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邓世昌牺牲在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战役
D.威海卫战役
2、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那里与内地的联系。请问,夷洲是今天的哪里
A. 台湾
B. 杭州
C. 南京
D. 新疆
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中提到了汉武帝,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巩固大一统局面 D.镇压了国人暴动
4、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建立太学
B.提倡节俭
C.为民减负
D.劝课农桑
5、“尽到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大运河( )
A. 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B.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C. 起到了防洪作用 D. 发挥灌溉作用
6、观察下图,其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春秋五霸的争霸战争形势 B.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形势
C.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状态 D.三国鼎立的分裂割据状态
7、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者必备素养。下面示意图的方框内应该填写的是
A.封云南王
B.设伊犁将军
C.设置南海郡
D.设奴儿干都司
8、据《明史》记载,明朝中后期增修加固长城,“筑敌台三千,起居庸(关)至山海(关),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明朝长城修建之初主要的防御对象是
A.匈奴
B.倭寇
C.蒙古族
D.女真族
9、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图所示文物透露出来的相关历史信息是( )
A.原始居民的生活 B.商周的青铜文明
C.古文字在器物上的出现 D.分封制下王权的象征
10、康熙时有人修《明史》,对南明的史事使用了明朝纪年,结果朝廷下令把参与编写、印刷、销售的70多人全部处死,总共处罚了200多人。淸朝统治者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 打击知识分子
B. 维护集权统治
C. 提倡尊孔读经
D. 严禁文化交流了维护其集权统治
11、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作用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出的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是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12、“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13、汉末三国时期,涌现出许多风云人物。以下人物与事迹对应正确的是
A.曹操——建立魏国
B.诸葛亮——发明翻车
C.司马懿——建立西晋
D.孙权一定都建业
14、《周礼》中“金有六齐(同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它反映的生产活动是
A.制作陶器 B.保存火种 C.祭祀祖先 D.制作青铜器
15、西汉初,虽然整体上社会积极向上,但是局部地区社会秩序非常混乱,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起义 B. 诸侯争霸 C. 分封制崩溃 D. 诸侯王和地方豪强地主势力作乱
16、五斗米道的创立者是
A.张陵
B.黄帝
C.甘英
D.嫘祖
17、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疆古称西域,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的标志是设置( )
A.伊犁将军
B.安西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
D.西域都护
18、七(3)班的历史兴趣小组正在进行一个小论文写作他们搜集到的材料有:金缕玉衣图片;董仲舒的策论;汉代讲经图;五铢钱图片;霍去病墓资料。最适合做他们论文题目的是
A.文景之治 B.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C.秦统一中国 D.光武中兴
19、小明在探究古代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时发现,古代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关键是皇帝。有关下面四位皇帝施政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隋文帝励精图治,创新改革制度,使隋朝出现了繁荣景象
B.唐太宗勤于国事,重用人才,注重发展生产,开创了“贞观之治”
C.武则天继续发展农业生产,善于用人,奠定了 “开元盛世”的基础
D.唐玄宗励精图治,在他统治后期,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20、吕思勉在《中国的历史》中写道:“从春秋的末期,久已寂寂无闻,入战国的初期,又国多内难。又因为僻处西陲,开化最晚,大家都有些瞧不起他。”“他”是指
A.楚国 B.秦国 C.燕国 D.齐国
21、______________东迁洛邑后,周王室势力大减,虽然在名义上仍是______________,但已无力控制诸侯。
22、连线搭配题:请你将左边的战役与右边的人物序号相搭配。
35涿鹿之战 A.周武王—商纣王
36牧野之战 B.黄帝—炎帝
37巨鹿之战 C.炎黄—蚩尤
38阪泉之战 D.项羽—刘邦
39楚汉之争 E.秦国—赵国
40长平之战 F.项羽—秦军主力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23、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________与________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24、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请根据以下考古资料完成各题。
(1)可以考证北京人体质特征的是( )
(2)可以研究山顶洞人生活的是( )
(3)可以研究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的是( )
25、______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______是战国时期秦国蜀君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26、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__________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秦朝时为巩固国家统一将__________ 作为全国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27、在元朝,民族间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________。
28、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使用___________石器为主的时代叫旧石器时代,使用___________石器为主的时代叫新石器时代。
29、请写出秦朝的疆域四至(8更)
(1)东至—— (2)西到——
(3)北至—— (4)南达——
30、秦始皇
(1)赋税沉重:迫使农民将___________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2)徭役和___________繁重: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3)法律___________,刑罚极其残酷。
31、
关汉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资治通鉴》
司马光 《窦娥冤》
李清照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如梦令》
32、(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汉时期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某部史学名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
33、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最近,西山区某校七年级同学对“一带一路”相关历史进行了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一 丝绸之路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____ (丝绸之路最远到达的地点是
材料二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先人”肩负友好和平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即西域),开启了中国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
——摘自习近平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二中的“先人”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二,说一说“先人”两次出使中亚(西域)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管理西域的机构,管理西域36国,这一机构负责颁行汉朝的号令,调建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进行有效的管辖。它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客什湖以、以南的广大地区。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汉政府设立哪一机构对西域进行有效管辖?根据材料三所述,该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意义?
材料四 2019年4月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遇,特别是在发展政策对接、基础设施投资、经济走廊、经贸合作区、产业园区、金融和贸易合作、创新和技术、海上合作、商业联系、人文交流等领域取得的合作成果。这些合作为经济增长开辟了新动力,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了新潜力,为实现联合国可特续发展目标作出了贡献。
(4)根据材料四回答,“一带一路”建设对当今社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