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上述材料中的“红色政权”是指( )
A.抗日战争根据地
B.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C.农村革命根据地
D.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2、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能够感受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①经济特区 ②包产到户 ③公私合营 ④下海经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欧洲中世纪的一句谚语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说明当时存在封建等级制度
②当时封臣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
③这种关系在封建主之间造成一团乱麻般的权利义务关系
④这种关系使封建主及农奴之间关系井然,社会稳定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4、下图为古代雅典“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禁行标志”示意图,被这一“交通禁行标志”禁行的人有
①奴隶 ②妇女 ③外邦人 ④儿童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在嘹亮的军歌声中打响了( )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辽沈战役
D.百团大战
6、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各界的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蒋介石命令张学良率东北军将士予以坚决抵抗
B.国共两党达成合作协议,统一行动共同抗日
C.中国共产党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D.南京国民政府迅速制定军事抵抗为辅、外交斡旋为主的方针
7、国共合作后,曾有多位共产党员在“黄埔军校”担任过职务,其中任过政治部主任的是( )
A.李大钊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陈毅
8、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戊戌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D.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9、有关红军长征的意义表述不准确的是
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 粉碎了国民党反妒派消灭红军的企固
C.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 为争取革命新局面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10、2021年是虎门销烟182周年纪念。当时领导这场运动的民族英雄
A.图一杨靖宇
B.图二林则徐
C.图三赵登禹
D.图四邓世昌
1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1978年5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结论是( )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两个凡是”
D.以阶级斗争为纲
12、经受抗日战争考验的人民军队已掌握了多种作战方式,在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
A. 运动战
B. 阵地战
C. 游击战
D. 蘑菇战
1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充当帮凶角色,并且单独作案,侵略中国的西方列强是(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俄国
14、“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这所学校的政治部主任是
A.袁世凯
B.孙中山
C.李大钊
D.周恩来
15、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人替他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军阀割据的势力已经形成
B.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的理解存在差异
C.军阀为了显示自己的文化水平
D.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16、梁漱溟先生(1893—1988年)曾经回忆:“八岁这一年,英文学不成了,……我们只好将《英文初阶》《英文进阶》(当时的课本)一齐烧毁。”导致其“英文学不成”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A.维新变法运动
B.甲午中日战争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运动
17、下列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②张謇提出“实业救国”
③洋务运动开始
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③④①②
D. ②①③④
18、在学校每周的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会高唱《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你知道这首歌曲反映的是哪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吗?
A.北伐战争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9、下列搭配对应正确的是( )
A.自强、求富—辛亥革命
B.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五四运动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护国战争
20、以下资料引自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统计,从材料我们可以得出的最为准确的结论是( )
1937年,日本陆军共24个师团,其中21个师团投入侵华战争,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8%以上。 1938年,日本陆军共34个师团,其中32个师团用于侵华,占其陆军总兵力的94%。 1939年,日本陆军共41个师团,其中投入侵华战争34个师团,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3%。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共51个师团,其中34个师团和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用于侵华,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0%。 |
A.二战期间日本战争资源十分充足丰富
B.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C.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D.日本在中国恶行累累犯下了滔天大罪
21、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区域是_________;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改革率先从_________开始。
22、填空题。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_。
(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
23、世界的一隅,经过历史的洗礼,让我们刻骨铭心。
(1)19世纪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 、南洋、福建三支近代化海军。
(2)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 。
(3) 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4)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的事件是 。
24、兴起:1895年,________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5、如图所示,________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________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解放。
26、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_____》,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一场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号角;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随后各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7、在戊戌变法中,矢志为变法献身,并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人物是________。
28、(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中国近代化的开端____。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____。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在虎门销毁鸦片的民族英雄—— ______ 。
(2)太平天国天王、清末农民起义领袖—— ______ 。
(3)发表《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的政治家—— ______ 。
(4)创办《新青年》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一 ______ 。
30、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断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1)结合有关知识填充下表空白处。
提示语 | 会议(事件)名称 |
开天辟地,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
国共合作,以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为目标 |
|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
|
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
|
(2)填充下表空白处。
对革命 道路的 探索 | 苏俄(联):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为开端,开辟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
中国:发动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农村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一条 包围 ,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
31、红军长征开始的原因是什么?
3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什么?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33、三大改造是我国的深刻变革。指出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途径有何不同?三大改造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34、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二:
“冰雕连”电影《长津湖》剧照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长津湖》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战争期间?这场战争的总指挥是谁?我们要学习“冰雕连”的什么精神?
(4)综合上述材料,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