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处应填写的是( )
A.西周、东周
B.西周、春秋
C.东周、战国
D.春秋、战国
2、青年歌手林俊杰在歌曲《曹操》唱道“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3、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搭配正确的是( )
A.祖冲之-《洛神赋图》
B.王義之-《女史箴图》
C.贾思勰-《齐民要术》
D.山西大同-《龙门石窟》
4、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佛教在西汉初年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B.墨子主张的“兼爱”“非攻”体现了追求社会和谐的愿望
C.东汉时期张陵等人在民间创立道教
D.史学巨著《史记》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5、尧、舜、禹通过什么办法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
A.分封制
B.禅让制
C.科举制
D.察举制
6、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C.华佗——发明麻沸散”,被称为医圣”
D.华伦——创造“五禽戏”
7、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加强北部边防
C.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D.巩固隋朝的统治
8、清朝时,土尔扈特部在承受了极大的民族牺牲后终于回归祖国。领导这一壮举的首领是
A.噶尔丹
B.阿骨打
C.渥巴锡
D.阿保机
9、“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这反映了唐太宗
A.虚怀纳谏
B.轻徭薄赋
C.广纳贤才
D.裁撤冗员
10、他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所率领的军队作战勇敢,所向无敌,但他最后却遭奸臣诬陷。在他的墓门上有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他就是
A.寇准
B.岳飞
C.文天祥
D.李自成
11、某研究性小组搜集了以下材料,这些材料可以输入《当代中国大事记》中的
A.核能利用
B.走向太空
C.大国外交
D.军队改革
12、《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主要是因为它( )
A.歌颂了农民领袖斗争精神
B.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
C.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既是史学著作又是文学著作
13、“他在南宋灭亡后,仍然继续坚持抗元斗争,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这里的“他”是( )
A.岳飞
B.辛弃疾
C.文天祥
D.戚继光
14、“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盛世局面,这一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减轻农民徭役、赋税负担
B.注重发展生产
C.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D.统治者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1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6、尧舜禹时期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 )
A. 总统制 B. 禅让 C. 世袭制 D. 终身制
17、科学是我们对待事物应有的态度。下列说法你认为属于科学的是
A.女娲抟土造人 B.上帝造人说
C.人类从古猿进化而来 D.人类从古鱼类进化而来
18、与《周初形势图》相对应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19、明朝出现的著名农学家是( )
A.徐光启
B.贾思勰
C.宋应星
D.李时珍
20、通过公开公平的考试,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进入各级政府,从而提高了我国古代官员的整体素质。材料反映的是( )
A.中央集权制
B.君主专制
C.科举制
D.丞相制度
21、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提出“________”理论,被称为“________”。
22、先秦时期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文化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历史事物 | 时间 | 地位(意义) | 共同作用 |
| 商朝 |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
|
都江堰 |
|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 |
铁器、牛耕 | 春秋战国 |
| |
|
|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
23、根据提示回答:
(1)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是__________。
(2)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__________。
(3)商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
(4)__________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5)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__________。
24、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_________为标准货币。公元前209年夏,陈胜和吴广在_______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25、( )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被誉为“诗圣”;南宋( )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6、坚持抗元斗争,写下《正气歌》的将领 。
27、爱我中华铸就了中华儿女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
(1)明朝中期东南沿海倭患猖獗,__________受命抗倭,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2)郑成功打败________殖民者,收复台湾,保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清初,沙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康熙帝组织两次____________之战打败了侵略者。
28、1662年,____领兵打败荷兰殖民者,台湾回归祖国。
29、原因:西汉初,富商大贾控制了________的经济命脉。
30、根据提示写出中国古代的战役名称
(1)周武王灭亡商朝的著名战役:
(2)秦灭六国的决定性战役:
(3)在秦末农民战争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
31、将下列人物与他们对应的成就用线连起来。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张角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2)西汉时开通的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
(3)秦朝的标准货币——
(4)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为了削削弱宰相的权力,(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还用(州县)设立通判的办法,(在中央)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宰相的次官,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几个人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
材料三:宋太宗曾说:“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政治。”宋代君王“多忧文事,兼长书画。”“子孙相承”、“无不典学”。
材料四:赵匡胤留给子孙的遗言之一: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1)材料一宋朝“尽夺藩镇之权”是吸取了前朝什么教训?
(2)材料二反映宋朝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削弱相权?这样做加强了谁的权力?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四反映了宋朝什么政策?
(4)结合材料一中的“靖康之役”,说一说上述政策的弊端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