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现了“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我国“新型人民民主政治制度”最终确立是在
A.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
2、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A. “一五”计划期间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文革”时期
D.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3、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下表是我国1949年和2018年入学率、文盲率情况对比表,出现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大跃进” B.“文化大革命” C.高考恢复 D.颁布《义务教育法》
4、九三学社代表许德琦曾说:“在大会开幕以前来到北平的六百多位代表也曾经分组多次地研讨,……凡是在目前紧要的,能够办得到的建议,都是被采纳的。”这次大会讨论协商的成果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当时率领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
A. 朱德 B. 彭德怀
C. 林彪 D. 毛泽东
6、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再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 )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7、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这强调的是抗美援朝的( )
A.性质
B.背景
C.结果
D.意义
8、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
A.当时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B.有28个团体参加了开国大典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
D.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9、1889年5月,出使美国的清朝政府大臣张荫桓奏请清政府以长方形黄色龙旗为国旗,旗面黄色为满族的代表色,旗上的龙则象征皇帝。这面国旗于1900年在全国开始悬挂,直至清朝灭亡。黄龙旗在全国悬挂之际,正值国家危难之时。这里的“国家危难”是指
A.鸦片战争爆发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
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0、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最为平和、最为持久”说明罗马法
A.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 B.巩固了皇帝的独尊地位
C.维持了罗马帝国统一 D.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
11、下表中该市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执行 B.国营企业数量增加
C.政企分开的推行 D.职工生产热情高涨
12、1964年10月,我国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国防实力,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科技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神舟5号”发射成功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刘少奇含冤致死 B.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C. “九一三事件 ” D.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4、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 )
A.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
B.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
C.前者允许保留自己的军队
D.前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后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
15、新中国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的标志性事件是
A. 新中国成立
B. “一五计划”的完成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16、202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1周年。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的第一支海军是
A.北海舰队 B.南海舰队 C.华东军区海军 D.东海舰队
1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下列属于中国为世界作出的贡献有(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③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④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一国两制”的出发点是维护
A.台湾的根本利益
B.香港和澳门的根本利益
C.大陆的根本利益
D.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9、与下表所示对联赞颂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殖民国家是( )
百年归来举国迎,莲花报喜; 两旬崛起群英萃,蝶梦成真。 |
A.英国
B.葡萄牙
C.沙俄
D.意大利
20、1984年,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实行政企分开
B.实行经营责任制
C.实行按劳分配
D.增强企业活力
21、漫步太空:
(1)1999年11月,_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_____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2、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________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________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23、(1)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
(2)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4)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5)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24、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人物:
(1)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
(2)舍身堵抢眼的志愿军英雄:
(3)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4)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
(5)中国首位进人太空的航天员:
(6)中国首位实现太空行走的航天员:
25、填空题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他的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
(3)(______)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且在中共(______)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4)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其实行(______)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6、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创造未来。
(1)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主要是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_。
(2)“________”是抗疟疾的中药,它的发现和实现人工合成,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关键。
(3)为了追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在1986年我国提出了________,成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研究的重点。
27、中共一大提出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
28、“________”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________的方针,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2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外交政策。
(2)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3)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____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4)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_________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__。
(6)1954年,_______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7)__________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堡垒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他是 。
(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忘我地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位党的好干部是 。
(3)“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他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他是 。
31、中国入朝作战军队的名称是?司令员是谁?把敌人赶回到哪个分界线附近?
32、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请你谈谈: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或相对应的事件。
(1)新中国成立之初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
(4)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5)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6)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7)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制定的基本方针是:
(8)促使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事件是:
(9)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10)探索时期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78年—2016年间,中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94%提高到100%,初中毛入学率从20%达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超过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0%提高到87.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提高到40%;出国留学的人数从1978年的几乎没有到2015年度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为52.37万人;在目前全国中小学专任教师中,拥有大专、本科及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分别有35.7%(约363.1万),55.75%(566.0万)和0.8%(8.3万),其总和已超过所有教师的九成。
材料三 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万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二。1982年国家财政教育经费为108.2亿元,201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9221.45亿元。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教育的发展变化。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教育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提一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