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前需进行暗处理,耗尽原有的淀粉
B.可往图①水中吹气,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C.图②产生气泡的速度与光照强度有关
D.图③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②中产生了氧气
2、透明玻片上的“6<9”,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
A.9>6
B.6<9
C.6>9
D.9<6
3、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低等动物才有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与遗传因素无关
C.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D.学习行为可以让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
4、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如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该食物网中共有三条食物链
C.鹰和蛇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D.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5、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仙人掌叶变成刺状
B.森林净化空气
C.沙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D.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向南方
6、某兴趣小组通过制作小型生态瓶开展探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实验,处理方法如下:将四个生态瓶均摆放在温度适宜、阳光充足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从理论上分析,四个生态瓶中动植物生存时间最长、生态系统最稳定的是( )
编号 瓶内成分 | 甲瓶 | 乙瓶 | 丙瓶 | 丁瓶 |
生物成分 | 2只小虾、 2条小鱼 | 2株水草、 2只小虾、 2条小鱼 | 4株水草、 3只小虾、 1条小鱼 | 4株水草、 3只小虾、 1条小鱼 |
非生物成分 | 少量水(1/3瓶),少量河泥 | 少量水(1/3瓶),少量河泥 | 较多水(4/5瓶),少量河泥 | 满瓶水,少量河泥 |
A.甲瓶
B.乙瓶
C.丙瓶
D.丁瓶
7、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方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转动目镜,若视野中的污点不动,则污点可能在玻片上
B.当光线较暗时,选用反光镜的平面进行对光
C.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D.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
8、许多城市的绿化都选择法国梧桐作为绿化树种,其原因是( )
A.生长速度快、根冠大
B.抗二氧化硫能力强
C.能分泌抗生素,杀灭细菌
D.以上各项都正确
9、细菌、真菌和病毒种类多、分布广,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裸露在外面的
B.细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但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D.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10、鲸在海洋里高高地喷出水柱,那是它在进行( )
A.呼吸
B.捕猎
C.防御
D.宣告自己的领地
11、《2023中国诗词大会》第三期的“飞花令”要求飞花的诗句必须包含动物和植物,选手说出以下诗句会被淘汰的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2、瓢虫以蚜虫为食。科研工作者对自然保护区的瓢虫和蚜虫数量进行了调在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代表瓢虫,b代表蚜虫
B.瓢虫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蚜虫
C.随着瓢虫的数量增加,蚜虫会被消灭殆尽
D.瓢虫和蚜虫在生态系统中都是消费者
13、如图中的圆圈表示这种生物所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1、2、3、4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1可表示有输导组织
B.2可表示生活离不开水环境
C.3可表示用孢子繁殖
D.4可表示有茎叶分化
14、2023年3月,摄影爱好者在长江南通段首次拍到怀孕的长江江豚,体长超过1米,可以通过回声定位探测环境。上述信息中,能说明长江江豚是生物的依据是( )
A.主要分布在长江中
B.成年江豚身体庞大
C.通过怀孕繁殖后代
D.用回声定位探测环境
15、人体肝脏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
16、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花开花落
B.小塘蛙鸣
C.大雁南飞
D.北国飞雪
17、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第二步滴的液体是清水
B.将盖玻片垂直于载玻片后迅速放下
C.尽量将标本用牙签涂开
D.盖上盖玻片后直接稀碘液滴在盖玻片上
18、植物根吸收的水、无机盐是怎样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的?( )
A.都是通过导管运输的
B.都是通过筛管运输的
C.水、无机盐分别通过导管、筛管运输
D.水、无机盐分别通过筛管、导管运输
19、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草→兔→鹰
B.鼠→蛇→鹰
C.鹰→蛇→青蛙→昆虫
D.阳光→草→牛→虎
20、腊梅的植物体结构和梅花鹿的身体结构相比,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1、我国规定的植树节是每年的___________。
22、毛细血管的内径只有8~10微米,只能允许________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__________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23、我们吃西瓜、西红柿流出的汁液来自于_____。
24、在生态系统中_____是生产者,_____是消费者,_____和_____是分解者.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组成,多条食物链构成_____,物质和能量沿着其中流动.
25、__________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26、在________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________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所以说人体的生命活动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调节下完成的。
27、有机物的分解是通过_____________作用来完成的。
28、形成尿液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
29、食物中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物质”的是膳食_________。
30、无论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它们的基本结构都包括___、____和___三部分。
31、以下各种器官主要由哪种组织构成?
32、人类是最有智慧的生物,所以人类现在可以建造一个人工的生物圈。(______)
33、科学探究小组做了四个生态瓶,编号分别为A、B、C、D.在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澄清池塘水,对小鱼、螺蛳、小虾等进行如图所示的设置,并放入等量的水草,瓶口密封(如图所示).然后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对四个生态瓶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观察,发现瓶内的生物生存状态良好.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图中属于消费者的是__.
(2)在生态瓶中,水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
(3)影响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是__.
(4)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__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填字母标号)
(5)通过对四个生态瓶内水草、小鱼、螺蛳、小虾的进一步观察,结果却发现:D生态瓶内的小虾存活时间最短,你认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__.
34、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说明眼和耳是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器官。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背景有“提防恶犬”的告示,图中男孩因近视没有看清,被恶犬吓得快速奔跑,完成该反射的结构是_________,男孩感受犬叫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填编号和名称)。
(2)视力正常的人看见“提防恶犬”的告示会绕道避开恶犬,而其他动物则不会,这是人类特有的对_____________有关的条件反射。
(3)男孩听见犬叫快速奔跑过程中,男孩的肾上腺产生的肾上腺素进入肾上腺内的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调节心脏等器官的功能,从而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等现象,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
(4)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其成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5的曲度过大,近视眼患者可佩戴_______来矫正。