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光时,使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视野内光线较强时,可以选用较小的光圈
C.调节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
D.物像不清晰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2、用下列显微镜的镜头组合分别观察洋葱的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
显微镜序号 | A | B | C | D |
目镜 | 5× | 10× | 16× | 10× |
物镜 | 10× | 10× | 40× | 40× |
A.A
B.B
C.C
D.D
3、下列哪个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降解污染等方面有独特的功能,人们称其为“地球的肾”( )
A.湿地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沙漠生态系统
D.池塘生态系统
4、突发的“新冠肺炎”很快传播到全球各个国家,这说明( )
A.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B.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全球性的
D.生态系统之间通过非生物因素相互联系
5、有一种新药即将应用于临床,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需要在下面的动物中进行药物实验,你认为选择哪种动物最合适( )
A.猕猴
B.恒河猴
C.长臂猿
D.大叶猴
6、叶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下列关于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叶片一般包括表皮,栅栏层,叶脉三个部分
B.叶片上面颜色比下面深,是因为靠近上表皮的栅栏层含有更多的叶绿体
C.线粒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叶表皮的气孔是叶片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门户”,一直处于开放状态
7、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光圈
8、生态系统平衡状态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将会:(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稳定不变
D.相对稳定
9、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在被污染的环境中,食物链“农作物→食草昆虫→青蛙→蛇”中体内含有毒物质最多的是( )
A.农作物
B.食草昆虫
C.青蛙
D.蛇
10、校园内新栽的樱花树和银杏树等树苗不能用力摇晃,主要是为了避免( )
A.把幼根和根毛摇断,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
B.把茎摇伤,不能向上、向下运输营养物质
C.把叶摇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把花摇落,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11、如图甲、乙分别代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图中区域代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则A区含有下列哪些细胞结构(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线粒体 ⑤液泡 ⑥细胞核 ⑦叶绿体
A.②③④⑥
B.①⑤⑦
C.②③⑥
D.①⑤
12、在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①阳光②杂草③水分④土壤⑤田鼠⑥空气⑦蝗虫⑧稻螟
A.①②⑤⑥
B.③④⑦⑧
C.①③④⑥
D.②⑤⑦⑧
13、西瓜的果肉属于植物哪类组织?
A.分生组织
B.机械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
1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是岭南佳果中的极品,它外部不能吃的皮属于 植物体的什么组织?( )
A.分生组织
B.输导组织
C.保护组织
D.营养组织
15、某同学在实验课上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先后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视野。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动细准焦螺旋使视野甲的物像更清晰
B.向左上方移动装片可将视野甲的物像移到中央
C.使用大光圈或凹面镜可以使视野乙变得明亮
D.视野乙中边缘黑色、中间白亮的气泡会影响对细胞的观察
16、学校生物园地中的部分生物构成了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存在一条食物链:蟾蜍→蝗虫→玉米
B.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C.油菜、玉米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17、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
B.生物圈的各组成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密切联系在一起
C.生物所生活的环境是指它周围的阳光、温度、水等条件
D.生物圈中的生物就是指动物和植物
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
B.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C.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组成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19、下列植物中均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是( )
A.水稻、小麦
B.桃、珙桐
C.大麦、番茄
D.侧柏、百合
20、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相关评价不合理的是( )
试管编号 | ① | ② | ③ |
加入物质 | 馒头碎屑 | 馒头碎屑 | 馒头块 |
2mL唾液 | 清水 | 2mL唾液 | |
温度处理 | 37℃温水 | 37℃温水 | 100℃沸水 |
检测和观察 | 5~10分钟后取出,分别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 ||
预期结果 | 不变蓝 | 变蓝 | 部分变蓝 |
预期结论 | ﹣﹣﹣﹣﹣﹣﹣ |
A.②号试管应加入2mL清水
B.①②号试管加入唾液和清水后充分搅拌
C.③号试管应放在37℃温水中
D.预期结论是唾液使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
21、实验法是生物学研的主要方法,其探究步骤程序是_____、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_____、_____、实验实施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和_____。
22、种子在萌发时,首先__________,同时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最先突破种皮的是________,它将发育成_______,胚轴伸长,_______ 将发育成茎和叶。
23、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叫________,不同的_____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叫________。
24、在学习了“被子植物的一生”后,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豌豆为例进行了研究,并绘制了以下生活过程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播种前,小组同学随机从全部豌豆种子中取出100粒种子测定发芽率(如图A),这种以样本的检测结果来反映总体情况的方法叫做 .
(2)四个小组测定的发芽率如表,则这批豌豆种子的发芽率应为 .
组别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发芽率 | 92% | 95% | 94% | 98% |
(3)豌豆种子从埋入土壤,到完成图中B→C→D所示的发育过程,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其 ;从图中可以看出,豌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胚芽能够发育成 和 .
(4)豌豆从D→E的发育过程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
(5)豌豆从F→G的过程必须经历的两个生理过程是 、 .
25、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_现象及其______________的科学。
26、一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___________就是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27、下面是对光合作用的分析,请将相应选项的代号填写对应题号的选项处。
28、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____________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此方法称为“抽样调查”。调查过程中要__________。
29、下图是消化道某部位的解剖图,据图回答问题。
(1)你能说出这是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吗?_____
(2)皱襞与绒毛有什么作用?____
(3)这个部位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
30、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且分泌 。
31、连线:
32、正常人血液中白细胞的正常值是:(1~3)×1011个/L。( )
33、如图是蚕豆叶片的横切面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绿色植物的叶片一般包括______、叶肉和______三个部分。
(2)图中①和④分别为_____和_____,这些细胞的外壁常有一层透明的______,可以使夏日早晨植物叶片上的露珠呈球状而不渗入叶片内部。
(3)图中⑥是_____,它是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有关的_____、_____、_____等气体进出植物体的门户,它的开闭是由⑦_____控制着。
(4)图中②是_____,细胞排列紧密且整齐,细胞里含有较_____的叶绿体。
(5)图中⑤具有_____的功能,同时还具有支持叶片的作用。
34、下图是根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识图并回答。
(1)①是根尖的_____________,细胞体积较大,有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的_____________。
(2)②是根尖的_____________,细胞体积较大,呈长方形形。
(3)③是根尖的_____________,细胞体积较小,近似正方形形。
(4)④是根尖的_____________,细胞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