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语文石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数学许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政治陈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④历史朱 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周杰伦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与周杰伦的歌意关系最密切的是
A. 张旭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王羲之
3、古代人们已经掌握田亩面积,谷仓容积,解一元二次方程等这些数学运算方法,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形成。这些史实最早记载于( )
A. 《周髀算经》 B. 《史记》 C. 《伤寒杂病论》 D. 《九章算术》
4、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
A.图腾
B.文物
C.化石
D.文字资料
5、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 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 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D. 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6、下表是兴文县某校七年级学生小张为历史故事会搜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收复建康 取得郾城大捷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
A.卫青击匈奴
B.岳飞大败金
C.忽必烈灭宋
D.文天祥抗元
7、老子李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下列选项中,最能代表其思想精华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8、秦汉时期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科技成就是( )
A.“麻沸散”
B.佛教
C.造纸术
D.《伤寒杂病论》
9、曹魏、西晋、前秦和北魏四个政权的一个重要的相似点是( )
A.都曾定都洛阳
B.都曾统一过黄河流域
C.都处于全国分裂时期
D.都因少数民族的入侵而结束
10、一种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
11、“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上述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哪 项伟大的水利工程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
12、参考下图: 根据材料“1923年被考古学家发现了他们生活的遗址和头盖骨,他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13、战国时期,商鞅的变法成效最大,当时信任并支持任用商鞅变法的是
A. 秦穆公 B. 齐桓公 C. 秦孝公 D. 魏惠王
14、在江南大地上,有一座高大精美的石兽雕刻(右图),是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它就是驰名中外的南朝陵墓石刻。南朝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这四个朝代分别是( )
A.韩、燕、赵、魏
B.魏、蜀、吴、晋
C.宋、齐、梁、陈
D.秦、汉、西晋、东晋
15、小历对下图青铜器介绍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当时,它是用于祭祀的礼器 B.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
C.反映了周代青铜制作水平高超 D.工艺复杂,多人协作才能完成
16、中国古代有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其体例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部史书的作者是( )
A.司马迁 B.班固 C.司马光 D.班超
17、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
A.唐朝关中地区
B.北宋四川地区
C.南宋江南地区
D.元朝中原地区
18、学习历史要求“论从史出”,下列图片最能证明“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这一结论的是
A.古籍记载 B.发掘的灰烬、烧骨 C.神话传说 D.史书论述
19、西周的都城是
A.二里头 B.西安 C.镐京 D.洛阳
20、史学界对我国历史上的唯一的女皇帝的评价以肯定为主,主要是因为
A.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破格提拔许多有才能的人
C.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替唐高宗处理政事
21、宋朝出现专门的娱乐场所叫(_________),出现的插秧工具是(_________)。
22、明朝中期,____临危受命,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清朝雍正年间,为了处理西北军务,朝廷设立____专门辅助皇帝处理军政大事。
23、陆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其起点是从长安出发。根据丝绸之路示意图所示,到达A点的国家是____。
24、原因:西汉初,________的学说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________,常常批评________的政策。
25、商鞅变法的背景:(1)经济上:___________的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2)政治上:______________阶级的势力增强
26、【治国方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仁”。面对当时社会的动荡,他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________。
27、这幅对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东汉初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西晋晋惠帝昏庸无能,在位时发生了“____”,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衰落。
29、填充题:结合战争名称和影响,请填上相应的条约名称:
战争 | 条约 | 影响 |
鸦片战争 |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
甲午中日战争 |
|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 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
30、唐朝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都城,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___和___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31、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 ) 舜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 ) 半坡原始居民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 ) 尧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 ) 山顶洞人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 ) 禹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 ) 河姆渡原始居民
32、请写出与下列帝王相关的盛世局面:唐太宗:________,唐玄宗:________。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隆中对》
材料二 三国鼎立形势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曹操在哪次战役中打败了袁绍?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发生在哪一年?
(3)综上,分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