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是宋元海外形势图,其中表述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陆上形成多条商路航线
B.海上交往国家数量较多
C.造船和航海技术大发展
D.中外交流物品种类丰富
2、有一句广告词:“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为丝绸成为“中国名片”作出最大贡献的人物是
A.张骞
B.郑和
C.鉴真
D.玄奘
3、现藏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不仅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当时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该文物描绘的画面属于( )
A.清朝
B.明朝
C.北宋
D.元朝
4、下面形势图可用于研究( )
A.国家的产生
B.春秋争霸战争
C.西周的分封制
D.朝代的更替
5、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
①颜真卿
②柳公权
③欧阳询
④阎立本
⑤吴道子
A. ①③⑤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6、它开创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模式,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后来的行政区域划分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考。“它”是
A.皇帝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7、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列作品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史记》
B.《齐民要术》
C.《清明上河图》
D.《资治通鉴》
8、2021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6周年,元朝时负责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 )
A.澎湖巡检司
B.西藏行省
C.宣政院
D.中书省
9、在我国历史上火药在军事上开始使用是在 ( )
A. 唐朝 B. 五代 C. 北宋 D. 元朝
10、“朝我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隋文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②唐太宗增加了科举考试的科目;
③武则天增设殿试和武举,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④宋太祖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
⑤宋朝大幅度增加科举录取名额;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③
11、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
A.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B.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12、自秦始皇确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很多朝代不断采取措施强化君权.这些措施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废除丞相制度 ②设立军机处 ③实行三省六部制 ④在地方上设转运使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②③①④ D. ③④①②
13、“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句中的李太守的功劳是
A.发明水排
B.开凿郑国渠
C.开凿灵渠
D.修筑都江堰
14、对“苏湖熟,天下足”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苏州湖州地区气候宜人 B. 苏州湖州地区物产丰富
C.苏州湖州地区商业繁荣 D.苏州湖州地区成为国家的重要粮仓
15、学习完秦汉的历史后,有些同学对该时期的阶段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最准确的是
A. 中华文明起源 B. 社会大变革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16、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西汉和东汉时,大规模治理黄河的皇帝是( )
A. 汉高祖和光武帝 B. 汉文帝和汉明帝
C. 汉武帝和汉明帝 D. 汉景帝和光武帝
17、对开通丝绸之路贡献最大的是( )
A.汉武帝 B.张骞 C.霍去病 D.班超
1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村遗址
19、下图是战国铜壶,壶身刻有水陆攻战的图案,它可以见证
A.魏晋的舞榭风流
B.战国的刀光剑影
C.南朝的血雨腥风
D.隋唐的鼓角争鸣
20、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词语:“古人类遗址、黑陶、水稻、 磨制石器”, 由此判断,该题正确答案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居民 D. 半坡居民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的皇帝是________。
(2)《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________。
(3)北宋灭亡的时间是________。
(4)北宋时期著名的瓷都是江西________。
(5)元朝建立的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________”。
22、被尊为“医圣”的是____________,其代表著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23、古代的许多著名的战役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提示信息归纳重要战役。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力量灭亡商朝的战役:___________;
(2)秦末农民起义中,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击败秦军主力的战役:___________;
(3)东汉末年,曹操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___________;
(4)巧用火攻,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基础的战役:___________;
(5)“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的战役:___________。
24、金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____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南宋初年,岳飞统率“岳家军”在____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25、唐朝_____起义,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明末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_____”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26、东晋“书圣”的代表作是________。
27、唐朝实行 ______的民族政策。 元朝时形成的新的民族是______。
28、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________的精神支柱,确立了________的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29、_________是我国封建社会史上第一个盛世;_________(人物)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30、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是____
31、连线
孟子 “礼治”
荀子 “民为贵,君为轻”
庄子 “兼爱”“非攻”
墨子 “治民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河姆渡人最为典型的农业工具是——
(2)记录孔子思想的著作是——
(3)商朝的青铜器作品一例——
(4)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的社会经济局面史称——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大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二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有一次,他看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 明朝时,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选举官员的制度合不合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隋唐开始实行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的“新科进士”的第一名称为什么?“赚得英雄尽白头”说明这项考试是容易还是困难?
(3)这项考试制度对唐朝有什么积极作用?
(4)根据材料三,明朝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写成的文章称为什么?
(5)你如何评价明朝对科举考试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