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呼和浩特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请把下面的这些外交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

    ①万隆会议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中美正式建交

    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⑤尼克松访华

    A.②①③⑤④

    B.②①④⑤③

    C.②①⑥③④

    D.①②④⑤③

  • 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重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农业

  •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进行了改革开放,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对外格局。这个全新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内地——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 4、下图是20年前澳门回归祖国时,澳门主权交接仪式的历史图片。回望历史,殖民澳门的西方国家是

     

    A. 英国

    B. 葡萄牙

    C. 西班牙

    D. 荷兰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 土地改革的背景

    B. 土地改革的内容

    C. 土地改革的性质

    D. 土地改革的影响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B.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 7、“20世纪末,中国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香港回归

    B.澳门回归

    C.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D.抗日战争的胜利

  • 8、浙江嘉兴有一座南湖革命纪念馆,馆内三楼展厅里展示了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发展历程。这直观地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

    A.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B.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C.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9、1988年3月,国务院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地区的一些市、县和沿海开放城市的所辖县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潍坊作为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城市枢纽,迎来了史上最快的发展阶段;而我国也在其后不久初步形成了( )的对外开放格局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一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一一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一内地

  • 10、有人说,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两种,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下列对“一五”建设模式认识正确的是(  )

    A.工业和农业并重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注重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D.注重各方面协调发展

  • 11、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64年前,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国家根本大法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2、下列哪一文件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 《独立宣言》

    B. 《人权宣言》

    C. 《权利法案》

    D. 《共产党宣言》

  • 13、有人用《增广贤文》中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所谓“插柳”是指:

    A.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B.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培育了近代海防和教育

    D.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 14、这个地方本来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被设立为经济特区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都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个地方是

    A.深圳 B.厦门 C.天津 D.雄安

  • 15、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先后顺序的是(  )

    ①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③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④发展才是硬道理。

    A. ①②④③ B. ②③①④ C. ①③②④ D. ①②③④

  • 16、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王爷爷曾作为人大代表参加了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 )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 17、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真理标准的讨论

  • 18、如图为1956年底拍摄的的庆祝场景照片。它反映了当时我国进行的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全行业公私合营 D.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 19、中共八大成为中国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主要因为它

    A.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C.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20、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社”姓“资”等问题的困扰。对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的讲话

    C.中共十三大报告

    D.南方讲话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   将右边任务字母代号填入左边对应的括号内。

       两弹元勋   A、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   B、邓稼先

       杂交水稻之父   C、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   D、雷锋

       油田“铁人”   E、袁隆平

  • 22、发展:________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________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 23、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新中国首任解放军总司令——

    (2)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4)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中共领导人——

  • 24、根据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 25、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歌瑶“鞠躬尽瘁好总理,万隆外交显智慧”反映的内容是周恩来在此次会议上的成就。主要是因为此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______”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 26、第一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共同纲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开国大典

    1.时间、地点:__________,天安门广场。

    2.阅兵式:_________任检阅司令员,_____________任阅兵总指挥。

    3.新中国成立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__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 28、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香港问题、_____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_______,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_______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内涵:“一国两制”就是在_____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4)“和平统一、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 29、1971年第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 3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________的种种罪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哪次会议做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次会议是1978年还是1979年召开的?

  •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材料二: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了怎样的建设规划?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我国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请你结合我国现代化工业发展历程,谈谈我国工业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应注意些什么?

  • 3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两次重大失误,它们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回来吧,就缺你了!”

    材料二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第二条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第五条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第七条 国家主张通过台湾海峡两岸平等的协商和谈判,实现和平统一。协商和谈判可以有步骤、分阶段进行,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材料三 2005年四五月间,连(战)宋(楚瑜)大陆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因为他们为未来中国和平统一开拓了新的局面,突破了敌对的状态,而连宋大陆行就是在致力创造这样一个美好明天。宋楚瑜紧随连战登陆,仿佛大海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刹那间冲垮了禁锢两岸交流的“无形堤坝”,形成一股难以阻挡的势头,为两岸关系带来了正面的重大效应。两岸对话交流的大势已定。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你”是指我国什么地区?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我国当前为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当前两岸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概括连宋大陆行具有怎样的重大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