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阿里地区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表是芜湖一位退休教师洪旭荣衣食住行的变化,决定这些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从“代购”到“网购”

    从“清汤寡水”到“吃喝不愁”

    从单间平房到多层小洋房

    从“两个轮子”到“多种选择”

    A.生活习惯

    B.经济发展

    C.网络普及

    D.交通便利

  • 2、毛泽东说:“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这段话所反映的史实是:(   )

    A.三大战役胜利结束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土地改革胜利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3、1951年对藏族老百姓而言,意味着旧社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这里“1951年”西藏发生的大事是

    A.设置宣政院

    B.设置驻藏大臣

    C.西藏和平解放

    D.西藏废除了农奴制

  • 4、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的历史事件是

    A.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B.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5、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変,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其中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A. 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B.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C. 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D.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 6、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国外交领域的重大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④③①

    B.④②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④①③

  • 7、分析指出我国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会议是( )

    A.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C. 遵义会议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顺利召开,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 B.

    C. D.

  • 9、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在总结20世纪的一场战争时曾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我们称这场战争为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0、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A. 经济建设的发展

    B. 政协制度的停滞

    C. 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D. 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

  • 11、根据十九大报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  )

    A. 新征程 B. 新阶段 C. 新时代 D. 新方位

  • 12、“去年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材料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  )

    A.推行了民主改革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C.逐步走向富裕 D.完成了农村经济改革

  • 13、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B.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英勇斗争的结果 D. 实现了我国经济的腾飞

  • 14、下图为我国1998年与1978年工业经济形式构成对比示意图。该图所反映的变化,表明我国(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 B.公有制经济已不占主导地位

    C.私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D.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改变

  • 15、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材料所述在“天安门”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

    A.五四运动 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C.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 16、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树立新发展理念。下列属于新发展理念内容的是 ( )

    ①创新    

    ②协调   

    ③环保   

    ④开放   

    ⑤共享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 17、1937年,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柳条湖事件 B.平型关大捷 C. 卢沟桥抗战 D.台儿庄战役

  • 18、大型电视纪录片《暖流》以“不忘历史、继往开来、化解恩怨、世代友好”为主题,重在讲述两国关系斗则衰、和则荣的历史与现实,以期增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信任。40多年前中日两国外交出现转折的重大历史事件(     

    A.田中角荣访华

    B.尼克松访华

    C.安倍晋三访华

    D.福田康夫访华

  • 19、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这表明

    A.《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B.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形成

    D.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

  • 20、下表造成美国驻台军队“人数”及“军官衔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美国驻台湾军队人数

    美国驻台湾军队最高军官衔级

    1972

    9800

    中将

    1974-1975

    4500

    少将

    1976

    2200

    准将

    1977

    1400

    上校

    A.中日关系稳定发展

    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中国拓展多边外交

    D.中美签署《建交公报》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共同纲领》内容:①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 ;②新中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________________ 领导的,以 ________________ 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 是国家的主人。

  • 23、1992年,党的_______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 24、_________”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 25、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 ____________ 。1997年党的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 ___________ 。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_____________年12月,中国成为_____________的成员。

    (2)影响:为我国参与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 28、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

  • 29、   将右边任务字母代号填入左边对应的括号内。

       两弹元勋   A、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   B、邓稼先

       杂交水稻之父   C、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   D、雷锋

       油田“铁人”   E、袁隆平

  • 30、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被誉为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调整,请举出四次调整的内容。简析1950年和1978年进行的调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总结你对我国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认识。

     

  • 32、为了纪念改革开放,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索。

    (1)回顾历史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和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2)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是谁吗?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

    (3)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 33、下图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示意图。小历认为导致图中B点到C的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大革命的进行。她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农业政策,有错必纠。这样,才使得我国农业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某校八年级一班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围绕这一课题,搜集多则史料,进行系列探究。请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参与活动,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人教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为了解决材料一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使我国的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 下表为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棉花(万担)

    3280

    2126

    油料(万担)

    7542

    3405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2)据材料二,指出表中我国主要农业产品产量变化的趋势?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当时的中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在边远地区、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在一般地区,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当允许继续实行。”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9月

    (3)据材料三,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面貌,什么地方的农民率先作出了尝试?通过这些尝试在农村逐步形成什么制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