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合肥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党的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 2、美国学者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说:“他是位具有非凡能力的行政官员,是皇帝的化身。他的整个经历明净如水晶,他的动机是禁止鸦片的输入和消费,为了达到此目的,他准备采用一切手段,但是他的任务是毫无希望的。”材料中的“他”是

    A.林则徐

    B.道光帝

    C.关天培

    D.陈化成

  • 3、解放后,为了纪念淮海战役,国务院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纪念馆,你认为纪念馆建在何地合适

    A. 徐州

    B. 连云港

    C. 济南

    D. 南京

  • 4、戊戌变法发展经济的政策,在某些地区得到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 45 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以上材料说明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B.戊戌变法中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C.戊戌变法改革政府机构 D.戊戌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 5、列强从中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权利的不平等条约是

    A.黄埔条约 B.望厦条约

    C.虎门条约 D.北京条约

  • 6、“总理,运载火箭一、二、三级工作正常,卫星与火箭分离正常,卫星入轨了!而且现在已接收到了卫星播放的《东方红》乐曲声!”这则“喜讯”是指(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枚火箭成功发射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一号无人飞船试验成功

  • 7、“洪王首义于金田,建制于永安,定京于建康。”下列封王称号与人物对应错误的是

    A. 杨秀清—东王

    B. 石达开—西王

    C. 冯云山—南王

    D. 韦昌辉—北王

  • 8、“《辛丑条约》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向帝国主义列强立下的一纸卖身契。”这表明( )

    A.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B.清朝成为“洋人的朝廷”

    C.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D.清政府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

  • 9、1876年,唐廷枢筹办开平煤矿,不久开平煤矿开采的煤炭就在天津市场销售,把日本的煤炭挤出了天津市场。这表明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

    A.增强了清朝的军事实力

    B.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C.巩固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D.抵制了列强经济上的侵略

  • 10、下图是爱国志士王建堂出川抗战时,父亲送给他的“死”字旗,现珍藏于四川建川博物馆。这面“死”字旗是研究川军出川抗战历史的

    A.实物史料 B.文献史料 C.口述史料 D.音像史料

  • 11、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有一位著名人物被誉为“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他是(   )

    A.孙中山 B.梁启超 C.李大钊 D.毛泽东

  • 12、某校举办“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展。下列反映的事件中,具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意义的是(     

    A.中共一大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遵义会议

  • 13、在上海、福州、厦门等城市都有一条“中山路”,其路的命名是为了纪念

    A. 孙文

    B. 黄兴

    C. 宋教仁

    D. 蔡元培

     

  • 14、下列古文明成就与古印度无关的是(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佛教

    D.楔形文字

  • 15、1935年的冬天,北平数千名学生聚集新华门,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并举行游行示威.......这场运动的作用是

    A.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动摇了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D.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1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获得初步的发展

    B.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救亡图存,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D. 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17、1945年4月至6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毛泽东做《论统一战线》的报告,提出中国人民希望建立联合政府

    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C.作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向农村的重大决策

    D.决定对日本侵略者进行战略反攻

  • 18、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我国仍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各项中对这一时期取得成就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正确指引

    C.以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为代表的英雄模范人物的无私奉献

    D.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高昂的建设热情

  • 19、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南方多个省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

    A. 辛亥革命

    B. 二次革命

    C. 护法运动

    D. 护国运动

  • 20、1900年,八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侵略中国的直接目的是

    A.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强迫清政府投降,推动中国改朝换代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自身侵略利益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第一颗_____爆炸成功。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_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 22、日本改变策略: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________,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 23、依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1927,毛泽东在汉口召开的   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3)   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 24、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条约名称。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____________

    2)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____________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的条约是____________

    4)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条约是____________

    5)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____________

  • 25、政治、经济和 国防建设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

    (1)大包干,春潮涌,走向希望的田野,在 、四川感受农民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2)1966年组建的   部队,是我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要核反击力量。 

    (3)2001年,我国加入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 26、制造借口是列强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惯用伎俩。

    (1)   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贸易,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2)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两国在俄美的支持下,分别以“   ”和“   ”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3)1900年6月,为镇压   ,英美等八国组织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 27、“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支英勇的部队是____;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是____

  • 28、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实行土地改革,到____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 29、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是_________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是_________年。

  • 30、抗美援朝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总指挥是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想一想:解放战争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5年至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

    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解放战争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 32、新时期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历史进入新时期)

    (1)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农业获得大发展)

    (2)新时期农村改革最先开始的地点在哪里?

    (经济特区立新功)

    (3)请写出1980年在广东设立的经济特区3个,并说出经济特区的作用(一点即可)?

    (城市改革迈步伐)

    (4)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体制的相关会议是哪次?

    (历史的感悟)

    (5)结合新时期各项成就的取得,谈谈你的感悟?

  • 33、近代化探索的过程有什么特点?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5年11月7日,“习马会”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举行。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掀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具有里程碑意义。

    材料三 海峡两岸经贸、人员往来统计表

    年 份

    贸易总额(亿美元)

    台湾来大陆人次

    大陆居民赴台湾人次

    1978

    0.46

    ——

    ——

    2001

    323.4

    3440306

    122198

    2004

    783.3

    3685250

    144526

    (1)材料一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这一构想最早是针对解决什么问题提出?

    (2)从材料二、三中你能归纳出两岸交流的什么特点?党和政府对台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你认为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4)综观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