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史之乱对唐朝的重大影响
A. 从根本上动摇唐朝统治
B. 唐朝由盛转衰
C. 推翻唐朝统治
D. 北方经济遭到破坏
2、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小篆
3、汉武帝对社会经济控制,实施全国统一铸造
A.刀形币
B.五铢钱
C.铲形币
D.蚁鼻钱
4、当我们研究商朝历史时,下列可以提供直接有效信息的是( )
A.
B.
C.
D.
5、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从木、石、骨、蚌农具到铁制农具的使用是生产工具方面的革命,铁制农具开始出现是在( )
A.商朝
B.春秋后期
C.战国时期
D.黄帝时期
6、都江堰建造中,李冰充分考虑地形和水势特征,使它巧妙起到自然分水、分沙、排沙、沉沙作用。这体现了都江堰的建造( )
A.造福千秋
B.因地制宜
C.不误农时
D.利于水运
7、宋、西夏、辽是多民族纷争和融合的时代。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不息
8、我国古代书法成为一门专门艺术开始于
A. 秦朝
B. 西汉末年
C. 东汉末年
D. 三国时期
9、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曾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推动秦国向封建国家转变的是(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
C.奖励耕战
D.建立县制
10、唐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被唐朝册封为怀仁可汗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首领
A.吐蕃
B.西夏
C.回纥
D.突厥
1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民间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
B.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往来
C.使明朝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D.促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
12、能最早种植粟、制造彩陶、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的原始居民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13、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见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子天王图》。《送子天王图》的作者是唐朝的( )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赵孟頫
14、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兼爱”“非攻”
15、下图所示的干栏式房屋最早出现在
A. 黄河中游 B. 长江中下游 C. 珠江三角洲 D. 淮河流域
16、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12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掌管国家监察事务。你知道秦始皇为监察百官而设立的官职是
A.郡守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17、下图雕塑与传说中某位因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英雄有关,他是( )
A. 炎帝
B. 尧
C. 黄帝
D. 禹
18、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现象。这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特征是
A.经济发展 B.战乱频繁 C.民族交融 D.国家统一
19、下表是对中国古代历史人物进行的分类整理,其中口处应填( )
类别 | 中国古代人物 |
第一类 | 秦始皇、汉武帝 |
第二类 | 黄帝、炎帝 |
第三类 | 孔子、孟子、口 |
A.陈胜
B.董仲舒
C.主父偃
D.项羽
20、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
A.周平王迁都洛邑
B.社会生产力发展
C.齐桓公称霸中原
D.私学兴起
21、作用:商鞅变法使________国力大增,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2、填表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
目前已知最早的文字 |
|
世界最早的兵书 |
|
世界最重的青铜器 |
|
23、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_____,隶属福建省。_____年,台湾正式建省。
24、唐朝农民创制出(____)和(____)等新式农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5、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品是_____。
26、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
27、华佗:东汉名医,发明了“______ ”,还创编出了“_________”,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28、三国时期,________国船队曾到达_________,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29、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一方面,大力提倡_____,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_____,收缴并销毁。
30、明朝建立以后,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________,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________,今称故宫。
31、将下列朝代(或政权)与它的都城连接起来。(只填写相应的数字,每空1分,共4分)
朝代(或政权) 都城
A.西夏 ①大都
B.契丹 ②兴庆
C.元朝 ③临安
D.南宋 ④上京
答:A—( ) B—( ) C—( ) D—( )
32、根据提示,写出对应城市(城镇)或朝代。
(1)“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2)“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3)“十万烟火”——
(4)“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5)平面图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
33、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读本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君”是谁?指出此次改革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分析这场改革对秦国产生的影响。
(2)北魏成为“汉化先行者”得益于谁的改革?他的改革有何作用?
(3)根据材料二概括隋朝统一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