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方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转动目镜,若视野中的污点不动,则污点可能在玻片上
B.当光线较暗时,选用反光镜的平面进行对光
C.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D.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
2、“人类从哪里来?”尽管历史悠远,扑朔迷离,但科学的发展为此勾勒出日益清晰的轮廓。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黑猩猩
B.人类和类人猿都用语言和文字交流
C.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脑容量逐渐增加
D.能制造工具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沙、水草、植食性小鱼、小鱼缸、玻璃板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瓶中的生物成分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B.“河沙→水草→小鱼”是该生态瓶中的一条食物链
C.该生态瓶是透明的才能保证稳定时间更长
D.若水被污染,长时间后水草中有毒物质含量最多
4、研究发现,新冠肺炎患者由于肺泡纤维化、肺部毛细血管损伤以及肾小管损伤,身体出现缺氧低氧状态。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与正常人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肺通气能力比正常人下降
B.肺换气效率降低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C.动脉血颜色更加鲜红
D.可能伴有尿量增加、尿糖等症状
5、如图是制作并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图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显微镜时可以通过反光镜调节亮度
B.欲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应选物镜②
C.④所示的操作是往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
D.要将⑤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6、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某植物幼苗,分别培养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一段时间后,两株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变量是蒸馏水
B.甲瓶里是蒸馏水,乙瓶里是土壤浸出液
C.乙瓶中幼苗更健壮,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D.植物生长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
7、绿色开花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受精以后,发育成果皮的结构是( )
A.雄蕊
B.雌蕊
C.子房壁
D.胚珠
8、下图是光合作用实验操作步骤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③目的是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
B.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⑤
C.④使叶绿素溶解于小烧杯的酒精中
D.⑤的颜色变化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9、小明发现妈妈在家洗菠菜时水没有变色,用热水烫几分钟后,水就变成绿色,原因是热水损坏了细胞的某结构,使细胞中色素流到水中造成的。该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质
10、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下列与皮肤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
A.叶
B.血液
C.西瓜皮
D.神经元
11、植物的根尖能够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最主要的部位是( )
A.分生区
B.伸长区
C.根冠
D.成熟区
12、如图是豌豆花的结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花药,⑥是花柱
B.豌豆花的雌蕊包括⑥和⑦
C.受精过程在②中完成
D.豌豆花的⑤将发育成果实
13、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装置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B.乙装置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C.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丁装置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能释放氧气
14、将等量萌发和煮熟的小麦种子分别装入甲、乙两瓶中,放到温暖的地方。一天后检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甲瓶和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B.选择等量的种子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
C.现象是甲瓶的蜡烛熄灭,乙瓶的蜡烛继续燃烧
D.乙瓶的蜡烛燃烧,说明种子呼吸放出氧
15、如下图为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菜豆种子萌发时需要适宜的温度
B.菜豆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由子叶提供
C.第4阶段的细胞尚未分化
D.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形成根
16、在食物链a→b→c→d→e中,消费者是指( )
A.abcde
B.abcd
C.bcde
D.e
17、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分裂4次后,有16个细胞
B.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原细胞的一半
C.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先后顺序依次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18、动物学家用望远镜观察鸟类在树上筑巢,并将鸟的行为进行详细的记录。这种研究生物行为的方法是(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观察法
19、下列关于种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营养由胚乳提供
B.土壤能为种子萌发提供其需要的有机物
C.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D.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能够释放热量
20、“一山难容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学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A.虎性情孤独,不喜群居
B.虎所需的生活空间很大
C.身体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
D.虎所处的营养级高,获得的能量少,个体数量就少
2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 ,又叫神经细胞.
22、食物中含有 、 、蛋白质、 、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23、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______。
24、地球上植物有 种,动物有 种。
25、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______。
26、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______和______。
27、“枯木逢春”的意思是枯木到了春天又能恢复活力,枯木仍能生长的原因是它具有____组织,构成这种组织的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甘蔗有许多丝状结构,它属于_____组织。除此之外,植物体还具有其他三种组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械组织。机械组织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28、在脊椎动物中,_____类和_____类动物的体温是恒定的,由于哺乳动物具备了_____和_____的生殖发育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29、人与动植物生活都离不开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 ______内进行的,其实质就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30、资料:科学家发现,狗切除胰腺后,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并出现糖尿病病人的一些症状。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发现胰腺大都萎缩了,只有内部一团团的细胞—胰岛活着,并且尿液中没有出现葡萄糖。科学家推测胰岛分泌一种能调节糖的吸收和利用的物质。后来加拿大科学家班廷从狗的胰岛中提取了胰岛素,治疗患糖尿病的狗获得了成功,开创了治疗人糖尿病的新纪元。分析以上资料,填写下列空格,让我们一起来重温科学家的研究思路。
(1)发现问题:狗切除胰腺后,尿液中出现了___ ____,还出现了糖尿病人的症状。
(2)做出假设:胰腺对控制血糖含量有作用。
(3)设置对照实验:结扎 狗的胰管,与病狗进行比较。
(4)实验结果:胰腺大多萎缩,只有_______活着,并且尿液中___ ____葡萄糖。
(5)做出新的假设:胰岛会分泌一种能调节___ ____物质。
(6)进一步实验:从狗的胰岛中提取了 ,用于治疗患糖尿病的狗,获得成功。
(7)实验结论:____ 。
31、将下面细胞有关功能的标号填入相应细胞结构后面的括号内。
A.细胞壁 ①进行物质交换
B.细胞膜 ②完成许多生命活动
C.细胞核 ③贮存糖分、色素等多种物质
D.大液泡 ④保护细胞和支持细胞
E.叶绿体 ⑤贮存遗传物质
F.细胞质 ⑥合成有机物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F、_____。
32、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 )
33、如图1是白天发生在植物的叶片内的生理过程和叶片结构(图2)示意图,分析并回答:
(1)若图一中 a 是二氧化碳,b 是氧气,则该图表示的是植物的_________(填生理过程)。此过程在叶片结构中的③_____进行。
(2)若图一中 b 是水,则该图表示的是植物的_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气体 b 主要通过图二叶片中 的⑤____________散失到大气中去。
(3)若图表示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请将以下反应式补充完整。
Ⅰ: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
34、从古至今,人们对于莲花的赞美就从未断过,古有《爱莲说》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除了文学中对莲的歌之外,这种植物本身各部分都是宝。请结合莲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的结构层次图片回答:
(1)细胞甲是新生命的起点,甲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
(2)a过程叫做细胞_________,该过程中细胞最重要的变化是_________先复制后平均分配。
(3)b过程属于_________形成了图丙中的四种细胞群,丙在结构层次上叫做_____________。
(4)莲浑身都是宝:
①莲叶可以消暑化湿,凉血正血,莲叶在结构层次中属于_____________。
②莲子属于_____________器官,可以补脾止泻,养心安神。
③莲藕是莲肥大的地下茎,可以清热生津,养益气,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_______;俗话说“断丝连”中的“丝”是属于_____________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