的企业主要集中于沿江沿海地区

    D.洋务运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 14、人民解放军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全面进攻而采取的作战方法是( )

    A.运动战 B.阵地战

    C.破袭战 D.游击战

     

  • 15、下列有关辛亥革命说法正确的是

    A.三民主义指的是民主民权民生

    B.同盟会是孙中山1905年在南京成立的

    C.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

    D.袁世凯称帝是在民国五年

  • 16、民国二十六年8月11日,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进行一次大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中国军民抗战热忱,此次会战爆发的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双十二事变

  • 17、下列两幅图片所示内容出现于1927年3月中国的不同地区,这说明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是(     

    A.工农群众的支持

    B.正确的作战方针

    C.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北伐将士英勇作战

  • 18、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60多年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九大

  • 19、“为了吃饱肚皮,冒上杀头的风险,这是时代的荒谬,却是普通人跃上历史浪尖的荣光。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上述文字描述的对象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贫苦大众

    B.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民

    C.参加大庆石油会战的钻井队

    D.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普通农民

  • 20、1894年,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这一年是农历(  )

    A.甲午年

    B.辛亥年

    C.辛丑年

    D.戊戌年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太平天国运动领袖________

    (2)领导辛亥革命________

    (3)发动西安事变(一位即可)________

    (4)指挥百团大战________

  • 22、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第一颗____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爆炸成功。

  • 23、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军建立。1966年,中国组建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 24、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                 夺取。

  • 25、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_____思想,为实现第二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_____而不懈奋斗,

  • 26、“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这是德国人瓦德西给德皇报告中的一句话,反映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无耻掠夺。这一事件是(  )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

    C. 日本在旅顺的暴行

    D. 日本割占台湾

  • 27、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交接入列。

  • 28、开展游击战:根据地军民在____________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____________战争。

  • 29、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_________的失败,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1900年,_________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 30、1895年4月_________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简述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视察过程中发表的重要谈话的内容。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有什么重要影响?

  • 32、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近代的苦难岁月。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我祖籍香港岛,1842年不愿接受英国殖民统治而移居台湾岛,1895年反割台斗争失败后移居北京东郊民巷,1901年被驱逐出东郊民巷后又移居……每每想到这三次颠沛流离的经历,我总是潸然泪下,……

    ——摘自刘成禺《世载堂杂亿》

    (1)材料中作者的“三次移居”分别发生在哪次侵华战争刚刚结束时?

    (2)材料中作者“三次颠沛流离的经历”可能跟哪三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3)与材料有关的战争及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分别是什么?

    (4)作者的经历是近代前期中国苦难岁月的缩影。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源是什么?

  • 33、请你说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各是什么?

    内容:

    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鸦片“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放任自流,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人民痛感鸦片危害,强烈要求禁烟。

    材料二:北京西郊,青山绿水,风景优美。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时150年,在这里建造起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这座皇家园林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洗劫一空(见下图)。

    材料三: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始于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略。1895年1月14日,日本政府不等战争结束便迫不及待地通过“内阁决议”,单方面决定将钓鱼岛划归日本。

    材料四: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禁烟运动的领导人是谁?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这座皇家园林名称是什么?毁于哪次战争中?

    (3)追根溯源,根据材料三,钓鱼岛问题源于哪场战争?

    (4)材料四是哪一条约的内容?这条约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5)列强的入侵给我们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