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一位知名学者在谈到这一事件时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一事件指的是( )
A.红军长征 B.武昌起义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2、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创办民用企业——大生纱厂的状元实业家是( )
A.魏源
B.詹天佑
C.张謇
D.严复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
A.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D.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近代熟悉中西画法,并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的著名画家创作了
A. 《愚公移山》
B. 《虾》
C. 《黄河大合唱》
D. 《白毛女》
5、《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同年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下列成就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B.成功的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D.首次培育出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6、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下面文艺作品与其作者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①《雷雨》——曹禺
②《狂人日记》——冼星海
③《骆驼祥子》——鲁迅
④《愚公移山》——齐白石
A.①
B.②
C.③
D.④
7、1949毛泽东致信李济深等民主人士,提出“召集会议,加强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讨论新政府的成立,拟订新政府的施政纲领。”这一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最可能记于
A.1895年
B.1898年
C.1911年
D.1949年
9、你认为下列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建立天国
B.百日维新---民主共和
C.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D.辛亥革命---君主立宪
10、俄乌冲突爆发不久,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将俄罗斯的核威慑力量提升至特殊战备状态。我国打破国际核大国核垄断的事件是( )
A.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
B.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1999年神舟一号飞行试验
D.2015年我国火箭军的建立
11、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长征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其精神本质是( )
A.进行战略转移
B.挽救中国革命
C.坚持北上抗日
D.为人民谋幸福
12、“门户开放”政策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无法与美国抗衡 B.列强利益趋于一致
C.列强为镇压中国人民反抗 D.该政策不影响列强既得利益
13、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
A.得到巨额赔款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14、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 ”或“君”。它体现了( )
A.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B.地主阶级追求民主的愿望
C.农民阶级追求 平等的愿望
D.无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15、“一五”计划超额、提前完成,其原因的有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举全国之力办大事的优势
③全国人民的建设热情与努力奋斗 ④苏联的援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16、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以下属于大纲规定的内容是( )
①减租减息政策②实行耕者有其田③没收地主土地④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等历史名词确定的依据是事件发生的( )
A.时间
B.地点
C.规模
D.影响
18、这场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这场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19、2020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某班学生想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参观。他们应该前往
A.北京→天津海河游船
B.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C.湖北→湖南湘江橘子洲头
D.武汉→浙江杭州西湖
20、北京是清朝时期我国的首都,可是近代却多次遭到外国侵略者的洗劫和破坏。下列侵华战争中,侵略者曾经占领北京的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4)“一国两制”构想首次成功实践的地区
22、日本侵占东北后,中国共产党派_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_____壮烈殉国。
23、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______(人),在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______(人)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她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4、戊戌政变时,甘愿为变法牺牲的维新派人士是________
25、古田会议:1929年12月,________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________”的建党建军原则。
26、_________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粉碎了_________不可战胜的神话。
27、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________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国民革命失败了。
28、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周恩来总理在某国际会议上提出过类似的主张。这次会议是________。
29、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_______
30、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31、同盟会的纲领?
32、中国的抗日战争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33、小导游:写一段关于孙中山纪念馆的解说词
孙中山纪念馆,原名藏经楼,位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密林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筑。主楼高20.8米,顶上盖绿色琉璃瓦,屋脊为黄色琉璃瓦,正脊中央饰有紫铜回轮华盖,梁、柱、额枋均饰以彩绘。楼内珍藏孙中山先生的经典著作和奉安照片等珍贵史料。楼前广场正中的花台上竖有一尊高2.6米的孙中山先生全身铜像。楼后有长达125米的碑廊,上刻孙中山先生所著“三民主义”全文。如果你来当孙中山纪念馆的导游,你会对游客怎么介绍孙中山纪念馆呢?
3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鸿章对日本公使说:“对于近代贵国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改革,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
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行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1)请根据材料指出“李鸿章”“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分别主张在我国进行怎样的变革。他们为了达到所追求的目标,分别领导了哪四次近代化探索?
(2)综上所述,分析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