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古代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神话传说 B.海洋文明
C.农耕文明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2、时空观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
A.商朝、秦朝、三国
B.秦朝、春秋、三国
C.商朝、秦朝、东晋
D.隋朝、宋朝、明朝
3、下列哪一个成语同楚汉战争中刘邦能够取得胜利关系最为密切?( )
A.尊王攘夷 B.破釜沉舟 C.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D.约法三章
4、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欧各国的友好交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对外交流非常便利 B. 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C. 唐朝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 D. 唐朝制度先进,疆域广大
5、《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此情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江南地区社会安定
B.人口迁徙和劳动力南移
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北宋
7、唐朝书法艺术灿烂夺目,名家辈出。下列不属唐时书法家的是( )
A.吴道子
B.颜真卿
C.欧阳询
D.柳公权
8、以下关于禅让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B.开始于尧
C.必须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
D.禹禅让启
9、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写道:“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这些诗句反映了( )
A.“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
B.战争给人民带来苦难
C.唐朝社会风气的变化
D.人们安宁的社会生活
10、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句中天下为家的主要标志是( )
A.禅让制的出现
B.世袭制的出现
C.公有制的出现
D.私有制的出现
11、下列哪一政权不是“五代十国”中“五代”中的政权( )
A.后梁
B.后汉
C.后晋
D.后蜀
12、《蒙古秘史》记载:“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谁结束了上述材料中描述的状况
A.耶律阿保机
B.元昊
C.完颜阿骨打
D.铁木真
13、嬴政决策方式具有一定的政治特色,如行间计、统一战争……郡县制和焚书等重大决策要令……均通过智囊团来决定。下列人物中谁会是他智囊团里的成员
A.商鞅
B.李斯
C.老子
D.墨子
1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个人在大泽乡的高地上喊着:“天下受秦的迫害时间太长了,我们要反对秦的暴政。”这个画面发生于( )
A.陈胜、吴广起义
B.巨鹿之战
C.楚汉之争
D.黄巾起义
15、追求与建立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兼相爱,交相利”
C.“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异”
16、假如我们穿越时光隧道,重返七千年前的长江中下游,你可能看到的场面是
A.古人在农田里种植玉米
B.古人在空旷田野吹埙
C.古人用骨哨吹悠远乐曲
D.古人用铁质鱼叉捕鱼
17、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课外探究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历史典故。这些典故反映的史实是( )
历史典故 | 出处 |
揭竿而起 | “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
A.国人暴动
B.长平之战
C.陈胜、吴广起义
D.黄巾起义
18、某班同学正在学习利用图示法学习秦朝历史,他们制作了下边图示,可知他们正在学习秦朝
A.加强思想控制
B.加强经济管理
C.抵御匈奴南下
D.巩固国家统一
19、下列与丝绸之路开辟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西域都护的设置 B. 张骞通西域
C. 玄奘西行 D. 马可·波罗东游
20、历史学家认为我国长江下游是亚洲水稻的起源地之一,下列遗址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21、_______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_________是我国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2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半坡居民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
23、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 B.
C. D.
24、唐朝时,曾六次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高僧是____。907年,朱温灭唐。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____。
25、东晋灭亡:________年,东晋灭亡。
26、从605年开始,______征发了几百万人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我们无锡运河属于隋朝大运河的______段。
27、阅读《金、南宋、西夏对峙图》,将相应字母的代号填入图中的方框内。
A:大散关
B:南宋都城临安
28、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是________和________。
29、制度是政治文明的体现.下左图反映的是创建于西周时期的___________制;下右图印证了___________在秦国的变法举措,该变法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0、唐朝时期,______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31、
赵 国 A
秦 国 B
楚 国 C
燕 国 D
齐 国 E
32、列举明朝的科技名著。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宋朝两浙路市舶司签发的(出海)公凭一件,公凭内容如下:今将自己船一只请集水手,欲往日本国转卖回货。自己船一只,纲首李充,梢公林养,杂事庄权,部领吴弟(及船员67人姓名)。
——摘编自《朝野群载》
【图文证史】
材料二
【论从史出】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简述宋朝海船出海需要向市舶司汇报的事项。
(2)提取材料二中关于宋代铜钱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写出北宋时期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名称。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