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锦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学习历史离不开了解重要历史人物。下图两位人物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民族关系

    B.中外交流

    C.民族英雄

    D.改革创新

  • 2、有学者指出:“北魏孝文帝元宏是推进鲜卑拓跋族汉化的英俊人物。”这句评价直接提到了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这就是

    A. 改汉姓

    B. 易服装

    C. 变制度

    D. 通婚姻

  • 3、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秦末农民起义

    B.牧野之战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 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施行仁政,重视农业生产 B.社会比较稳定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工具和技术 D.自然条件优越

  • 5、与“公元前1046年”、“牧野决战”、“商朝灭亡”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夏朝建立

    B.商汤灭夏

    C.武王伐纣

    D.国人暴动

  • 6、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历史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关他们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

    ②他们是否真实存在还需要考古证实

    ③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

    ④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四五千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7、陆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

    A. 中亚   B. 西亚   C. 非洲   D. 欧洲

     

  • 8、春秋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指(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铁器的使用

    C.大兴水利

    D.青铜器的使用

  • 9、蒲松龄曾写了一副对联自勉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与“破釜沉舟”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越王勾践

    B.孙膑

    C.项羽

    D.刘邦

  • 10、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陈胜吴广起义 B. 黄巾起义

    C. 黄巢起义 D. 李自成起义

  • 11、在众多唐代诗人中,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 12、春秋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A. 各国之间的争霸称雄

    B. 各国之间的合纵连横

    C. 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D. 各国之间的激烈战争

  • 13、按时间顺序,下列原始人类排列正确的是

    ①北京人

    ②半坡原始居民

    ③河姆渡原始居民

    ④炎黄时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 14、“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注而成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文中的“伟大僧人”是指

    A. 张骞   B. 鉴真   C. 郑和   D. 玄奘

  • 15、“惟殷先人,有典有册。”这里的“殷”指的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 16、许多成语典故源于历史,如尊王攘夷、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等,从这些成语的历史来源判断该历史时期的社会特征是(   )

    A. 诸侯争霸   B. 奴隶制的瓦解   C. 生产力发展   D. 封建制度确立

  • 17、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          

    A.白族

    B.蒙古族

    C.满族

    D.华夏族

  • 18、监察制度,我国自古有之。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行使监察职能的有(     

    ①丞相②太尉③御史大夫④刺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9、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却被奸臣秦桧等诬陷而惨遭杀害。小白深有感触地说:“岳飞比窦娥还冤!'“窦娥”这一角色出自

    A.汉赋

    B.唐诗

    C.宋词

    D.元曲

  • 20、这是一次改朝换代的生死决战,从此历史由商朝过渡到了周朝,这次战争指的是

    A阪泉之战

    B牧野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2)平定噶尔丹叛乱——

    (3)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

    (4)统一蒙古族各部,建立蒙古政权——

  • 22、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骨和烧石等,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________还会长时间保留火种,________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 23、唐朝时六次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高僧是________;明朝大将________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 24、唐朝文化艺术创作成就斐然,阎立本的________记录的是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求婚使者的场景;________的《送子天王图》风格奔放。

  • 2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歌中提到的“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被称为______

  • 26、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称之为“___________”;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成为“___________”。

  • 27、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政治上主张:________;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他主张“_______”,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 28、道家的经典是《______》;孔子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______》一书。

  •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通过推举而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____。

    (2)秦始皇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是____。

    (3)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今天倡导均衡教育有借鉴意义的是____。

    (4)战国后期李冰主持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是____。

    (5)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提倡预防疾病为此提出的理论是“____”

    (6)汉武帝下令改铸的新钱币是____。

    (7)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____。

    (8)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是____。

    (9)三国时名为建业,东晋时名为建康,今天名为____。

    (10)位于河南洛阳的著名石窟是____。

  • 30、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__________、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文史不分家,名言名句给人以启迪,是历史的馈赠。请你将下列名言名句和对应的名人用线连接起来。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孟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陈胜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司马迁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被称为“诗史”---

    (2)他是北宋著名史学家,主持编写《资治通鉴》--

    (3)他是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曾创作《窦娥冤》--

    (4)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是《牡丹亭》--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欣赏历史话剧——“诸子百家”论治国。

    (旁白:时间:汉武帝时期;地点:长安皇宫;人物:四位学生,一个扮演汉武帝,另外三个扮演诸子百家继承人)

    生A:众爱卿,朕今天让你们给寡人出出主意,究竟采用什么思想来治理国家,可永保江山呢?

    生B:启奏陛下,恕臣直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有人目无国法,说三道四,这样对国家不利。要加强刑法,看今后还敢诽谤皇上?

    生C:陛下万岁!俗话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商、秦灭亡就是前车之鉴。先王无为而治才有今天成就,既然先王治国思想那么好,就继续采用为妙。

    生D:万岁!皇帝是天子,奉上天命令统治人间,是至高无上的,谁敢说三道四就是对上天冒犯,会遭天谴。用“仁”、“礼”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太平。

    生A:董爱卿言之有理,马上给朕起草诏书告示天下……

    请回答:

    (1)B、C、D分别代笔哪个学派的思想?“董爱卿”指谁?

    (2)商、秦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汉武帝诏告天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根本目的又是什么?

    (4)写出汉武帝的治国思想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所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