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宋中后期,在东京的阳春三月,荡秋千已十分普遍,还出现了‘水秋千’”。材料反映出( )
A.经济重心南移
B.宋词元曲广泛流行
C.商业贸易繁荣
D.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2、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如下图图片构成一组。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3、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商代文字
B.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体系完整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
4、北京人的发现、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文始祖、尧舜禹的“禅让”,如果把它们组成一个学习单元,单元主题应该是(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5、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中所说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中的“成吉思汗”指的是( )
A. 铁木真 B. 忽必烈
C. 阿保机 D. 阿骨打
6、“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其中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A. 《西厢记》
B. 《窦娥冤》
C. 《牡丹亭》
D. 《桃花扇》
7、历史悠久的汉字文明,是建立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的不断源泉。2017年12月26日,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是( )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甲骨文
C.司母戊鼎
D.《论语》
8、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一“节点”实现于( )
A.三国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9、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者是
A.苏轼
B.关汉卿
C.汤显祖
D.辛弃疾
10、“农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农民军胜利地开进北京。”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李自成起义
D.金军大举南下
11、西汉政治家贾谊《过秦论》中的“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典故出自
A.楚汉之争 B.陈胜、昊广起义 C.黄巾起义 D.西晋初年八王之乱
12、“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黄天意指黄巾)是中国古代哪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口号( )
A.陈胜、吴广起义 B.刘邦、项羽起义
C.西汉王莽起义 D.东汉黄巾起义
13、电视剧《忽必烈传奇》首次浓墨重彩刻画了元世祖忽必烈励精图治、建立元朝的全过程。下列不属于忽必烈所为的是( )
A.建立蒙古政权
B.推行采用汉法的改革
C.实行行省制度
D.建立元朝政权
14、考古学家们发掘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甲骨上所记载的都是占卜语言。凡祭祀、战争、风雨、天象、农业丰歌以及病疫等都通过占卜向上天请命。这种文字(见图)最早可能出现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5、关于原始社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面对自然无能为力
B.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幸福社会
C.原始人类过着氏族社会的幸福生活
D.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历时最长的社会阶段
16、临汾某中学七年级进行研究性学习,两个小组收集整理到如下材料,请回答下面小题
【1】张燕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将相关知识收集整理如下表格,她研究的主题是
夏 | 桀搜刮民财不修德行,统治残暴 |
商 | 纣对百姓征收繁重赋税,施用酷刑 |
周 | 厉王与民争利,幽王朝政腐败 |
秦 | 沉重的徭役,繁重的赋税,残酷的刑罚 |
A.暴政亡国 B.早期国家的产生 C.社会变革 D.统一多民族国家
【2】张茜同学以社会变革为主题收集到如下材料,并进行了解读,其中正确的是
材料一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晋、秦始大,政由方伯。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A.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实行分封制
B.材料二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C.材料一反映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
D.材料二反映了齐桓公启用管仲改革
17、自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国力大增,军队战斗力增强了,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上述文字阐述了商鞅变法的
A.原因
B.内容
C.目的
D.结果
18、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为
A.五代十国
B.南朝
C.北朝
D.十六国
19、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中国人至今仍然称自己为“汉人”,他们因为是汉代首次确立的典型中国文化和帝国伟大传统的继承者而甚感骄傲。”西汉建立于:
A.公元前209年
B.公元前207年
C.公元前202年
D.25年
20、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商店、客钱、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即千万”。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A.汉代长安
B.唐代洛阳
C.北宋东京
D.秦朝咸阳
21、清代的小说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的是曹雪芹的_____。
22、考古学者在洛阳发掘出夏朝都城遗址______________,这里出土了______________,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23、春秋时期的_____,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极大。
2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_,标志着中国早期__________的产生, 都城在阳城(河南登封)社会逐渐产生____________
25、916年,______________建立了辽国。宋太宗为夺回_________________,发动了对辽战争,宋军大败;1004年,辽军大举伐宋,双方最终签订和议,史称__________________。
26、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________ 上,经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__________。
27、列举唐玄宗册封的三个少数民族、以及这三个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
少数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册封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宋代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______。
29、图一反映了西周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_____,图二体现了汉武帝颁布了____,使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30、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根据下列提示的信息,写出相应的历史事物。
(1)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______
(2)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______
(3)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著名水利工程是:______
(4)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至:______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___
(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______
(7)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______
(8)“六朝古都”,南朝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________
(9)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人称“书圣”:______
(10)“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描述的中国历史上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______
31、请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作品用直线链接起来。
32、两汉时期,名人辈出。
(1)汉武帝接受________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汉武帝接受________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3)汉武帝派________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4)东汉时,宦官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纸的使用开始普遍。
(5)东汉时,名医________发明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6)东汉时,名医________写成《伤寒杂病论》。
33、我校七(1)班同学开展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性学习,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丝绸之路线路图
材料二:通过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2014年11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设立丝路基金。……丝路基金将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这条丝绸之路最早开辟于什么朝代?对开辟丝绸之路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
(2)请参照材料一“古代丝绸之路路线图”,写出起点A与终点B的地名。
(3)依据材料二回答,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
(4)“丝绸之路”的长期维持主要得益于西汉政府设立的什么机构对西域的有效管辖?该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5)根据材料三,说说我国设立丝路基金有什么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