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中共中央决定建立( )
A.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1927年制造反革命政变的国民党右派包括( )
①汪精卫 ②吴佩孚 ③张作霖 ④蒋介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的谈判代表在英国人起草的某条约上签字画押,这标志着鸦片战争的结束。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同治夷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持此观点的人主张学习西方的
A. 政治制度
B. 军事工业
C. 民主思想
D. 文教制度
5、如果以“追寻民主共和主义”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中不适合选取的是( )
A.公车上书的开始
B.同盟会的成立
C.三民主义的提出
D.中华民国的建立
6、新华社特稿在《在历史的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86年回眸》中这样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节点。其中星火燎原指的是( )
A.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渡江战役的胜利
C.中共一大的召开
D.遵义会议的召开
7、某同学利用下面《李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的结论应是
年份 | 雇农 | 贫农 | 中农 | 富农 | 新富农 | 地主 | 其他 |
1948年 | 86 | 197 | 116 | 18 | 0 | 27 | 2 |
1953年 | 3 | 74 | 355 | 0 | 4 | 0 | 7 |
A.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 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 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 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8、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下列关于西欧庄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
B.庄园的土地都属于领主所有
C.庄园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很发达
D.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权益
9、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本,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维新变法,最重要的是( )
A.培养人才 B.开办学校
C.废除科举 D.改变政制
10、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 )
A.爱国主义精神
B.民主和科学精神
C.追求真理的精神
D.勇于解放的精神
11、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发现了一枚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专家认为此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该印章的主人是( )
A.左宝贵 B.邓世昌 C.徐邦道 D.丁汝昌
12、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形成了的对外开放格局。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B. 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C.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13、随着解放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 农民迫切希望获得土地。适应这一需要,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全国土地会议上颁布了下图文件,此时间是()
A. 1945 年
B. 1946 年
C. 1947 年
D. 1949 年
14、“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寒假里小明同学想去“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城市缅怀先烈,他该去( )
A.上海
B.南昌
C.延安
D.重庆
15、红军长征的原因是( )
A.第一次反“围剿”失利
B.第二次反“围剿”失利
C.第三次反“围剿”失利
D.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16、下图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人物。以下简短说明与图片人物相吻合的是
A.发表文章,歌颂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
B.创办《新青年》杂志,率先举起“民主”、“科学”大旗
C.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并主张兴办洋务
D.创作《狂人日记》,批判封建礼数
17、抗日救亡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最强的民族呼声。下列作品反映了这一时代呼声的有
①《狂人日记》 ②《黄河大合唱》 ③《义勇军进行曲》 ④《愚公移山》 ⑤《定军山》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指出:“新中国的成立,不仅是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一种政治力量代替另一种政治力量,而且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它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始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根本性变化”的表现不包括
A.民族解放
B.国家独立
C.人民当家作主
D.与西方国家建交
19、会场后面的墙上,挂着“同心同德”4个大字······靠墙边插着24面红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24年奋斗的征程。······在主席台正上方,悬挂着一条引人注目的横幅:“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材料描述的会议应该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国民党一大
D.中共七大
20、陈赓在日记中记载:“这是八路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这次“胜利”是(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百团大战
21、1945年成立的___________ 是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之间合作。1971年10月,恢复了___________在这一组织中一切合法权利,壮大了世界爱好和平力量。
22、八国联军侵华:________年6月,为镇压________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________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23、后期努力
(1)重建领导核心:封________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2)纲领: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向________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3)军事胜利:陈玉成、李秀成等协同作战,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24、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____)秘密召开。
25、1997年,我国经济总量(GDP)在世界排名________位;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________位。
26、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____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1898年9月,变法失败,___________拒绝出走,矢志为变法献身,最终被捕遇害。
27、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________。中共七大确立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
28、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 原则;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
29、(1)_______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2)我国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
(3)国家主席______遭受残酷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的最大冤案。
(4)_______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5)_______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6)三个代表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在______。
30、甲午中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清军将领有 、 等。
3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五四精神)
(1)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试举五四运动的史实一例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
(红船精神)
(2)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什么?
(长征精神)
(3)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毛泽东指挥红军跳出敌人重重包围的军事行动是什么?
(延安精神)
(4)延安是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神经中枢。1940年,哪次大规模战役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写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思想理论名称。
(学习感悟)
(5)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中国精神?
32、为了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党和政府确定2005年为“红色旅游发展年”,颁布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了红色旅游的整体思路和主要措施。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纲要》提出要建设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使它们成为主题鲜明的红色旅游基地。请将下列主题形象的序号填入相应的位置
①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②千里跃进,将军故里 ③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④艰苦卓绝,革命奇迹
A.沪浙红色旅游区 B.雪山草地红色旅游
C.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D.大别山红色旅游区
(2)根据《纲要》规定,我国发展红色旅游的“八个内容”之一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重要事件展现中国人民为夺取全国胜利、建立人民共和国的奋斗历程”。请结合该内容,写出解放战争后期的四场大战役名称。另外,你认为四场大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写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条。
(3)开展红色旅游活动,目的是让我们继承革命先烈遗志,更好地为现代化服务。作为中学生,你打算怎样继承先烈们的革命事业?
3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远征”指的什么事件?
(2)“三军”指哪些军队?
(3)该事件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是什么会议?
3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材料二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道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标志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改革开放”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邓小平带领人民开创的道路指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说“东方巨龙”日益“强起来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4)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