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改革措施中,属于商鞅变法的是( )
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土地收归国有
C.兴修水利
D.平抑物价
2、享受优质教育是所有读书人的普遍愿望。“太学”是中国某一朝代设立的最高学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政府创办传授学术的“太学”始创于
A. 西周
B. 秦朝
C. 汉朝
D. 南朝
3、它名义上是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诸侯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它”的实施旨在
A.加强中央集权
B.统一国家思想
C.发展社会经济
D.缓和阶级矛盾
4、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下列属于诸侯的义务的是( )
①向周王进献贡物 ②在自己的封地内再分封
③服从周王调兵 ④管理土地和人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5、在中国历史上,结束了东汉以来近400年的分立时期的朝代是
A.秦朝
B.西晋
C.隋朝
D.元朝
6、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诸侯闻信带领兵马而至.诸侯正在履行哪项制度规定的义务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7、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被宋庆龄评价为“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她得到肯定的主要原因是( )
A.创立进士科
B.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创立殿试制
D.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8、西汉王朝为加强对西域的经营,采取的做法是
A.设置西域都护
B.修筑长城
C.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D.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9、入冬以来,随着气温下降,我市流行性感冒病例报告明显增多。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生活于东汉时期,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A. 华佗 B. 张仲景 C. 祖冲之 D. 郦道元
10、下图节选自历史老师上课使用的幻灯片,据此判断该老师正在讲授( )
A.地方势力强大威胁中央
B.表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皇帝依靠外成拿权治国
D.后党帝党争权夺利
11、某同学在做历史课堂笔记时,整理出下边的大事年表。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应是清朝的( )
1653年顺治册封“达赖喇嘛”;康熙亲征击溃噶尔丹叛军 1727年雍正设立驻藏大臣;清朝设立伊犁将军 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
A.君主专制强化
B.边疆地区巩固
C.抗击外来侵略
D.盛世帝国危机
12、有位学者说: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局面,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一次是在本世纪的五四运动前后。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空前活跃是:
A.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C.理学盛行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13、自古以来,各族人民驰骋于中华大舞台。史书所述“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的民族是( )
A. 蒙古族 B. 突厥族
C. 女真族 D. 回纥族
14、恩格斯曾说过:“就世界性的解放而言,人工取火的进步超过了蒸汽机。”下列我国古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这种进步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15、促使原始人定居下来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原始农业的产生 B.自然环境的变化 C.学会了建造房屋 D.使用磨制石器业
16、诗人白居易曾用诗生动地描述了坊市制度下长安城整齐划一的概貌:“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下列有关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如下图)特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城内有市、坊,且市坊分开
B.市为商业区,坊为居住区
C.城有三重,宫城居于中心
D.城为方形,街道正直
17、以下示意图反映的王朝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8、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D.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19、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的使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 )
①磨制石器取代打制石器
②青铜工具的发明与应用
③铁农具的出现和推广
④牛耕技术的运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中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的领导人是( )
A.商汤
B.陈胜
C.刘邦
D.项羽
21、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是__________________。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___________。
22、历史名城见证沧桑。请将下列城市序号填入相应空格中。
A.洛阳B.长安C.咸阳D.镐京
朝代 | 都城 |
西周 | (1) |
秦 | (2) |
西汉 | (3) |
东汉 | (4) |
23、活字印刷术发明者___________。
24、“医圣是指________
25、(1)原始农业产生后,中国黄河流域率先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___,长江流域率先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___。
(2)半坡遗址的先民住________房屋,河姆渡遗址的先民住_________房屋。
26、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____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1662年2月,经过8个月的围攻,郑成功发动总攻,____(国家)殖民长官被迫投降。15.康熙时,为了抑制满洲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了____,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雍正开始,____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27、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以开封为都城,史称________。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________定都应天府。
28、南宋与金议和后,以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为界,形成宋金对峙的局面。
29、东汉末年_____擅长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西汉汉武帝接受_____的建议把儒学立为正统思想。
30、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宋代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______。
31、将作品与作者用直线连接起来
《伤寒杂病论》 司马迁
《史记》 张仲景
《缀术》 王羲之
《兰亭集序》 祖冲之
《蒿里行》 曹操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人物
(1)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2)都江堰的修建者——
(3)儒家学派创始人——
(4)造纸术的改进者——
(5)他著有《伤寒杂病论》——
(6)我国古代被誉为“书圣”的是——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建立后,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摘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材料二: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逐渐遭到破坏。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分封制逐步瓦解。
——摘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材料三:秦朝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检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摘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1)据材料一,西周建立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其分封的依据是什么?诸侯王需要对周王尽什么义务?
(2)据材料二,相较于西周初期,春秋时期诸侯国控制地方的手段有了怎样的变化?西周的分封制瓦解开始于什么时期?郡县制度的设置开始于什么时期?
(3)据材料三,秦始皇通过什么手段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