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盐城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亡在前771。”上述歌谣主要反映了

    A.奴隶制早期国家的建立

    B.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C.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D.暴政导致亡国

  • 2、“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其经济文化发展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文景之治”的表现不包括(

    A. 政治清明   B. 国力强盛   C. 人民富裕   D. 国库充盈

  • 3、苏轼曾说,“予观汉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晴杀人者致之,其余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苏轼所说的“太祖皇帝”是(     

    A.刘邦

    B.赵匡胤

    C.李世民

    D.赢政

  • 4、对于潜在的敌对势力而言,“二炮”堪比古希腊神话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震慑敌人的最有力杀手铜。“二炮”的核心任务是

    A.空中维权

    B.战略核反

    C.海上维权

    D.抢险救人

  • 5、隋朝大运河沟通了我国五大水系,这五大水系不包括( )

    A. 黄河   B. 长江   C. 珠江   D. 淮河

  • 6、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读下面《清朝前期人均占有耕地情况简表》,判断所示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时间

    人均亩数

    康熙二十年(1681年)

    27.92

    乾隆十八年(1753年)

    6.89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3.56

    A.人口数量快速增长

    B.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C.统治者推行垦荒政策

    D.商业发达,形成商业网

  • 7、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 8、下列关于夏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B.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C.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D.夏朝历经400多年,启在位时因暴政亡国。

  • 9、中国古代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

     

  • 10、“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合十忘生死,宏愿心中藏。普度众生苦……”这是一部关于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部电视剧中的故事取材于

    A.玄奘西行取经

    B.文成公主人藏

    C.鉴真东渡日本

    D.遣唐使来华

  • 11、下列物品的出现说明此远古人类

    ①掌握了钻孔技术

    ②会人工取火

    ③用兽皮缝制衣服

    ④懂得爱美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12、顾炎武说:“徽州之民,中家以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势其然也”。徽商与潮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商帮”。明朝商帮的出现,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B.科举考试制度的变化

    C.商品经济的活跃

    D.玉米、甘薯、花生等农作物的引进

  • 13、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文字的演变,正确的是

    A. 金文——甲骨文——大篆——小篆——楷书——隶书

    B. 大篆——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C.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D. 甲骨文——大篆——金文——隶书——小篆——楷书

  • 14、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让我们穿越时空,梦回唐朝。你可能看到的社会现象有(   

    ①农民使用曲辕犁进行耕作

    ②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③都城长安商业繁荣,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

    ④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5、下面图片中的文字发现于1899年,这些文字对于我们了解下列哪一时期的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A. 夏朝   B. 商朝   C. 战国   D. 秦国

  • 16、“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通用语言,各民族间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 ‘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影响

  • 17、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A. 涿鹿

    B. 牧野

    C. 城濮

    D. 长平

  • 18、下列旅游广告词,可以唤醒对南宋都城记忆的是

    A.骊山烽火褒姒一笑

    B.平王东迁牡丹争艳

    C.繁华汴水精彩开封

    D.千古宋城梦回临安

  • 19、《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①商汤灭夏     ②齐桓公称霸     ③商鞅变法     ④官渡之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20、东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首童谣:“直如弦,灰者达。曲加幼,反封侯”,说明了当政治的腐败。当时政治的主要特点是 ( )

    A.王国势力强大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官员贪污腐败 D.王公贵族奢靡成风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人的领导下,革命军在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为:

    (2)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3)商鞅变法的目的是:

    (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5)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 23、汉武帝在地方建立______制度,代表朝廷监视地方官吏,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______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 24、魏源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________

     

  • 25、(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中国历史地名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种植水稻的农耕文化遗址

    B.种植粟的农耕文化遗址

    (2)据图指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分布特点。

  • 26、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为“______”。

  • 27、从《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到眼下正热的《朗读者》,一波接一波的热潮掀起背后,中华文化穿越历史与现实,扣响了越来越多人的心门,“文化自信”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请写出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文化成就。

    (1)张择端创作,描绘北宋东京繁华景象的绘画作品《      

    (2)“血染白绫,六月飞雪”是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经典,他们出自于我国古典名著《    

  • 28、写出下面与唐朝民族关系相对应的信息

    (1)渤海国首领被唐玄宗册封为一一

    (2)回纥首领被唐玄宗册封为一一

    (3)南诏首领被唐玄宗册封为一一

  • 29、淝水之战前秦苻坚失败的原因:

    ①从前秦方面看:苻坚骄傲轻敌;前秦军队内部有_______,军心不齐,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②从东晋方面看:东晋______,不畏强敌,奋勇抗战,指挥得当。

    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是力量的强弱,而是人心向背、战术得当等;民族团结、内部团结对于一个政权的成败具有重大意义。

  • 30、清初,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的是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

    第二次鸦片战争 《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内容。

    (1)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

    (2)灭亡西周的民族——

    (3)周平王建立的朝代史称——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

    1、图中人物是谁?生活在什么时期的什么国家?

    2、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今天世界和平理事会给了他什么荣誉称号?

    3、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诗人,中华民族兴起了什么节日?我们应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