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幅对联涉及到的我国历史上的两个时期分别是( )
A.西周、东周 B.战国、秦朝 C.秦朝、汉朝 D.秦朝、春秋
2、《梦粱录》记载:“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既无虚空之屋”。该材料反映了( )
A.唐都长安的商业繁盛
B.宋代大都市的商业繁荣
C.宋代海外贸易的兴盛
D.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3、繁荣开放的唐朝,孕育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文化名人辈出。其中,“诗仙”李白活跃在( )
A.盛唐时期,诗歌飘逸洒脱,充满浪漫情怀
B.盛转衰期,诗歌淳朴厚重,关注百姓疾苦
C.中唐时期,诗歌平易近人,直面社会现实
D.晚唐时期,诗歌委婉清新,直抒心中悲凉
4、2021年4月4日上午,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举行,并运用5G技术对公祭典礼进行全程直播。此举是因为( )
A.黄河地区是中华民族的起源
B.黄帝部落是中华民族的主体
C.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黄帝掌握最早的天文和历法
5、唐代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中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材料中的“贵主”是指
A.文成公主
B.武则天
C.李清照
D.杨贵妃
6、“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这种状况始于( )
A.禹
B.纣
C.桀
D.启
7、青铜铸造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
A.利簋
B.司母戊鼎
C.四羊方尊
D.三星堆青铜面具
8、蔡伦对中国和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是
A.找到了造纸的廉价原料 B.造出了可书写的纸
C.创造出廉价优质造纸的技术 D.对外传播了造纸术
9、在北宋时期诞生了类似现代海关功能的管理机构,这个专门用来“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的机构被称为(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枢密院
D.市舶司
10、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以下各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2世纪蒙古各部落战争频繁
B.铁木真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
C.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D.宋元时期经济发展促进了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
11、观察下图的“讲经图”(汉代画像砖),这是哪一位皇帝时期兴办太学的实证
A.汉高祖
B.汉武帝
C.光武帝
D.秦始皇
12、陆贾在《新语》中写道"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这句话说明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A.刑法太严酷
B.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C.陈胜吴广爆发了起义
D.可怕的殉葬
13、李清照曾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在楚汉之争中被刘邦的军队包围的地点是( )
A.巨鹿
B.垓下
C.咸阳
D.大泽乡
14、隋唐时期有一大“发明”,它否定按门第选官,为布衣(平民)提供了做宰相、公卿的机会。这一“发明”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1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下列哪一城市的变化可以看作是南朝江南开发的一个缩影
A.成都 B.广州 C.健康 D.洛阳
16、河姆渡遗址干栏式房屋是用木桩、竹竿等将房屋架空起来,房屋的室内地面高于室外地面。而半坡遗址的半地穴式房屋则正好相反,它是向地下延伸的,挖洞以为墙,是在地穴上加一个圆形屋顶形成的“房屋”。关于两者的差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栏式房屋高于室外地面是为了通风防潮
B.半地穴式房屋向地下延伸是便于避寒保暖
C.用木桩架空起来的干栏式房屋可以防蛇虫
D.圆形的半地穴式房屋屋顶可提高生产效率
17、下列哪一事件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
A. 贞观之治 B. 黄巢起义 C. 安史之乱 D. 鉴真东渡
18、“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
A. 封建制度 B. 社会的急剧变化
C. 奴隶主贵族的文化政策 D. 各学派阶立场的差别
19、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
A.涿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0、中医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一直被中医所沿用,这位医学家是。( )
A. 张仲景 B. 华佗 C. 扁鹊 D. 孙思邈
21、夏朝建立于公元前________年,秦朝建立于公元前________年。
22、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政权 | 辽 | (2) | 金 | 元 |
少数民族 | (1) | 党项 | (4) | 蒙古 |
建立时间 | 10世纪初 | 11世纪前期 | 1115年 | (6) |
建立者 | 耶律阿保机 | (3) | (5) | (7) |
23、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________创作了著名悲剧《窦娥冤》。
24、河姆渡人遗址位于______________,距今_______年左右。
25、唐朝时发明了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_________和筒车,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26、距今年代和生活地域:说出半坡人的生活年代和生活地域。
时间:距今约_______千年。生活地域:陕西西安附近的_______村,主要生活在_______流域。
27、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又生活着一群远古人。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考古学家将他们命名
为“________”
28、(_____)被称为“中国十七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29、请写出两汉时期出现的两个清明治世________、________
30、“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称颂的盛景是——________。
31、
儒家学派 老子
道家学派 孔子
法家学派 韩非子
32、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名称。
(1)秦朝开创的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秦朝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
(3)秦朝实行的统一货币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春秋时期产生的儒家学说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进行激烈的论争。
材料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种“激烈的论争”历史上称作什么?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2)材料中的“子”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怎样正确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