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甘孜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这个国家首创了哪种制度?(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 2、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武王伐纣之时 B.周平王东迁之际

    C.商鞅变法之后 D.晋文公称霸中原之前

  • 3、历史穿越剧中,主人公穿越回到了502年的北魏的时候,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一家人正在举办婚礼,新娘是鲜卑人,新郎是汉族人

    B.在洛阳的街头,鲜卑族穿着汉族的服装

    C.在朝廷上,大臣都在用鲜卑语向皇帝汇报

    D.一个老师正在提问一个曾经叫独孤x而现在名叫刘x的学生

  • 4、夏商周断代工程测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即

    A.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B.21世纪70年代

    C.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 5、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其中被称为“诗仙”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A.

    B.

    C.

    D.

  • 6、战国时期,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思想家的著作是 (  )

    A.

    B.

    C.

    D.

  • 7、“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故谓之实录”。这是史学家班固对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评价。下列史实在这部通史中有记载的是

    A.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B.刘秀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C.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 8、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教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结合下表判断,“从”字采用的造字方法是( )

    A.象形

    B.会意

    C.形声

    D.指事

  • 9、下列货币中,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

    B.

    C.

    D.

  • 10、下图为唐代不同年份人口概况。导致图中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安史之乱的影响

    B.税收制度的改革

    C.自然灾害的频繁

    D.统治区域的减少

  • 11、历史前进的步伐总是伴随着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下图是陈云同志的题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映了20世纪我国思想界的一次大讨论。这场讨论是针对

    A.“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

    B.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

    C.“两个凡是”的问题

    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

  • 12、宋代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       

    A.勾栏

    B.早市

    C.夜市

    D.瓦子

  • 13、“孔子主张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贫富贵贱,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这则材料反映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A. “温故而知新”   B. “有教无类”   C. “当仁不让于师”   D. “因材施教”

  • 14、秦朝修筑“万里长城”是为了抵御(        

    A.羌族的进攻

    B.氐族的进攻

    C.匈奴族的进攻

    D.鲜卑族的进攻

  • 15、在下列诸侯国中,既属“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A.齐国

    B.晋国

    C.宋国

    D.吴国

  • 16、下图是小明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可知,他要讲述的是(     

    A.隋末农民起义

    B.黄巢起义

    C.岳飞抗金

    D.文天祥抗元

  • 17、唐太宗说:“凡事皆须务本。”古人认为“国以民为本,民以农为本。”下列措施中,反映唐太宗这一思想的是(     

    A.勤于政事

    B.劝课农桑

    C.虚怀纳谏

    D.知人善任

  • 18、“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下列制度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禅让制   D. 世袭制

  • 1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如此雄心壮志的是

    A. 刘备   B. 诸葛亮   C. 孙权   D. 曹操

  • 20、以下人物不是亡国之君的有

    A.商纣王

    B.周厉王

    C.夏桀

    D.周幽王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商部族首领________起兵攻伐夏王桀,夏王朝灭亡。约公元前________年,汤建立商朝。

  • 22、原因: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地方上的豪强________也发展起来,这两股势力导致________混乱。

  •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先后称霸中原。长江下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先后北上争霸。第一个取得霸主地位的是___________

  • 24、隋唐文化艺术成就突出,其中被誉为诗圣的是 ,被誉为画圣的是

     

  • 2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___》;东晋的顾恺之擅长人物画,流传下来的作品有《____》和《洛神赋图》。

  • 26、秦末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起义的领导者是陈胜、___。东汉后期,张角领导的____,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 27、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_________”;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_》。

  • 28、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_______,由于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_______”。

  • 29、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是__________;为削弱封国势力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_______

  • 30、雍正帝,设立_____,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将百家争鸣的内容填入下面的空格内(要求将字母填在对应的格子里)

    A.墨子          B.韩非          C.孟子          D.庄子            E.“兼爱”“非攻”   

    F.“民贵君轻”     G.“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H.“无为而治”

         

         

         

         

         

    思想家

    ①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

         

    ⑤_____

    ⑥______

    ⑦______

    ⑧______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所给提示,列举出所对应的战争

    (1)阵前倒戈

    (2)退避三舍

    (3)破釜沉舟

    (4)风声鹤唳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秦汉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材料一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武帝以后,地方上的诸侯越分越小,实力大减,无力和中央抗衡。

    【疆域的统一与拓展】

    材料二   秦王朝建立可以说是历史的一座里程碑,但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绝对无法稳固的。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灭掉最后一个齐国,只用短短十年就迅速完成了之前几代人才能完成的事情。

    ——《秦国有力统一却无力治国》

    【文明的交流与冲突】

    材料三   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良种马、香料、玻璃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为了解决分封王国带来的弊端,秦朝和西汉王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秦统一六国后,为建立民族共同体采取的最具深远意义的文化举措是什么?西汉时期在秦疆域的基础上,向西有了巨大拓展,西汉政府是怎样对这一地区加强管辖的?

    (3)材料三中所指的“这条路”指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条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