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泰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世纪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在关于中国社会形势的报道中,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其报道的事件最可能是(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南昌起义

  • 2、据《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我国南方出现“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的大好局面。由此可知(       

    A.魏晋时期我国南方得到初步开发

    B.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经济逐渐恢复

    C.魏晋时期我国民族矛盾有所缓和

    D.魏晋时期我国战乱局面有所改善

  •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句诗描写的是三国时期的一位人物,他是(  )

    A. 刘备   B. 关羽   C. 张飞   D. 诸葛亮

  • 4、学校组织了一次图片展览,展示以下图片,他们的共同主题是(     

         戚继光                    郑成功                       康熙皇帝

    A.对外友好交往

    B.文化的发展

    C.抗击外来侵略

    D.中外著名历史人物

  • 5、《史记》记载,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被车裂。在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C.鼓励耕织

    D.建立县制

  • 6、下表为商代历史简表,其中空缺的一项应是

    朝代名称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亡国君主

    重要事件

    约公元前1600年

     

    盘庚迁殷牧野之战

    A.桀

    B.纣王

    C.文王

    D.武王

  • 7、在政治上提倡仁政德治,主张以教化人民的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商鞅 B.孔子 C.老子 D.孟子

  • 8、之所以说约公元前21世纪,我国进入了文明时代,最主要的依据就是我国(       

    A.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

    B.全国划分成九州

    C.出现了第一个国家

    D.铸造了象征权力的九鼎

  • 9、下列与图所示密切相关的原始居民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 10、李旺在阅读课外书籍时,看到书中这样写道:“在商朝,贵族征讨其他国家胜利后往往举行祭祀,向祖先报捷。”如果要验证它的真实性,最有说服力的文字资料是:

    A.小篆

    B.隶书

    C.甲骨文

    D.铭文(金文)

  • 11、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的清代皇帝(  

    A.顺治帝

    B.康熙帝

    C.努尔哈赤

    D.乾隆帝

  • 12、东晋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被誉为

    A.书圣 B.画圣 C.医圣 D.药王

  • 13、人类、粮食和祖先崇拜,是中华文明不可须臾或缺的三个根本内容。下列组图中,与“祖先崇拜”直接相关的是

       (a)             (b)                    (c)                  (d)

    A.图(a)元谋人的牙齿化石

    B.图(b)猪纹陶器

    C.图(c)粟和装粟的陶罐

    D.图(d)轩辕庙

  • 14、“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记者惊讶的发现,除了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的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和时空横跨1亿多年的恐龙公墓……”这则新闻中说的“这块土地”是 (  )

    A.陕西西安 B.浙江河姆渡 C.山东大汶口 D.云南元谋

  • 1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以来,中医药力量积极介入防治,在预防、治疗和恢复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下列人物中对中医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李冰

    B.张仲景

    C.卫温

    D.贾思勰

  • 16、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   )

    A. 仰韶原始居民   B. 河姆渡原始居民

    C. 红山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

     

  • 17、图1、图2是《天工开物》记载的我国古代某项生产技术的部分流程。它指的是(     

    A.陶瓷生产

    B.指南针制造

    C.造纸工艺

    D.活字印刷

  • 18、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边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

    A.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 19、某位外国朋友想考察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

    A.云南元谋

    B.浙江河姆渡

    C.北京周口店

    D.陕西半坡

  • 20、“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一场动乱造成的惨状,唐朝从此走向衰落。请问这场动乱是(     

    A.黄巾起义

    B.黄巢起义

    C.安史之乱

    D.大泽乡起义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____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清朝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____”。

  • 22、达尔文曾经说,他的人工选择思想形成是受到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一位著名农学家著作的影响。这部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 23、我国远古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定居生活,如河姆渡人居住在________房屋里,半坡人居住在________房屋里。

  • 24、结合所学知识,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判断并选写出相关内容(填字母)。

    (1)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它的建立者是_____。

    (2)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死后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她是_____。 

    (3)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的是_____。

    (4)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的是_____。

    (5)蒙古史书中记载12世纪的一些情况:“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历史人物是_____。

    相关内容:A. 武则天  B. 文天祥   C. 杨坚  D.文成公主   E.铁木真

  • 25、元朝时________的设置,是台湾地区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标志;元朝建立后,________的设置,使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 26、传说禹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深得众望。舜年老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禹。这种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是________。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河北被成为“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________

  • 27、汉武帝采纳主父偃“________”的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他还在思想上采纳了________(人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 28、填表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目前已知最早的文字

     

    世界最早的兵书

     

    世界最重的青铜器

     

     

     

  • 29、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作品《______》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徽调不断吸取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刷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______”。

  • 30、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替,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为________;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1)(  )颜真卿            A.《送子天王图》

    (2)(  )柳公权            B.《步辇图》

    (3)(  )阎立本            C.《玄秘塔碑》

    (4)(  )吴道子            D.《颜氏家庙碑》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宋代三个杰出的词人。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西汉的疆域图

    (1)仔细阅读材料一,你能否将图中所标序号代表的丝绸之路经过地区的名称写出来

    (2)对材料二中斜线覆盖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一措施有何意义?

    (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幅图,你认为丝绸之路对西汉疆域的形成产生有什么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