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50年代,考古学家在河南偃师发现“二里头”文化,现在其已经被认定是夏朝的文化遗址,那么夏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
B.尧
C.禹
D.舜
2、下边是不同时期人们对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甲、乙处的状况分别与什么现象有关?
A.百家争鸣,焚书坑儒 B.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C.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D.焚书坑儒,推恩令
3、某同学在学习蒙古族先后灭亡其它政权的历史时画了如图的简易图,方框内的事件应是( )
A.元朝建立
B.蒙古灭北宋
C.南宋建立
D.蒙古灭金
4、在古罗马,丝绸的价值等同于同等重量的黄金,古罗马人以能穿上中国丝绸为荣。中国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西汉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 )
A. 成阳 B. 长安 C. 洛阳 D. 东京
5、根据下表中的史实,可知哪一地区 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时期 | 史实 |
三国时期 | 孙权派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
隋朝 | 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隋书》中有对流求的专门记载 |
元朝 | 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
A.新疆
B.南海
C.台湾
D.西藏
6、据史书记载,华佗曾对他的学生说:“一日虎,二日鹿,三日熊,四日猿,五日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他的医学成就是( )
A.编著《黄帝内经》
B.写成《伤寒杂病论》
C.发明“麻沸散”
D.总结“望闻问切”四诊法
7、学完七年级下册历史,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忆下列历代皇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隋文帝
②铁木真
③唐太宗
④宋太祖
⑤朱元璋
⑥康熙帝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②④⑥⑤ C. ①③④②⑤⑥ D. ①③④②⑤⑥
8、周平王迁都洛邑之后,出现了“春秋争霸”的局面,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这说明下列哪一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9、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 ( )
A. 581年 B. 589年 C. 681年 D. 1206年、
10、齐桓公在“尊王”的旗帜下行侯霸之实,逐渐成为周王室在诸侯间的代言人。晋文公则在“尊王”的同时开始凌驾于周王室之上。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召周襄王参加温地之会。上述情况的出现说明( )
A.周王室地位衰落,诸侯国势力崛起
B.周朝的各种社会制度完全瓦解
C.“尊王攘夷”口号的正式提出
D.齐国和晋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
1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句俗语和我国本土宗教的传说有关,此宗教兴起于
A.西周 B.秦国 C.西汉 D.东汉
12、提倡“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态度的历史人物是( )
A.庄子
B.韩非
C.老子
D.孔子
13、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从北往南运动的物体会向右偏移,都江堰的主体工程体现了这一原理,并借助地势和弯道来排沙和泄洪。这说明都江堰( )
A.同时具备防洪和灌溉的功能
B.是世界最早大型水利工程
C.体现了中国先民高超的智慧
D.完全迁就于自然地势因素
14、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杰出历史人物是
A.炎帝
B.黄帝
C.大禹
D.秦始皇
15、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在下面的年代标尺,①处的史实应该
A. 武王伐封
B. 汤建立商朝
C. 禹建立夏朝
D. 平王迁都洛邑
16、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春秋》
B.《史记》
C.《论语》
D.《道德经》
17、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下列史实的搭配,不具有直接因果联系的是( )
A.西周分封诸侯——春秋争霸
B.光武中兴——黄巾军起义
C.八王之乱——西晋灭亡
D.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交融
18、清朝前期,统治者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这体现了清朝前期( )
A.闭关锁国
B.言论自由
C.文化专制
D.重文轻武
19、“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它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及复杂的社会现象记录下来,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哪位书法家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
A.锺繇
B.王羲之
C.颜真卿
D.胡昭
20、他是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著有《缀术》,创制了《大明历》,早在1000多年前没有珠算的条件下,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位数学家是( )
A.祖冲之
B.刘徽
C.顾恺之
D.郦道元
21、唐朝时,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______风气盛行一时;与此相反,宋朝时浓厚的______风气盛行。
22、二、科学家祖冲之
1.概况:祖冲之是______的一位杰出科学家,在______、______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2.成就: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并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______》还设计制造了指南车等。
23、司马光的《__________》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司马光和司马迁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
24、地位:(1)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__________、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较深的影响。 (2)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_开始。
25、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___________.
26、东汉名医_______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27、1949年9月,为筹建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第一次全体会议,地点是______________。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__》。
28、在《辽、北宋形势图》中方框里填出并立的两个政权英文代号。
A 、辽 B、北宋
29、______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后来武则天首创武举和______,进一步完善科举制。
30、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______”之称,他被誉为“诗圣”;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代表作是悲剧《______》。
31、请把古代对外友好交往人物和贡献连接起来。
郑和 西天取经,成为闻名佛学大师
鉴真 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郑成功 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玄奘 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
32、列举重要的国家或朝代。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国家:
(3)我们所学的都城在洛阳的王朝: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3、从早期国家到大一统国家。
材料一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 (夏桀)召汤而囚之夏台。 ——《史记》 夏后氏(有)官百。 ——《礼记》 (夏少康)有田一成,有众(兵士)一旅。(注:夏朝实行兵农合一,平时为农,战时出征) ——《左传》 |
(1)依据材料一,说明夏朝已具备早期国家的特点。
材料二 郡县制与西周封国制不同。第一,封国的君位和贵族职位都是世袭的,而郡县的首长可以随时由朝廷任免;第二,郡县必须直接接受朝廷的命令和监督,而封国对王朝却不一定。秦对郡县制的推行,是适应封建专制政体之要求而出现的。这对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特别是地方行政管理有着长久的影响。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2)依据材料二,概括郡县制的作用。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指出从秦到西汉疆域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列举与此变化相关的两个史实,并分别说明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