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宿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人民日报》评论员说:“谋小康之业,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执政之基。”材料中指明的是(   

    A.“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新发展理念

    C.“四个全面”战略部署

    D.“一带一路”建设

  • 2、2019年9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这是中国发表的首部核安全白皮书。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 )

    A.1964年10月 B.1966年9月 C.1967年6月 D.1970年4月

  • 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份文献的历史地位是

    A.确定了国旗国歌

    B.具有民法的性质

    C.起临时宪法作用

    D.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 4、习近平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关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创了我国经济改革的先河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C.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是边境城市的开放

    D.上海浦东新区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

  • 5、日记是重要的历史资料,著名作家宋云彬的日记记载到:“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国歌……”他日记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 6、下图是历史课堂上同学们整理的学习笔记,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B.祖国的和平统一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 7、毛泽东的诗词与历史事实紧密结合,展现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体现了真挚的家国情怀。右面诗词中的“一桥”位于下列哪一城市

    《水调歌头·游泳》(节选)

    1956年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A.长春

    B.鞍山

    C.沈阳

    D.武汉

  • 8、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很多大城市为改善城市内部交通状况,大力发展

    A. 高铁 B. 民用航空 C. 水运 D. 轨道交通

  • 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形势,毛泽东曾提出了许多著名的论断。下面的论断与其提出背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工农武装割据

    C.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国民党发动内战

  • 10、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全国大陆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B.《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土地改革开始

    C.土地改革使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D.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社会变革

  • 11、20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衣着是单调的“灰蓝黑”。20世纪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展示个性。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 思想观念不断解放

    B. 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C. 服装行业迅猛发展

    D. 服装品味逐渐提升

  • 12、“在临床医学史上,我们不是常有机会如此庆祝一个发现,它缓解了数亿人的疼痛和压力,在上百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尤其是儿童的生命。”在此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是

    A.杨利伟 B.翟志刚 C.袁隆平 D.屠呦呦

  • 13、“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

    A. 祖国统一   B. 民族团结

    C.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D. 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 14、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与苏联等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D.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 15、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A.海南岛

    B.上海浦东

    C.深圳

    D.海南省

  • 16、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1951年的是

    A.中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D.新解放区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 17、1958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明确指出“钢铁工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是整个工业的纲,是整个工业的元帅”,要求其他部门“停车让路,让钢铁元帅升帐”,提出“全力保证实现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任务”。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18、如下图表现的场景“农民积极报名入社(1955年)”。这里的“社”是

     

    A.农业互助组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 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有

    ①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②发展高等教育   ③开始恢复高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 20、“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景象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这则报道记录了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

    A.占领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辽东半岛

    D.南京大屠杀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 22、   材料  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  ②大炼钢铁  ③特区  ④两个凡是  ⑤一带一路  ⑥原子弹  ⑦西部大开发;⑧公私合营。

    将材料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______;B:______;C:_____

  • 23、________”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________的方针,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 24、________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 2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开始:1978年,安徽______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拓展:配套行政改革

    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实行政社分设,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即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4)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____;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____、社会化发展,农村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 26、军种建设: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队。

  • 27、文化大革命

    (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________的危险,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________”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文革开始:1966年夏

    (3)实际指挥部: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组成的________,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实际指挥部。

    (4)全国动乱:“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到处出现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________”;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________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5)最大冤案:国家主席____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6)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年9月13日,________等人外逃,在蒙古机毁人亡,这就是“九一三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7)文革结束:________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一举粉碎________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8)文革影响:“文化大革命”给党、________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________,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 28、中共_____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 29、下图人物是_____,他的_____重要思想在十六大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30、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________________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请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

  • 32、什么事件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 3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什么是中国梦?

    (2)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什么道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谁来实现?

    (3)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第一个100年的起点指的哪一历史事件?

    (4)“他”既是新形式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又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这里的“他”指的是什么?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应牢固树立什么理念?

    (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是什么主要原因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6)实现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应该作出哪些努力?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12月邓小平讲话: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材料二: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发展中生产力是根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根据材料一,当时确立的党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回答了哪些重大问题?

    (3)以上思想方面的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