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漯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藩坊

    C.榷场

    D.广州十三省

  • 2、“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屡败屡战的刘邦,信心满满地做着自己的皇帝梦,最终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衣锦还乡。刘邦在公元前202年建立的王朝,历史上称为(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反映了哪位思想家的思想?(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 4、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中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A.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B.兵马俑

    C.青铜面具

    D.定窑孩儿枕

  • 5、他扫平了多年为虑东南沿海的倭患,倭寇闻之名而丧胆。《明神宗实录》中记载:(他)血战歼倭,勋垂闽浙,壮(壮大帮助)歆俞大献)御虏,望著幽燕,这里的“他”(  

    A.统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

    B.扫平东南沿海的倭寇并收复了台湾

    C.曾经在郾城抗倭九战九捷

    D.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 6、下列历史人物标号与事迹相符合的是

    A.①秦始皇统治期间秦朝灭亡

    B.②汉高祖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C.③汉文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D.④汉景帝参加了楚汉之争

  • 7、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这段材料说明了(     

    A.商鞅变法加强中央集权

    B.商鞅变法加强了对人民的有效管理

    C.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

    D.商鞅变法打击了旧贵族的利益

  • 8、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中国通往哪里的著名商路?

    A西亚和欧洲

    B.日本

    C.朝鲜

    D.东南亚

     

  • 9、不属于秦国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目的的是   (  )

    A. 防洪   B. 灌溉

    C. 旅游   D. 水运

     

  • 10、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

    A. 马陵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巨鹿之战   D. 楚汉之争

  • 11、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

    炎帝   ②黄帝蚩尤   ④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 12、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青铜器最早出现于西周,刻写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铭文

    B.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C.青铜器相对贵重,是身份地位乃至权力的象征

    D.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为“泥范铸造法”

  • 13、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是(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干栏式房屋

    C.打制石器

    D.玉琮

  • 14、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如图所示壁画反映的是

    A.佛教的传入

    B.张骞出使西域

    C.西汉诸候把封地分给其子弟

    D.丝绸之路上跋涉的商人

  • 15、北宋、西夏、辽处于多民族纷争和交融的时代,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显示了各民族风俗的丰富多彩,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地方军阀割据混战

    B.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C.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D.民族和睦,友好交往

  • 16、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A. 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B. 奖励军功赐给田宅和爵位

    C. 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D. 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 17、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和主张是(     

    A.“均田免赋”

    B.“自由”、“平等”

    C.“扶清灭洋”

    D.“自强”、“求富

  • 18、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由谁领导的( )

    ①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②陈胜领导的农民军

    ③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④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9、以下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忽必烈建立元朝 ②澶渊之盟 ③郾城大战 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A.②④③①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

  • 20、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一直流淌着“工匠精神”的基因,下列两件绝世青铜器体现了哪一时期的成就?

    A.夏朝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朝代接龙

    春秋、西周、东周、夏、战国、商按时间先后顺序填入下框中。

     

     

  • 22、“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抗金英雄_______的爱国激情与志向的写照。“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是抗元英雄_______的真情写照。

  • 23、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的著名战役是_____

  • 24、唐朝 ___________的诗通俗易懂,明白如话,深受大众欢迎;宋朝著名的女词人是___________;元朝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的著作是___________

     

  • 25、制度不断创新

    (1)禹的儿子启凭借家族的势力继承了禹的位置建立夏朝标志着______ 制的产生

    (2)西周初期,为了巩固疆土,周王将土地分给宗亲和功臣,建立诸侯国,史称______ 制。

    (3)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始皇在地方上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  制 。

     

  • 26、填空题。

    (1)我国最早的人类是________人。

    (2)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________

    (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__朝。

    (4)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的使用。

     

  • 27、(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 28、唐朝先后设置____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元朝时在澎湖岛设置了____,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 29、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学案”中的问题仔细完成

     

    ①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地点是   ;东汉后期,政治极端腐败引发的农民起义是  

    ②汉武帝时,国力   ,开始对匈奴采取攻势。相继起用   等将领,发动三次大战役。

    ③秦统一使用的文字是 ,秦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30、甲骨文的造字方法:甲骨文使用_____________等多种造字方法。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对下列著作与作者进行搭配

    《水经注》       郦道元

    《伤寒杂病论》       钟繇

    《宣示表》       张仲景

    《洛神赋图》       贾思勰

    《齐民要术》       顾恺之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唐朝时统一青藏高原各部的吐蕃赞普——

    (2)西夏的建立者——

    (3)1115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权——

    (4)1206年统一蒙古草原——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承载着生生不息的民族力量和自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哲思一脉)

    材料一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材料一是我国古代哪一位大思想家的主张?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核心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医学传承)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2020年3月2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公布了中医药抗疫的一组数据: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

    ——摘自《医学之声》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的图一、图二所示的两位医学家的医学成就。

    (3)根据材料三中的数据,谈谈你的认识。

    (匠心谨肃)

    材料三  如图。

    (4)材料四所示图片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请将它们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只写序号)

    (文史辉映)

    材料五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5)历经几千年的风雨,中国人的文化风味都留在了一部部厚重的典籍里。根据材料五《史记》的作者是谁?并写出这部著作的成书朝代。

    (铸魂筑梦)

    材料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续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智慧、理念、气度、神韵,涵养了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华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

    ——摘自十九大报告

    (6)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华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