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巴中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15年,如图商标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此商标用东汉末年张仲景的名字来命名。张仲景是

    A.政治家 B.名医 C.军事家 D.外交家

  • 2、中华民国时期,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下表让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农户

    1914——1918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

    减少2006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

    增加5000多万元

    A.破坏了中国社会经济

    B.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C.危害了中国主要权利

    D.损害了中华民族利益

  • 3、西汉时期,提倡节俭,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历史上称这一时期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开元盛世

  • 4、下列政权中,曾经统一了我国北方或黄河流域的是

    ①曹魏

    ②东晋

    ③前秦

    ④北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5、“成由俭败由奢”是中国流传已久的古训。国家提倡构建节约型社会更是赋予了这句古训新的内涵。下列皇帝中,具备节约美德的是(   )

    A. 秦始皇   B. 汉高祖   C. 汉文帝   D. 汉武帝

  • 6、《沁园春·雪》中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这里“汉武”的主要贡献是

    A.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 实现大一统

    C. 出现文景之治

    D. 推行郡县制

  • 7、两幅图片展现的分别是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代表作。“他们”反映了(       

    ①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历史现象       ②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传承和演进

    ③吸收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          ④各民族之间交流、交往、交融的加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 8、下图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其中①处所对应的政权名称是(       

    A.西汉

    B.西晋

    C.东汉

    D.东晋

  • 9、考古遗址、遗迹见证了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业发展状况。据此,可得出此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

    A.大汶口原始居民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 10、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个体家庭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该时期农业快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是(  )

    A. 青铜农具的广泛使用 B. 荒田大量开垦

    C. 铁农具与牛耕的出现 D. 休养生息政策

  • 1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其中享有“诗圣”美誉的是

    A.杜甫

    B.白居易

    C.李白

    D.杜牧

  • 12、下列关于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叙述错误的是(     

    A.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B.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

    C.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D.元代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

  • 13、下面表格所反映的改革措施,得以推行的主要原因是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丘穆陵

    贺赖

    独孤

     

     

     

    A.前秦苻坚统一了黄河流域 B.氐族与汉族的生产、生活和习俗差别大

    C.北魏孝文帝统一北方,立志改革 D.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 14、归纳整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内容是一位同学整理的笔记片段,该片段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序号

    内容

    1

    郑成功收复台湾

    2

    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3

    平定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

    4

    雅克萨之战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外来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抗争

  • 15、北宋灭亡后,他精忠报国,收复失地却冤死在风波亭;南宋灭亡后,他率部顽强抵抗宁死不屈,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材料中这两个“他”分别是指

    A.岳飞、文天祥

    B.辛弃疾、岳飞

    C.文天祥、陆秀夫

    D.岳飞、辛弃疾

  • 16、历史地图有助于我们客观地解读历史。下图反映的是(     

    A.隋的统一

    B.盛唐时期

    C.五代十国时期

    D.辽宋并立时期

  • 17、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播出,使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那么你知道“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吗?

    A.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

    B.刘备称帝,建国号定都城

    C.赤壁之战,孙刘大败曹操

    D.孙权称帝,建国号定都城

  • 18、“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南山缺。”这句词的作者曾在郾城大败金军,他是(     

    A.辛弃疾

    B.岳飞

    C.李清照

    D.苏东坡

  • 19、太宗曰:“人言魏征举止疏慢,我但觉其妩媚耳。”唐太宗“觉其妩媚”,是因为魏征

    A.善于谋略,助皇帝处理朝政

    B.敢于决断,提高行政效率

    C.直言敢谏,有利于维护统治

    D.提议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 20、秦朝开通的灵渠沟通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目的是( )

    A.开发岭南,管理南越 B.抗击匈奴

    C.修骊山陵墓 D.寻求长生不老药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东汉时期,宦官_______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 22、秦国于公元前______年完成统一大业,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______,并修筑长城。

  • 23、东晋的建立:_______年,________建立东晋,定都______

  • 24、公元前_______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东汉明帝时,派______出使西域,他克服重重困难,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 25、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李斯的建议,实施了“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

  • 26、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在_________爆发了:项羽骆勇善战,在_________(事件)中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

  • 27、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____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 28、东汉末年名医__________,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 29、成都平原的“千里沃野,渔米之乡”得益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__________

  • 30、北方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将与之相关的人物与历史事件或主要思想主张进行连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 秦始皇

    “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墨子

    “兼爱”、“非攻” 孙武

    “焚书坑儒” 庄子

    “无为而治” 扁鹊

    “望、闻、问、切” 晋文公

    “纸上谈兵” 赵括

    “退避三舍” 屈原

    “卧薪尝胆” 勾践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孟子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四个学派。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每次由比较野蛮的民族所进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但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夺情况,他们为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恩格斯

    请结合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叙述,体会恩格斯的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