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这反映出阿拉伯帝国( )
A.引领了世界文化发展潮流
B.融合了东西方文化遗产
C.侧重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
D.开创了东西方贸易通道
2、希罗多德说:“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川流不息,你灌溉土地养活了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这首诗赞美的大河是( )
A.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B.尼罗河
C.黄河
D.恒河
3、“以零号填补个位、十位、百位……的空白,进位法简明准确”,评述的对象是( )
A.阿拉伯数字
B.万有引力定律
C.生物进化论
D.相对论
4、下图是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野蛮性和残酷性的“三角贸易”,其中B阶段殖民者携带的“商品”应该是
A.棉花、烟草等 B.机械制品
C.蔗糖、火器等 D.黑人奴隶
5、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I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 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思想、科学等许多方面硕果累累。由此可见,文艺复兴
A.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目的
B.主要在艺术领域成果突出
C.推动欧洲科学文化思想的繁荣
D.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宗教是人类杜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信仰耶穌为“救世主”,以《圣经》为经典的宗教是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7、“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货币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材料所反映的这一规定出自( )
A.古代中国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埃及
8、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
A. 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C.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9、1492年的一段航行日记:“星期日,10月28日,我就因此便去寻找在西南方向海岸的古巴岛,向着该岛的最近点出发。12月6日,人们来到美丽的海地岛。”据此推断,这次航行发现了
A. 美洲
B. 大洋洲
C. 亚洲
D. 非洲
10、“如下图是英国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他创作的这一人物形象充分地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上述对这幅世界名画的介绍,错误的一项是( )
A.名画的名称
B.名画的作者
C.作者的国籍
D.画作所体现的核心思想
11、凡·高是19世纪成就卓著的后期印象派画家。下列所举,属于他的名画的是( )
A.
B.
C.
D.
12、“无论是对中世纪和近现代的西方法学,还是对亚非拉国家的现行法律体制,罗马法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
A.《法理概要》 B.《查士丁尼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罗马民法大全》
13、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第一国际成立
C.巴黎公社运动
D.俄国十月革命
14、1864年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是以下哪几个国家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组成的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15、“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以其恶性循环加剧了冷战,但也控制了冷战,因为它确立和维持了‘恐怖平衡’,使得美苏两国因为惧怕互相毁灭而努力防止它们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上述材料可作为冷战的
A.背景
B.过程
C.性质
D.影响
16、成吉思汗被誉为“一代天骄”,主要是因为他
A. 灭南宋,建立元朝
B. 率部起兵抗辽,建立金政权
C.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
D. 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
17、下图是“1570年前后墨西哥和秘鲁地区人口变动”图,推知该地区人口锐减的主要因素是
A.大批土著居民被卖为奴隶
B.黑奴贸易使非洲人口减少
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分布
D.殖民屠杀以及传染病致死
18、某同学的哥哥上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成功牵手女嘉宾,孟非告诉他们可以享受爱琴海之旅,他们的旅程会看到
A.
B.
C.
D.
19、在法国大革命发生的过程中,一度把大革命推向高潮的是( )
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B.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C.雅各宾派掌握国家政权
D.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
20、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和美国同时经历了经济发展的时期。如表为1953-1957年中国与美国工农业产值增长速度的比较。由此可知( )
| 工业 | 农业 |
中国 | 19.6% | 4.8% |
美国 | 4% | 1.8% |
A.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超越美国
B.改革开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C.美苏冷战加速美国经济发展
D.这一时期中国重点发展重工业
21、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关法律的名称。
(1)罗马人在法学方面的最大成就——《____________》
(2)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____________》
(3)由拿破仑主持制定的法典——《____________》
23、下图中的东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西法兰克王国分别是现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的雏形,它们是在________年由________分裂而来。
24、填空题
(1)古埃及最高统治者称_________,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2)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___________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3)基督教创立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___________地区;
(4)城市居民争取城市自治与封建主斗争的典型是____________;
(5)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典是____________。
25、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______”。
26、【文明使者·医学经典】阿拉伯医学著作《医学集成》和《______》,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27、法律是社会进步的庄严记录, 请根据下列信息写出相应的法律文件。
(l)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2)由不同时期的罗马统治者制定与颁布,成为罗马法的集大成者的是
(3)近代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4)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的法律文件是
28、【迁都改革・民族融合】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____,推行汉化政策,顺应了民族大交融的历史趋势。
29、英国的哈格里夫斯发明了“_______________”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30、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是_____。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很多著名的文学艺术家,作品《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是_____。
31、请简要回答新航路开辟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32、工业革命不仅是技术革命,也是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3)第二次工业革命什么时候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33、目的: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寻找黄金等财富。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的战时同盟基础迅速发生了动摇,美国试图在整个战后建立起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而苏联则企求在本国周围建立起不容他人染指的势力范围。这两种战略目标发生了直接的冲突,每一方都成了另一方实现自身目标的巨大障碍。此种状态,加上它们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固有的冲突,使得美苏矛盾和分歧的尖锐化变得不可避免。
——袁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性事件。哪一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美国、苏联之间关系的变化。
(3)根据材料二,指出“美苏矛盾和分歧的尖锐化变得不可避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这些矛盾和分歧最终导致了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局面,我们称之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